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2016-10-09

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文本

蒋蔚清

近年来,随着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发展,新的翻译方法和理论,尤其是那些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的翻译方法不断出现。其中,译者的主体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成为研究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的出现,对中国与西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1970年代的“文化转向”阶段。自那以后,翻译研究的范围扩展了很多。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开始阶段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强调翻译的重要性。1996年,袁莉写了一篇文章,指出文学翻译应该强调译者的主观感觉,“译者的角色和定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主题研讨会”。第二阶段始于2002年,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此阶段介绍了西方学者的最新发现,对译者主体性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目标文化的角度来看、女性形象的角度来看和解构主义的视角。

一、关闭全屏阅读

主体性,一个哲学术语,被人们定义为有能力的认识和实践。对象,对立的主体,是可能被认为和练习的主体。在哲学家的眼中,主体性具有其自身的属性,如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主体性是一个用来描述工作的人的术语,指的是主体的创造性、自觉性、意图性和主动性。王玉墚曾经说过,主体性是一门专业学科。具体而言,主体性是指内在力量的外化。主体性的主体计划是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主体性只能存在于主体的行动。

翻译的主体和客体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翻译的对象是源语言文本,这个观点在翻译领域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我们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定义“翻译”的主体的声音。在总结国内学者的不同看法时,陈大亮是这样说的:“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作者是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的主体。”

鉴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译者的主体性集中地显示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

翻译主体性主要指的是译者的主体性。查明建给出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的主体,以实现翻译为目的,译者在尊重源版本的前提下利用他的主观能动性来翻译作品。译者主体性意识的主要特征包括文化意识、人的性格及文化和审美的创造力。依照主体性哲学的概念,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它的特征是自主性、主动性、客观性和创造力,包括译者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创造力和评价标准。

一直以来在翻译方法当中存在一种刻板的思维方式,即源文本和源文本作者都应具有其特权。翻译的定义是在一个客观、机械、透明的过程中,译者试图传达他对于该作者的理解和关注。因此,翻译一直被视为次要的艺术。

在这种环境下,译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未重要过,而他们的作品也被认为是一个机械翻译的过程。由此看来,翻译的作用充其量就像是一个卑微的仆人或一块透明的玻璃,通过它可以查看原文。由于很少有任何翻译作品完全没有改变原著的原意,因此译者们不断地被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人们不断指责他们的不足,这就是中国和国外的现状。

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观点,译者们已经很少享有文学作家的重视和尊重。翻译被视为一个在地里辛苦劳作的奴隶,而译者们的辛苦成果将最终归属于源文本的作者。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影子仅仅存在于源文本的权威压抑和忽略之下。这也就是可见性翻译的风格。

然而,在当代的翻译理论与文化中,译者的地位大大提高。翻译被看做是一个对原作品主观性的修改和再创作,译者的主体性有时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对于原作品的第二次创建。

在当今的国内环境下,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袁莉认为,当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发挥作用时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她同时对译者扮演的角色、身份及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查明建和田玉认为翻译的译者是唯一的主题,同时指出,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系统地研究译者的主体性目前还是比较少见的。

总之,在翻译是否只有一个主题,作者和读者是否也应该被视为翻译的对象,现在中国学者能否跟上西方翻译研究的新趋势,以及什么是隐式地包含在译者主体性概念这几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上,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

二、关闭全屏阅读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方面,劳伦斯·万鲁奇和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了解构理论。西奥伯曼说过,学者们对于译者和其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分析中强调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劳伦斯·万鲁奇则强调译者的主观努力程度。

道格拉斯·罗宾逊在作品《谁在翻译——超越理性的译者主体性》中,反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谁是译者,翻译的主体是谁,译者能否运用发挥其主体性,以及在译者主体性当中什么因素起着最基本的作用。通过确认译者的独立性,道格拉斯·罗宾逊指出,译者凭借自己对于语言本身及周围世界的经验来翻译。他还声称,译者是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一个非常像原著作者的作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会写作,还因为他们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借助对于语言本身及周边世界的经验制定目标文本。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西方学者们倾向于把翻译与文化背景相结合,而译者在翻译中是可见的,这也为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许宝强.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季羡林.翻译之为用大矣哉[J].译林,1998.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文本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