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大师气度

2016-10-09李姝铮

关键词:季老名贵夹竹桃

李姝铮

《夹竹桃》的作者是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季羡林先生。季老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语言学者,他的散文向来追求文中有“真情”,强调语言质朴、情感醇厚的写作风格。有人形容他的文风是“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而季羡林先生也在他的《漫谈散文》中提到:“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份。即使是叙述文,也必须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为我所不取。”可见,季老的散文典雅质朴,率直而睿智,这样的文章风格对初步接触散文的小学生有着正面积极的影响。或许正因如此,季老的散文有多篇入选了学生教材,如《夹竹桃》《怀念母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幽径悲剧》等等,其中《夹竹桃》入选了江苏国标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季老朴实无华却感情真挚的大师气度,而在对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也努力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种气度。

季老作为一位“学界泰斗”,又是爱花之人,家中名贵的花木恐怕不在少数,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的: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

从“非常名贵”一词可以看出,季老家中的花即使没有什么价值特别高昂的花,但名贵的花还是不在少数的。可是作者却从中选择了比较常见普通的夹竹桃作为表现对象,可见其对夹竹桃的喜欢。同时,作者选择以夹竹桃为描写对象,践行了他在散文取材上倡导的“身边琐事”,主张“以小见大”,于平凡中见伟大,这样的选材方向体现在季老多篇散文作品中,如《清塘荷韵》中作者写到的是几颗从洪湖带来的莲子被投入红湖后老人的希冀;《听雨》中作者“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与畅快;《神奇的丝瓜》对自己家院子中种的小小的丝瓜也能读出不平凡的意味……这样的选材既体现了季羡林散文追求的美学观,更折射出季老淡然朴素的人品性情,“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我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悼念沈从文先生》)。这样一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品行,不正如夹竹桃一样,“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正所谓文如其人,季羡林老先生就像他笔下的夹竹桃一样,从容安静地盛开,从一而终地盛开,顽强不屈锲而不舍地盛开,从文中我们体会到的是季老对生活的挚爱与真诚。

细读季老的《夹竹桃》,可从中感受到其结构之讲究,如: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在这一节文字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季里的花朵采用的是先详后略的表达方式,先详细写了迎春花怒放的景象,再罗列众多花朵,而在对夏天花朵的展示上,却选用了先略后详的方式。这样于细小之处的用心,可见季老写作的用心灼灼。在行文架构上,《夹竹桃》这篇文章作者没有用什么过多的技巧,而是简单直接地“开门见山”,欲扬先抑: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先写夹竹桃花不名贵也不美丽,但却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样的内容引起读者好奇:既然不名贵,也不美丽,为什么还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呢?总起全文,奠定基地后,作者从夹竹桃的花色之奇妙,韧性只可贵和月光下引起人种种的幻想三方面来组织行文结构,最后直抒胸臆“我爱上了夹竹桃”。这种总分总的格式使文章脉络清晰,同时运用了“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的结构方式,显出作者对行文结构的铺排智慧。

语言的表达方面,《夹竹桃》更是体现出季老的语朴情醇的特点。在文中,季羡林关注到了语言的节奏和变化,即使文笔质朴如同口语,但季老却关注到了四字词语的运用。譬如在《夹竹桃》原文中,季老讲到他们家花种类之多时: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

这样四字的词语,不仅使行文显得规格整齐,不仅体现出了语言的起伏变化,还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事实上,除了注重语言的节奏感韵律感,《夹竹桃》这篇课文适时地穿插了口语。这样的语言使得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诙谐多变。例如在描述夹竹桃的韧性品格时,作者写到: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嘟噜”这个词语,本是极度口语化的词,似乎并不适合用在散文中。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一个“嘟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夹竹桃花开的茂盛和其花期之长、生命力之韧性,可谓传神生动。这样口语化词语的运用,使文章既具象又传神,和文章前面用到的修饰词“朵”相比,增添了不少个性与特色,而所有的这些都增强了课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可见,季羡林作为文学大师,其作品研读起来更是意味非凡。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这样的文字,体会文字背后的精神内涵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抓住文章特点,联系作者生平,深入浅出,引导学生抓住具体的语言材料来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了解季羡林人格的伟大,走近作者在文中体现出的大师气度,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现“情趣”与“理趣”的相互依存。

猜你喜欢

季老名贵夹竹桃
女孩嘴含夹竹桃拍照后中毒
夹竹桃
名贵的首饰盒
名贵的首饰盒
夹竹桃
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
又见季老
二十一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高标
看望季羡林老先生
品酒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