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英语教学理念之反思(四)

2016-10-09

关键词:学习外语外语口语

反思之八: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掌握标准问题

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有多种多样,语言掌握标准和使用标准就不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有些学习者的语言可以用本族语者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对其余的学习者就不一定。

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在语音、语言点和句型教学上往往是无所不用其极,最求最完美的效果,其动机固然可敬,但实际却是事倍功半。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当提供两种反馈,一是让学习者接触正确的说法,使其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二是直接指出其错误,加以改正,这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

比如写了东西,最好是请老师和专家看看,请英美籍教师看看。可是,在我们国内,要这样做是有很多困难的。你要练习口语,苦于找不到对话者,写英语找不到读者,更难找到修改者和评论者。其实只要多写写,自己多改改,不请教别人也能进步。英语小说家Somerset Maugham说,他一辈子只请别人批改作业两回,其中一回是请临时聘用的女秘书批改的。美国黎天睦(Timothy Light)教授说,他在香港曾每周出题让一个中国人写短文一篇,但是不改。这人倒也听话,他写啊写啊一直写了一整年,这以后黎天睦拿他的作业来一看,英语居然写通了。黎天睦说,德国完形心理学家爱谈顿悟(insight),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许多人学习外语最感头疼的是发音不准,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错误,反复朗读更正,设计选择题加以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象很多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外地人一样,他们乡音难改,说起上海话或普通话来,人们一听便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近年来,人们甚至以会说“广东普通话”为时髦。其实,外国腔的外语不仅是有其生存环境和条件,而且有生存的必要。因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时有些学习外语和使用外语的人往往有意要突出自己的外国腔,以表明或强调自己的身份和特征。在错误分析中,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本族语人不但对过分的外国腔反感,过分地道的外语更加令他们反感!也许过分地道在他们看来是过于装腔作势。

我们的外语教学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语音、语言点上,无形之中将学生学习外语的注意力引导到语言知识上,而不是语言能力上,其结果必然是“高分低能”。语言学者对学习外语者“错误”的本质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其中一些颇有价值的发现包括:

(1)“错误”对语言交际中相互理解的影响并没有外语学习者想象的那么严重。当然,错误数目的增多,可理解性也就相应减小;

(2)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听话者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这比说话者表达中的“错误”有时更为重要。

(3)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词汇方面的错误比语法来更可能影响交际。语音上的错误,除非十分严重,对交际的影响最小。

(4)语法中,“整体”(global) 错误比“局部”(local)错误更影响交际。整体错误指影响某个句子总体组织结构的错误,如误用连词、主要词组语序颠倒等;局部错误指其影响仅限于小范围内成分的错误,如某一词尾的省略或某一冠词的误用等;

(5)说话者话语的的流利程度,比说话中的错误更容易引起听话者理解上的困难。

(6)一般来说,错误引起的“反感”(irritation)主要取决于交际的效果,即对方是否听懂了你的意思,而不是某种独立的错误。

以上六条对错误的分析,是否能对我们外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掌握标准有所启发呢?

反思之九:现代英语之变化

当我们的英语教师们仍在课堂上反反复复教学生“How are you?”之时,他们不知道现代英语中“How are you doing?”更为流行。当我们的学生与外国人交谈时,如果还用“Not at all” 来回答别人的感谢;如果还用“a motorcar” 而不用“a car”; 或者还坚持说“I should like to know” 而不说“I would like to know” 那么他们的英语未免太过时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如,“e-mail”,我们可以说,“Please send me an e-mail.”,但更直接的说法是“Please e-mail me.”。如,“quiet” 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现在常常用“more quiet; most quiet”而不用“quieter; quietest”。

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三、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现代英国人非但接受了“baby-sitter, teenager, know-how, gimmick”这些新鲜有用的词,而且还往往以“fix”代替“mend”,以“scrab”代替“blackleg”,以“date”代替“engagement”,以“baggage”代替“luggage”。

四、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1、早先说过去分词一定用“much”来修饰,不能用“very”可是现在“I am very interested (very surprised, very upset) .”是极其常见的。

2、早先说“wrong”这一类形容词不能用“very”来修饰,可是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已经说“I cant go very wrong (or very astray) if I do it.”了。

3、早先说“like”不能做连词,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已把它当“as”那样使用,如“He cant do it like you can.”

4、早先说“due to”只能用于形容词表语,如“The accident was due to careless driving.”。如果用于句首的状语,如“Due to heart failure, he died.”便认为不对。可是连当今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第二在演讲时也采用这种说法。

5、“sort of, kind of”作副词或状语,如“I sort of (or kind of) felt faint.”

6、“that”作副词,如“Its not that good.”

7、在人名前加上某种头衔,如“Centre-forward (足球中锋) John Smith, Actress Flora Robson, Trainer Vincent O Brien, Cambridge Professor Smith”。早先这种同位结构只见于报刊,口语里是不说的,可是现在英国广播公司的广播里也有了。

8、大量片语性动词出现了,如“to build up somebody (提高某人声望), the wings of the aircraft had iced up, to walk out on (背弃) somebody”。

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学习外语外语口语
唱歌助力记忆语言
学习外语的经验之谈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COLLEGE ENGLISH TEACHNG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