APP下载

猪笼草和它的小伙伴们

2016-10-11

大自然探索 2016年9期
关键词:弓背捕虫猪笼草

在加里曼丹岛发现的食肉植物猪笼草已经与周边的生物进化出了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共生关系。

在基纳巴卢山区的低地丛林中,一只哈氏多毛蝙蝠一头扎进了一株赫姆斯利猪笼草的捕虫笼内,这可不是什么愚蠢的自投罗网,相反,聪明的蝙蝠是在为自己找寻白天的“临时旅馆”。

位于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基纳巴卢山是东南亚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4095米。而它最出名的并不是海拔高度,而是一类特殊的食肉植物——猪笼草。全球约有150种猪笼草生长在以热带雨林为主的区域中,还有几种最远可达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岛的北部区域。分布于东南亚的猪笼草中有一半左右(近30个品种)生长在加里曼丹岛,而其中有15种都分布在基纳巴卢山区,其中还有5种为当地特有种。在这片区域,植物学家对猪笼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也发现很多出人意料的有趣故事。

对于猪笼草,或许我们并不陌生。作为植物王国中的“食肉异族”,猪笼草属的植物都喜欢生长在潮湿、类似于沼泽的环境中。但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它们却无法得到足够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因此它们进化出了一种不同于光合作用的全新摄食方式:通过捕捉和消化其他生物让自己获得足够的养分。

猪笼草属的植物都拥有一个独特的营养器官——捕虫笼,这种由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的“瓶状牢笼”,在口部上方还带有一个“笼盖”,并因形似以前的猪笼而得名。在我们的印象中,猪笼草往往都是这样捕食的:它们笼盖处分泌的花蜜或香味可以引诱各种昆虫前来,而这些准备饱餐一顿的觅食者在爬到笼口时却不慎一脚踩滑,落入捕虫笼内,被里面的液体消化分解,成为了猪笼草的食物。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就连植物学家们也都认为,尽管每一种猪笼草有着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笼”,但都是通过上述的方式诱捕和消化昆虫的。

但是,随着植物研究的深入开展,植物学家们逐渐发现,尽管所有猪笼草的目的都是在营养匮乏的环境中努力获得足够的养分,但实际上,它们还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各种方式得到不同的食物。例如,有一种长有细颈烧瓶状捕虫笼的苹果猪笼草就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猪笼草家族的一个异类。因为它吃的是植物!这种猪笼草中含有的消化酶最适合分解植物,并且它笼盖的形状也有助于小细枝和叶片落入瓶身内。此外,还有很多猪笼草选择将含氮量丰富的排泄物作为养分的来源。而与此同时,很多动物也“开动脑筋”,利用猪笼草的食物特性,与它们形成了多种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安居之所

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蝙蝠故事,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互利共生实例。对于哈氏多毛蝙蝠,赫姆斯利猪笼草的捕虫笼要比其他种类的猪笼草更长一些,这种加长型的笼子非常适合瘦长的蝙蝠居住。并且捕虫笼内湿润的环境也是这种蝙蝠所钟爱的。同时,赫姆斯利猪笼草的内部只有很浅的一层消化液,这样哈氏多毛蝙蝠就可以在其中放松地睡觉,而不必担心把自己淹没在消化液中了。此外,对于一些患病的蝙蝠,赫姆斯利猪笼草还能有效地保护它们在日间免遭寄生虫的侵害。而对于猪笼草来说,它们也不会白白地“免费”为蝙蝠提供舒适的“日间旅社”,作为回报,蝙蝠在休息的时候也会排出大量的粪便,这些排泄物恰好可以为赫姆斯利猪笼草提供大量的氮元素作为营养物质。

