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藏区行

2016-10-11周艳

中国扶贫 2016年17期
关键词:贫困户村民

周艳

天以高为界,地以阔为际。8月的高原藏区,遍地格桑花开,辽阔的西藏自治区,有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有淳朴善良的藏族人民。寄托着贫困户的期盼,映着农牧民的笑脸,一场脱贫攻坚的“西藏战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成为这片高原上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治区政府:顶层设计 因地制宜

高规格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完善的政策体系,是藏区脱贫攻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基础。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及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进行大规模、高频率的调查研究,拿出真金白银,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到晚上七点半,曲水县达嘎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村民便聚集到宽阔的广场,跳起热闹的广场舞。规划有致的村庄在路灯的照耀下,整齐划一,人们的欢歌笑语传得很远、很远。

2016年,曲水县委、县政府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户,组织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其中达嘎安置点集中安置184户、712人。县级财政共计投入3063.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室、村委会、幼儿园等)县级配套资金2063.6万元,产业扶持项目县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整个搬迁过程,贫困户不用掏一分钱。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在搬迁点建设之初,政府高瞻远瞩,提前谋划发展配套产业,以藏鸡、奶牛养殖、种植业三个合作社及商铺经营为主。其中,藏鸡养殖合作社虽只成立2个多月,但已饲养1万羽藏鸡,并持有49%的股份与北京德青源公司合作,由该公司负责产品的销售。

搬迁后,贫困户劳动力统一安排、合作社统一管理、农畜产品统一收购、经营收入统一分配。全村712人中有297名劳动力,其中155名愿意在三个合作社打工的,按照50元/天的标准发放工资;有其它想法的,则组织培训外出就业。经营收入的70%按投资、投劳分配给贫困户,30%作为合作社运营流动资金。

以目前配套产业的发展形势来看,预计奶牛养殖人均分红1308元,商铺经营人均分红338元,藏鸡养殖人均分红1158元,种植联户经营人均分红622元,人均可增收3426元。

房子有了,钱有了,贫困户的心也亮堂了。

记者还参观了达嘎安置点的精准扶贫数据系统、实时监控系统、远程诊疗系统等,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让达嘎安置点走得更快、更远。

今年70岁的白玛,以前住在达嘎乡沟里,4间小房,老两口种田,儿子在外打工。搬迁后,儿子回来了,加入了藏鸡养殖合作社,并在养鸡场打工。采访中,老人脸上一直露着笑容,“生活改变很大,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水好,路好,房子好,儿子有工作,孙子有学上,村里还统一发粮食、组织体检,好得很!”

如今的达嘎安置点,正力争成为“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点、小康示范村建设示范点、和谐美丽乡村示范点、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

这样的搬迁点,在西藏还有很多。墨竹工卡县嘎则新区集中安置搬迁贫困户100户、404人,贫困户住新房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投工投劳挣工资(150元/天)。同时村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效避免了建筑质量问题。

2016年以来,自治区筹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55亿元,开工建设分散安置点796个、集中安置点179个,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涉及搬迁1.47万户、6.25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开展得如火如荼,规划引导产业发展更是不甘示弱。

南木林县艾玛乡以前的一片荒滩,由国家投资,政府规划,建设成为总面积4.7万亩的人工饲草基地,包括种子驯化基地315亩,种植了76个牧草品种;多年生饲草2.5万亩,当年生饲草2.2万亩。2015年,基地收益6500万元,其中2200万元用来分红。

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群众”的模式,饲草种植管理技术由北京百绿草业有限公司全程支持,成立人工种草合作联社,合作社涉及周边8个村6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2000余人),通过出售饲草、饲草自用等渠道,人工种草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1700元以上;项目前期土地平整、种草,后期割草、清理过程中,吸纳当地贫困群众6000余人次参与项目建设,人均日工资120元。

在饲草基地不远处,政府规划建设了奶牛养殖基地,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700万元(算合作社资本),日喀则市湘巴农牧产业有限公司(当地民营企业)投资550万元。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养殖场与农户签订奶牛养殖鲜奶销售合作协议,向10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免费提供优质牛犊200头饲养,提供奶牛养殖和防疫技术服务,享受奶牛养殖收益,养殖成熟后年产鲜奶约1000吨,公司以市场价回购所产鲜奶,每年可实现收入350万元,户均收入3.5万元,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保护神”。同时,项目还拉动了种草业、饲料加工、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吸纳10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既要考虑眼前,更要兼顾长远。政府在荒滩地建草场,建养殖场,并引导农牧民使用沼气,既环保又能有效利用能源,这种循环发展的模式,调整了农业结构,升级了产业结构,更是让荒地直接变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宝地”。

