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侯生根:医学检测如何破解“看病难”?

2016-10-10

齐鲁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看病难生根医学

丁爱波

编者按

山东是经济大省,但同时也必须承认的是,服务业发展是山东产业结构中的一个短板。近年来,山东把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攻方向,持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形成了“17+6”的行业转型升级总体格局,构建了系统完善的服务业发展路线图。

为了更好的理清山东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展现服务业发展的先进模式和经验,《齐鲁周刊》推出“服务业创新发展系列报道”,解读那些服务业领域里正在发生的商业故事。

说起医学检测,很多人首先想起的便是一些大医院的检验科。这种情况在近几年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改变。如今,一些医院的检验项目已经不在医院做,而是去更加先进的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

近几年来,第三方医疗检测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14年市场规模为47.6亿,2015年数据约为75亿。

在这片市场的蓝海中,金域检测无疑是行业的领军企业。2015年时,其营业额即已达到23.8亿元。记者了解到,金域从广州起步,最先是一家校办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服务医院超过万家的企业。2007年时,金域检测迈出了其全国布局的第一步,第一家子公司便开设到了济南。

资料显示,济南金域是山东省内第一家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认可的第三方医学独立实验室,2013年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为山东省疾控中心、山东省立医院、齐鲁医院等1100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检验服务,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省90%人口所在的区域。

医学检测的产业密码是什么?他们将如何参与、分享医改之后的万亿市场蛋糕?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将通过何种方式参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9月18日,记者专访了金域检测华北大区总经理侯生根。

侯生根的迁移图谱

侯生根的脸上还带着匆匆行色。就在采访的前一天,他刚从金域总部所在地广州飞来,在济南做短暂停留,之后继续他繁忙的行程。

侯生根是山西人,1981年出生,本科、硕士都毕业于清华大学。他身上有着典型的精英理工男气质:语速极快,逻辑清晰,一旦进入工作话题,奔波劳顿带来的倦色便一扫而空。

金域检测华北大区财务总监王明晖告诉记者,“侯总父母在山西老家,老婆孩子在浙江温州居住,工作地点是在济南、青岛、石家庄、天津、北京、广州来回跑,非常辛苦。”

侯生根的迁移图谱,体现了这些年来金域的扩张版图。资料显示,金域集团总部位于广州,基于核心管理团队自1994年探索医学检验外包服务的积淀,于2003年正式成立。时至而今,金域已经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设立了31家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完成了省一级机构的布局,并开始准备向区县一级进行布点。

2005年时,金域开始了其流程再造计划,准备面向全国布局。当时,侯生根在新华信咨询管理公司做咨询顾问,金域便是他所服务的对象。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侯生根对金域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先进技术的痴迷、金域集团董事长梁耀铭的个人魅力以及金域独特的“家文化”,最终促成了他的职业选择。2008年7月,侯生根加盟金域集团,从此开始了他全中国不断“奔波”的旅程。

在侯生根加盟金域前的一年,金域集团开始快速扩张,他的职务便随着公司版图的扩大而不断调整。

刚加盟金域时,侯生根的职位是董事长梁耀铭的助理,年底时候兼任济南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12月,金域并购了天津一家公司,侯生根出任天津公司负责人。2010年底,金域又收购了石家庄一家公司,他又开始参与石家庄公司的重建整合。2013年,金域又并购青岛一家公司,青岛公司又成了他当时的工作重心。如今,他的工作重心又转移到了北京。“金域的扩张过程是从南方往北方迁移,北京是整个集团最后要攻克的一个重点堡垒,在这里,我们也将统筹资源,完成全国一盘棋的大布局。”

金域的“二次创业”

27岁加盟金域,侯生根的黄金年龄都献给了第三方医学检验事业。不过在他看来,“虽然经历了八年,从刚开始跟着董事长一起创业,做市场的拓展布局,到今天我才发现我们做医疗行业,或者做第三方检验,任何时候都是刚开始。”

这样的判断也与集团董事长梁耀铭“二次创业”的规划不谋而合。2014年底,梁耀铭提出“二次创业”计划,2015年,“二次创业”全面落地,成为公司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推进力。“大家都在以一个归零的心态,以一个饱满的情绪,以一个创业者的精神把这个事情进行落地。”

在侯生根看来,梳理金域的发展阶段,从公司成立到今年完成全国布点,这应当算是金域的第一个扩张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一个“二次创业”的阶段,“想要满足未来的发展,以及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

“第一个层面,省一级布点是不是要继续下沉?因为现在从国家发改委到国家卫计委都提倡建县一级的检验中心,我们也顺应这个方向和趋势往下沉,包括在青岛成立青岛公司的时候,也是考虑在一个成熟的地级市,当人口、GDP、经济运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需要有一个平台支撑它的发展,才会把资源更有效的集约化,也能够进一步降低检验成本。”