这样的互利共生关系绝非猪笼草家族中的个例。同样分布在基纳巴卢山的马来王猪笼草是猪笼草家族中最大的成员,也是现今一种非常濒危的植物。它巨大的“瓶子”里最多可以装下3升的蜜液量。这种巨大的猪笼草和树鼩等体型更大的脊椎动物达成了“互助协议”。马来王猪笼草的笼盖上拥有蜜腺,可以吸引山地树鼩以及在夜间活动的大鼠前来觅食。这种猪笼草还拥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结构,从笼盖蜜腺处到笼口边缘的距离恰好等于树鼩等动物的身长,这样就使得树鼩在取食糖蜜时排出的排泄物正好可以落入捕虫笼中。这些粪便和尿液落入猪笼草的瓶身中,同样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氮元素和磷元素。而在捕虫笼内,由树鼩或者大鼠的排泄物组成的营养物质周边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蚊子、苍蝇和甲虫的幼虫都可以生活在其中,组成了一个非常热闹的“大家庭”。

劳动报偿

通常在动植物的互利共生中,往往是植物提供食物,换来动物帮其传粉、传递种子。但在猪笼草与动物们的关系中,双方的角色却颠倒了过来:猪笼草为动物们提供安居之所,动物为猪笼草提供食物,或是付出其他的劳动,作为回馈。

生长于加里曼丹岛西北部低地泥炭沼泽森林中的二齿猪笼草,也成为了当地一种弓背蚁的隐秘住所。这种大型猪笼草是一种典型的蚁栖植物,与弓背蚁之间存在着互利互惠的关系。二齿猪笼草中空的笼蔓(连接捕虫笼的一截膨大的长茎干)最多可同时为30只弓背蚁提供安全的居所;而弓背蚁也会沿着笼蔓下到捕虫笼中寻觅一些大型昆虫(如蝗虫)为食,它们会帮忙将这些大号尸体从捕虫笼中拖出,避免了这些昆虫尸体长期积聚在消化液中腐烂变质,让猪笼草免遭枯萎死亡的命运。同时,在弓背蚁的帮助下,猪笼草内部的消化液也稳定地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也让二齿猪笼草同时成为了很多小动物,如小型地蟹们的安居之所。

后代温床

除弓背蚁外,还有一些动物似乎更懂得如何开发利用猪笼草,为自己的后代谋求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只鼻涕虫正沿着一株长毛猪笼草的捕虫笼边缘蠕动。这种大型的浑身长有被毛的猪笼草,生长在基纳巴卢山海拔3100米的山坡上。一只鼻涕虫正沿着一株长毛猪笼草近缘爬行,为自己的后代谋求舒适的生活环境,而这种猪笼草正好为鼻涕虫提供了非常独特的栖息环境。鼻涕虫的卵在干燥的环境中很难成功孵化,所以,它们甘愿冒着风险将自己的卵产在长毛猪笼草内,在这种温室一般的环境中孕育自己的后代。长毛猪笼草并不是鼻涕虫唯一选中的“温床”,基纳巴卢山猪笼草是马来王猪笼草与长毛猪笼草的自然杂交植物,这种生长在基纳巴卢山海拔约2900米区域的猪笼草也是当地特有的5种野生猪笼草属植物之一。显然,由于与长毛猪笼草的相似性,这种猪笼草也被鼻涕虫选中成为了孕育自己后代的“温室”。

无独有偶,一些蛙类也将目光投向了猪笼草。在基纳巴卢山,极陡的山坡处很难存有积水,所以一些蛙类选择将毛盖猪笼草的的捕虫笼当作产卵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蛙类通过逐步的进化,已经对猪笼草内的消化液完全免疫,所以它们的小蝌蚪也就可以在猪笼草里游来游去,安全成长。

猜你喜欢

弓背捕虫猪笼草
捕虫能手
猪笼草日记
猪笼草
为什么说螳螂是“捕虫神刀手”
“吃”蚂蚁的猪笼草
猪笼草灭蚊器
有趣的弓背蚁
有趣的弓背蚁
女孩子踏青好时光
i弓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