援藏人:外部帮扶 能人带动

据统计,援藏工作实施21年来,先后有6000多名干部人才进藏工作,落实项目8855项、资金333.9亿元。西藏的脱贫攻坚,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17个省(市)对口支援,资金、人力,源源不断向西藏输出。有组织的、自发的,无数援藏人在努力奉献着。

2015年,山东援藏投资900万元,对南木林县原有苗圃进行改扩建,从原有的400亩扩建至890亩,将其建设为集生产、经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苗木生产基地。2016年,苗圃出苗6万余株,实现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同时在苗圃内完成小榆树栽植、扦插棒棒、栾树栽植、培育黑枸杞、假植各类苗木。待苗圃全面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00万株的能力,按市场价,将为县财政增收2千万元,更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810户、27667人增收。

235亩的墨脱县墨脱村拉贡茶场,始建于2012年,由上级产业资金,第六、七批援藏工作队与墨脱县政府共同投资352.5万元建成。通过茶叶种植和日常管理,墨脱村全村户均增收24300多元,人均增收5000余元,其中受益贫困户25户、96人。

波密县盛产天麻,但存在种苗供应不足、种植分散、产业未成链等问题,通过“种苗补链、种植强链、加工拉链”,援藏工作组打造了天麻种苗基地,仅天麻种植环节,全县人均增收1000多元,占人均收入的10%。

米林县朗多村属边境村,全村75户、363人,建档立卡户14户61人。2015年,前来旅游的云南人樊敬芳夫妻,被当地美景所吸引,于是收购了安居工程剩下的旧房,以1万/年的价格跟村民签了20年租赁合同。房屋改建后,创立“找个地儿待着”精品客栈,客栈占地10亩,共有12间房,一年多挣了14万元,并通过介绍包车业务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就这样,村民的思路被带活了,纷纷要求参与、合办乡村旅游,樊敬芳欣然同意。49户村民各出1万元,樊敬芳出1万元,共50万元,成立了公司.现在公司正在建设新的客栈,带动村民集体发展旅游。目前,樊敬芳除资金股之外,还持有技术和管理股,与村民签约5年,这5年里逐步培养村民的经营意识和管理意识,5年后樊敬芳退出股份,全部交给村民经营。

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说,旅游和旅游扶贫不一样,旅游要惠及到穷人、要为脱贫攻坚做贡献,才能变成旅游扶贫,要注重“两带”“四起来”,即景区带动贫困村、能人带动贫困户,把贫困村的群众组织起来、把穷人带动起来、把利益机制建立起来、把文化特色弘扬出来。樊敬芳以自己的聪慧,以对藏区人民的感情,参与到了脱贫攻坚这场大战中。

无独有偶,林芝市巴宜区珠曲登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3人。以前的珠曲登村主要种植小麦,亩产仅200-300斤,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一个河南小伙偶然经过,尝了村里的苹果,让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名小伙看来,珠曲登村的苹果口感好、质量优,村民守着“金果”却过着贫穷的生活,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于是,成立了林芝圣域农牧综合有限公司,带动村民共同发展。

公司在珠曲登村建设基地820亩,共种植苹果苗9万余棵,分两期合作建设,一期为600亩,2014年4月开始种植,以土地租赁形式经营,前5年租金为800元/亩/年,第6—15年,租金为1200元/亩/年,第16-25年合作结束,租金为1800元/亩/年。二期合作基地为220亩,2015年3月开始种植,实行股份制合作经营,群众以220亩土地入股,其中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土地12亩。

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并负责果品的销售,农户以土地入股,股权比为7:3,前5年生长期无效益不分红,第6-15年按照4000元/亩/年给予农户分红,第16-25年合作结束,按5000元/亩/年给予农户分红。2016年公司分红补贴收入约为40多万元,2019年起,农户每年分红收入总额可达150多万元。