“现在药品往下降价,下一步检验降价也是趋势和方向。在这个大方向下,靠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式来保证质量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同时,我们的医疗资源往下沉会帮助一级、二级、地方性医院,提高它的检验水平、降低检验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金域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便创建了专业的医疗冷链物流团队。如今的金域冷链物流,拥有2000人专职冷链物流团队、739个物流站点和每年承载3000万医疗标本运输的庞大物流体系。这个专业的物流团队也是金域的机构下沉重要辅助。集团董事长梁耀铭也曾表示,金域是一个全国范围的连锁实验室,一个样本上午从省最偏远的县送出,中午便能到省中心设立的实验室。如果是常规样本,24小时内就能分析出结果,客户通过网络就可以查到。

“第二个层面,我们需要整合。国家发改委2014年时就开始大力提倡推进国产医疗检测设备的研发,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往这个产业链的上游发展。上游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在考虑服务如何往下延伸。我们在积极探索通过B2C的模式来做疾病预防,同时,我们在做一些高端检测平台,包括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从你刚出生开始,就对你采取基因的诊断,通过有效的干预或者其他一些方式降低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

在服务向下延伸的过程中,金域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模式。那就是医学检测下沉到社区。“我们有慢性病诊疗中心为基层社区服务,我们希望通过下沉社区为一些常见病提供低价、高质量的检测,同时,我们也会请不同级别的专家去社区做义诊、培训、指导。”

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这种服务延伸过程中展现了出来。“我们将会慢慢从一个检验领域进入到大健康领域,此外我们每年有近4000万例的检测数据,这在未来可以做一些大数据的挖掘。”

某种意义上说,金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对于医改领域的探索。2009年,新医改启动。当“医药不分家”“看病难看病贵”的僵局难以打破时,以金域为代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中小医院、诊所和社区门诊来说,它们诊断设备简陋,通过金域,有效规避了医院在实验室设备、软件、人员等方面的高额投资,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对病症的诊断精度;对大医院来说,有些检验项目对设备、人员要求高,投入大,单家医院由于样本量有限,投入巨资、装备齐全的实验室又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则可以集中承接和外包这些项目,节省了投入,还能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

一个产业的定力

作为一个领域的先行者,金域的发展带有更多的公共属性。这其中,一方面,金域与政府合作,推进一些带有半公益性质的医疗检测项目,包括承接免费孕前检查、妇女“两癌筛查”项目、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慢病监测等项目,另一方面,金域也为整个行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提升了行业的专业水平。

“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从产业层面来考虑的。这个产业比较特殊,在任何一个地方建设实验室,都要面临一个三到五年的亏损期,当然不比房地产这些行业赚钱。我们是一分钱一分钱往回挣,一个标本一个标本往回捡,一个报告一个报告往外发,你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你的收益又是寥寥的。没有一定的定力是无法在这个行业立足的。”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概念也让不少在线医疗项目获得了投资的青睐,不过,在资本寒冬之后,一些项目便现出了原形。“前期靠不断的炒作,几轮融资下去后,由于缺少真正的产品,故事便再也讲不下去了。我们和它们不一样,我们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做的是实业,是一个产业,我们不玩概念。”

尽管对普通市民来说,金域的品牌知名度并不算很高,但对业内人士而言,金域便是第三方医学检测领域的“黄埔军校”。当然,“黄埔军校”也在某种层面上代表着人才的流失。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每年花费很多钱为员工培训,一些新进入的企业不舍得花这个钱,便直接从我们这里挖现成的人才。包括一些大医院,也从我们这里挖人来充实他的检验科。当然,近几年这种情况不太多见了,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家文化凝聚了人心,另一方面,随着我们的发展,员工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一些更高端的人才也被引入进来,以济南金域为例,公司现有员工368人,本科以上学历为108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为11人,还聘请了徐从高、王春霞、乔芸波等行业内资深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对于公司员工知识层面的自我更新,金域集团也非常重视。侯生根便在公司的支持下,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完成了EMBA学业。

行业性的培训也始终贯穿金域的发展。“比如说甲状腺疾病。我们刚来的时候,大家对简单的性激素T3、T4、TSH都不懂,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主动去推的。刚开始大家对宫颈癌的筛查也不懂,培训完了之后,大家知道原来宫颈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判断。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培育着这个市场。这是一个产业层面的故事,需要资本,也需要长久的时间和定力。”

猜你喜欢

看病难生根医学
医学的进步
Coco: Life Is Hard,and I Have My Guitar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看病难?它来帮你找专家
切莫因“规培”加重看病难
缓解看病难区别四种情况
让雷锋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