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的陕西省产业竞争力分析

2016-10-10杨光磊

关键词:份额陕西省分量

王 卓 杨光磊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的陕西省产业竞争力分析

王卓杨光磊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在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向动态化拓展时,原有的空间权重系数不随时间变化的假设就变得不恰当。为此,利用可变的空间权重系数,基于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运用2004—2013年陕西省及相关省份的数据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进行分解,以研究陕西省各个产业的竞争力情况。研究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处于优势地位,尤其是第二产业的优势明显,第三产业则竞争力不强。最后针对陕西省三次产业分别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经济增长;产业竞争力;区域经济

0 引 言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出访中亚四国以及东盟各国,在访问期间习近平先后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建议,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提出之后,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响应。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文,将这一重大决策列为国家规划。西安作为新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提出要发挥陕西省综合经济文化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而经济优势的发挥要以产业的发展作为依托,因此,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就成为陕西省在新丝绸之路中崛起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点。

面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作为陕西省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此,陕西只有在深入研究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此,本文根据目前陕西省产业发展状况,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分析陕西省各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以期揭示影响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而为提升陕西省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1 相关文献综述

所谓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即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shift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不同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偏离-份额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和克里默提出的。后来该方法能够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有效的统计方法之一则主要归功于Dunn ES等学者的总结[1] 97-112及史春云等的逐步完善[2]133-136。如果以省作为研究对象,将所在国家作为参照区域,则经济变量从基期到考察期的增长可以分解为三个加和分量,即:国家分量、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之后,学术界又对传统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为了详细考察变量在各个时期的变化,Thirlwall提出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3]46-58,Nazara和Hewings因考虑到同级区域之间的空间影响,又推导出了偏离-份额法空间模型[4]476-490。

偏离-份额分析法自引入中国以来,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传统模型,如姚芳等通过对中国工业领域各部门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后,明确了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5]133-136。近年来,吴继英等将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进行了对比,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第二、三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邻近省份对江苏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6]73-79。吴贤彬等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北京市服务业的行业竞争力效应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发现北京市相对竞争优势逐渐变弱[7]96-106。虽然国内学者对行业竞争力的研究不少,但多数研究仅仅采用了时间或空间的单一方向进行拓展,同时进行时间和空间双向拓展的研究并不多,目前只发现李丽萍等、赵喜仓等曾采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别对湖北省产业竞争力和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8]117-122,[9]55-60。

在未考虑时间因素之前,计算空间权重时往往假设其不随时间变化。不过当向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展时这一假设就不那么恰当了。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若再运用10年前的标准来衡量现代产业则与现实差别太大。但现有文献中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所使用的空间权重都假设不随时间改变。因此,本文拟对现有模型的空间权重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2005—2013年间各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以期为陕西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传统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1)

其中:

(2)

(3)

(4)

在(1)式中,等号右边可分解为三项,其中第一项为国家分量,表示第j个区域第i个产业从第t-1期开始以全国所有区域所有产业的平均增速发展到第t期所增加的量;第二项为产业结构分量,表示对应产业以全国该产业与全国全部产业的平均增速的差值进行发展所增加的量,此项为正则说明在全国水平上第i个产业的发展超过了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第三项为竞争力分量,表示对应产业的实际增长与全国该产业增长的差值,此项为正,则说明研究区域对应产业的增速超出了全国该产业的增速,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强。

产业结构分量和竞争力分量的总和也被称为总偏离,表示对应产业的实际增长与国家分量的差值。总偏离为正,则说明所研究区域对应产业拉动了全国经济的增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总偏离可以衡量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

传统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只有上级区域会对下级区域产生影响,而同级区域之间则互不影响,这与实际情况并不太相符。

2.2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2.2.1空间权重系数

在空间模型中,每一个区域都会对其它区域产生影响,这种空间依赖可以用空间相关系数表示。如将第k个区域对第j个区域影响的权重记为ωjk,则ωjk的取值是非负和有限的。若权重为0,则表示两个区域之间没有影响。权重系数的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地理空间权重系数。Tobler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与其距离反向相关,Moran据此定义了布尔矩阵。就本研究而言,若第k个区域与第j个区域有公共边界,则ωjk=1,否则ωjk=0。不过这种系数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不能衡量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

经济空间权重系数。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并不仅仅受地理位置相近的影响,更多的跟经济距离有关系。经济距离越近,其影响的强度越大,权重也越大。对于权重,不同学者给出了定义经济距离和权重系数的各种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Boarnet所定义的随着区域间相似程度变大而增大的权重,其公式如下:

(5)

(5)式中,Xj,Xk分别表示第j个和第k个区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2.2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

对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Nazara和Hewings曾经推导出了20种分解模型,为了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采用如下分解方法。

(6)

(7)

(7)式中,k的取值为区域j的临近区域的个数,其余变量的意义与传统模型相同。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的分解与传统模型类似,均将研究区域的产业增长分解为三项。

第一项与传统模型相同,为国家分量;

第二项为空间产业结构分量,如果所研究区域的周边区域第i产业的增长速度大于全国各产业的平均增速,则此项为正。此时,所研究区域相关产业处于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空间内,周边环境会对其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项为空间竞争力分量,该分量衡量了所研究区域与其邻近区域第i产业的增速差异。此项大于零,则说明该区域相关产业增长是优于邻近区域的,并说明该区域充分利用了邻近区域的正面作用,相对于所处空间是有竞争力的。

对比(7)式与(4)式可以看出,空间模型与传统模型主要的不同就是利用空间增长速度代替了平均增长速度,这正是由于空间模型认为不同的区域对所研究区域的影响权重是不一样的结果。

3 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陕西省三次产业(农业、工业、商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陕西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作为依据,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具体分析陕西省三次产业的竞争力情况,以实现陕西省三次产业的协调稳定快速发展。由于我国2004年及以后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数据的统计执行了新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因此,基于数据的可比性,本文对陕西省2004—2013年三次产业生产总值的所有数据按照2004年的价格进行了处理。

3.1临近地区与空间权重的确定

对于邻近地区与空间权重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大多学者的研究都参考了吴继英和赵喜仓的做法,即:从地理距离来确定临近区域,具体空间权重则主要考虑经济距离,从而平衡地理临近和经济临近[6]73-79。吴继英等是在静态分析中处理这个问题的。在动态分析中,地理变量不会改变,经济变量却是随着时间变化的,因此,选取一个固定的权重是不恰当的。为此,本文借鉴了林光平等经济空间权重模型的设定方法,采取逐年变化的权重进行分析[10]67-82。就(5)式而言,当研究某一产业时,我们选用该产业第t-1期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确定第t期的权重。

陕西省地处中国西北区域,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东连山西、河南两省,东南邻湖北省,西靠甘肃省,南与四川省和重庆市交界,与其余省市区无公共边界,其对应权重为0,由此根据(5)式进行分别计算,可以得到陕西省临近区域三次产业的空间权重矩阵*由于篇幅问题,本文没有报告三次产业具体的空间权重矩阵。。

3.2空间模型的计算及分析

下面本文将2005—2013年全国、陕西省及相关邻近省区市的生产总值、三次产业产值以及不同产业逐年空间权重数据带入(6)式,可得到陕西省三次产业的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分析结果,详见表1、表2、表3所示。

由表1知,从累积结果上看,2005—2013年,陕西省第一产业产值共增加了781.54亿元,与国家分量相比偏离了119.4亿元。说明陕西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对全国经济总量的增加起到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空间产业结构分量为负,说明陕西省邻近区域的第一产业相对于全国的总水平而言处于劣势地位,这种劣势导致陕西省经济的理论损失为180.12亿元,因而不利于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尽管面临着不利的环境,但是空间竞争力分量为正,说明陕西省克服了这种不利因素,相对于邻近区域处于优势地位。

从逐年上看, 陕西省除了2008年外, 其他年份的空间结构分量均为负,波动并不是特别明显,这说明陕西省邻近区域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稳定,相对于全国而言并无多大优势。就空间竞争力分量而言,陕西省大部分年份大于零,只有2009年出现一次小低谷,这可能是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陕西省空间竞争力有少许波动,但可以明显看出,陕西省空间竞争力波动之后的分量比之前有上升的趋势,这充分说明了陕西省相对于邻近区域,第一产业发展一直优势很大,且近几年优势地位还在继续上升。

表1 陕西省第一产业分解结果

表2 陕西省第二产业分解结果

表3 陕西省第三产业分解结果

由表2可知,在累积结果方面,陕西省不管是国家分量,还是总偏离,包括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力分量均为正,说明陕西省第二产业的增长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增长。不仅如此,陕西省第二产业处在一个具有发展优势的外部环境之中,且这种优势带动了该产业的持续增长。但如果进行逐年分析,则有所不同。因为空间结构分量在维持8年为正之后,在2012年开始变为负值,这说明陕西省在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逐渐消失,甚至开始处于劣势地位。