农户不仅可以收土地租金,年底按照比例享受分红,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公司以120元/天的标准,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2016年起,公司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一定的补助,包括米、面、油及相应的资金。2017年,果树将进入试果期,2019年将进入丰产期,每年除草、施肥等用工将达2万多人次,预计将为5户建档立卡户持续增收42000元。

陕西靖边人马中原在曲水县创建的才纳净土健康产业园,2015年吸纳12.42万人次务工(其中贫困户315人),务工补助共计1242万元,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今年以来,有近千名农牧民群众在园区务工,其中固定工、长期务工贫困户227人,已带动他们实现稳定脱贫。

23岁的曹森皓,刚刚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就毅然踏上了西藏这块土地,选择援藏5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愿意为这片辽阔土地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无数援藏人的付出、支持,已成为西藏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强后盾。

贫困户:我要脱贫 我要发展

脱贫攻坚,需要政府引导,需要外部帮扶,但更重要的,是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扶贫扶智、激发内生动力,是西藏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长效机制。

米林县色沃村贫困户格桑,患有高血压,其妻子患有胆结石。虽因病致贫,但老人不向贫困低头,4年前购买了2头奶牛,目前已繁殖到6头。另外种有17.2亩地,2015年种植收入1.4万元。当被问及心中的愿望时,老人说:“我想贷款,再养4头牛,争取早日脱贫。”

老人质朴的话语,让在场的所有人都竖起了大拇指。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解放思想,贫困群众自己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积极进取,勤劳致富,才能让路子越走越宽,才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位于昌都市卡若区北部的达若村,属于半农半牧村,平均海拔3380米,全村耕地面积381.2亩,共有98户、435人,其中劳动力210人,2015年人均收入达12229元,令人艳羡。但以前的达若村,却是人畜混居、水电不通、出行不畅,“以前,村里没有干净水吃,路不通,生活水平低下,房子条件也差,一阵风吹来,房子里、人身上都是灰。”村里的老支书次仁扎西说。

砂石原料厂是达若人的第一个村集体经济。2009年,达若村贷款100万元加上村民集资,购置大型装载机、挖掘机、搅拌机、东风翻斗车,组建了砂石原料厂。每家出1名劳力,每人每天仅25元的工资。尽管困难重重,达若人坚持了下来。

2012年,达若村15户村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糌粑加工厂,目前吸纳66名群众就业,产品远销拉萨甚至内地。

2013年,达若村42户个体私营汽车运输户集资200余万元成立达若村农牧民施工队,现已发展成员83名。除了上交村集体的提留金外,每名成员平均增收近2万元。近年来,农牧民施工队承建了卡若区小型农田重点项目、都达水渠六标段工程建设、近千余亩的“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造林”项目、达若村米通至其它自然村的四级砂石路面铺设工程、达若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项目,仅2015年承接项目工程额累计417万元。

村“两委”还集资55万元修建了村集体经济项目——达若村石材加工厂,工厂技师、工人全由村民担任,从业人员80人,每天安排8人轮流作业,村民足不出村就实现了就业。

村党支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紧紧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抢抓机遇、突破瓶颈、勤劳致富,坚持“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大力发展各类合作经济,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

“最根本的是在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下,村民靠自己的双手,房子自己建,路自己修。”村支书罗布次仁说,“以前大家住在山上,村长的头发长长地盘着,现在换成了短发,很精神,这就是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形态的巨大转变。大家越干越有劲。下一步,村里还想发展旅游、采石、采砂、运输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自2014年起,达若村集体经济收入除了给村民分红及村公共事业开支外,每年还拿出40-50万元,发放面粉、大米、大茶等日常生活用品。贫困户益西洛追,2014年花费18万元盖了233㎡的新房,其中国家补贴2万元,其余由村集体资金补偿,村民投工投劳建设。

在国家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达若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贫困中崛起,从落后中蜕变,华丽地变身为新农村示范点。

“我想都没想到,村里能过上这样幸福的生活,有干净水吃,有房住,小孩有学上、好就业。现在好了,路通了,干净了,文明了,我们更讲究卫生了,党好,政府好,村民好,我们过上了‘香格里拉的生活。”老支书次仁扎西激动地连连感谢。

一路走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外部力量的支援帮助、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历历在目,在始终不渝的坚持下,相信脱贫攻坚藏区“行”。

猜你喜欢

贫困户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贫困户』过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