2013年下降态势依然持续。在这种形势下,陕西省第二产业在克服环境的不利因素后的增长就显得难能可贵。

由表3可知,2005—2013年,陕西省第三产业共增加了3 062.49亿元,高于国家分量,总偏离为640.21亿元,由此可以看出,陕西省第三产业无论是空间结构分量还是空间竞争力分量均大于零,说明陕西省所处环境和自身的发展均处于优势地位。

从陕西省第三产业的空间结构来看,除2005年和2006年出现短暂负数之外,其余分量均为正值,且一直呈“M”型变化。至于空间竞争力分量则呈现出“W”型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一直都不高,均低于空间结构分量。这说明陕西省的第三产业未能吸取邻近区域的发展优势,发展情况不尽人意,详见图1所示。

图1 陕西省三次产业空间竞争力分量

从图1可以看出:陕西省除了2005年和2007年出现短暂劣势之外,其他年份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三产业来讲,始终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近几年的优势地位更加稳固。与邻近省份相比,充分说明陕西省第二产业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此外,陕西省第一产业的发展也相当具有竞争力,大部分年份的空间竞争力分量都大于零,说明陕西省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更加稳定。陕西省第三产业尽管占了国民生产总值三分之一强,但其竞争力则稍显不足,各年份之间波动比较大,尤其是2010年之后,陕西省第三产业基本上为负,且一直低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4 结 语

本文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对陕西省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尤其是第二产业竞争力优势更为明显,第三产业总量虽然较大,但更多的是因为全国和邻近区域的发展带动,自身竞争力并不是很强,近几年更变为负数。陕西省三次产业所呈现的竞争力态势也说明,陕西省依然没有摆脱以投资拉动为主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竞争力不足,对全省经济的带动性较弱,对此必须加以重视和改进。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经济的健康发展,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本文特提出陕西省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1)加强和稳固第一产业的竞争优势。陕西省第一产业竞争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蔬果业、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为此,陕西省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努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与此同时,加大农业科技资源投入,充分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农业高新区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带动作用,促使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营销要市场,逐渐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

(2)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和主导作用。陕西省不仅工业布局较为完善,基础较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而且,教育科研资源较为雄厚,这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和技术创新基础。因此,陕西省首先应该继续保持传统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行业的发展势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推动优势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其次在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集中人力物力,不断发展和壮大具有陕西省独特优势的战略性新兴行业,积极培育以航空航天、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等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最后在优势产业高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为陕西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力引擎。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陕西省应充分发挥西安作为西北五省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依托咸阳空港物流园,大力发展仓储业和现代物流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金融、信息等服务行业。与此同时,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和人流汇聚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从而最终实现陕西省第三产业的现代化。

[1]Dunn ES.A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 analysis[J].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0(6).

[2]史春云,张捷,高薇,等.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3).

[3]A P Thirlwall.A measure of the proper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67(19).

[4]Nazara S,Hewings GJD.Spatial structure and taxonomy of decomposition in shift-share analysis[J].Growth and Change,2004(35).

[5]姚芳,周密,孙林岩.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软科学,2007(3).

[6]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

[7]吴贤彬,陈进.北京市服务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4).

[8]李丽萍,左相国.动态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及湖北产业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2010(9).

[9]赵喜仓,邹威华,曹明.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及产业结构研究:基于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模型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

[10]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2005(S1).

(责任编辑王栓芹)

Analyses of Shaanxi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Dynamic Shift-share Spatial Model

WANGZhuo,YANGGuanglei

(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Xi`anShiyou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5,china)

When the spatial model of shift-share analysis is extended to dynamic state, the original assumption that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the space does not change with time is inappropriate. In this paper, by means of variable spatial weight coefficient, and based on 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spatial model, the data of Shaanxi and other relevant provinces in 2004-2013 were used to decompose Shaanxi Province` economic growth and stud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ts industrie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dustries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in the dominant position, especially the second industry which has the obvious advantage, while the third industry is not strong.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third industry in Shaanxi.

dynamic deviation;share analysis;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 competition;regional economy

2016-01-15

王卓,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2CJL067)。

F224

A

1008-5645(2016)03-0014-06

猜你喜欢

份额陕西省分量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一斤生漆的“分量”——“漆农”刘照元的平常生活
一物千斤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