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约化猪场主要动物福利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6-10-06张校军陈丝宇王占彬顾宪红

猪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集约化限位猪只

张校军,陈丝宇,王占彬,顾宪红*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2.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问题与对策

集约化猪场主要动物福利问题及改善对策

张校军1,2,陈丝宇1,王占彬2,顾宪红1*

(1.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193;2.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该文简述了动物福利概念及评价方法,综述了集约化猪场常见的福利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猪只福利水平的相关对策。

集约化猪场;动物福利;改善对策

随着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方式逐渐替代家庭散养的养殖方式,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式一味地追求动物的生产性能,严重忽视动物自身心理和生理需求。这种养殖方式下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许多正常行为得不到表达,导致动物适应力下降,异常行为增多,应激及免疫水平降低[1-2]。长期运动不足造成动物体质下降,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多数养殖场只能靠重复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预防或控制疾病,进而引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可能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从动物的生物需求出发,探索健康、福利的养殖模式,以期达到人类和动物“双赢”。

1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始于19世纪初的“马丁法案”,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动物福利的概念均有阐述。比如,Brambell(1965)认为,动物福利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动物生理上和精神上两方面的需求。Lorz(1973)认为,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精神上、心理上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一致。Dawkins (1990)认为,动物福利主要依赖于动物的感觉。顾宪红(2011)认为,动物福利的核心理念是保护动物免受生理和心理伤害,让动物在康乐中生存。

综上所述,动物福利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即动物福利是指动物的生理和心理与其生存环境协调一致,而且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可以通过动物的生产性能、行为、机体健康、生理状况直接表现出来[3]。例如,Broom等[4]认为,生长或繁殖性能、机体损伤程度、行为、生理指标可用来评价动物福利。本文聚焦养殖环节,综述饲养密度和生存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2 集约化猪场的动物福利问题

2.1 饲养密度过高

集约化、规模化猪场为节约空间成本,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往往采用高密度的饲养方式饲喂猪只。但因饲养密度过高而带来的动物福利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略。

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圈舍内猪排泄量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变差,尘埃、有害微生物数量升高,直接威胁猪只健康。大多数研究发现,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对猪的生产性能、行为、身体损伤及生理状况产生不良影响[5-6]。雷彬等[7]报道,饲养密度高的后备种猪群平均采食时间、采食次数和采食量都会下降。周明等[8]研究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长白仔猪和育肥猪的日增重均下降,异常行为增加,福利水平降低。Cornale等[9]研究发现,饲养密度增大,猪只的探究行为减少,排泄物皮质醇含量升高,应激水平升高。在饲养保育猪或育肥猪前期时,集约化猪场经常大量并窝,导致圈舍饲养密度过大。付玲玲等[10]研究发现,高密度组的育肥猪打斗现象严重,体表伤痕显著增多。高密度的饲养方式也可能会导致猪群个体体重均匀度变差。夏季高密度的饲养容易引起猪只的热应激,对其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2.2 生存环境贫瘠

集约化猪场中,由贫瘠环境引起的猪只福利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猪场管理者缺乏动物福利意识,很少在栏圈中添加福利设施,导致猪只生存环境单调、贫瘠。而贫瘠的环境直接影响到猪的生产和生理等的指标。

生活在贫瘠环境中的猪很多正常行为(探究、筑巢等行为)得不到表达,相反表现出更多的异常行为,例如空嚼、咬栏、打斗等行为。Barnett等[11]报道,生活在单调环境中动物由异常行为而产生的应激会对饲料转化率产生不良影响。Beattie[12]研究表明,生活在单调圈栏中的猪比生活在富集环境中猪的活动少。De Jong等[13]研究发现,不同环境下9周龄猪唾液中可的松浓度生理节律虽然没有明显差异,到15周龄后,唾液可的松浓度的生理节律开始发生变化,到22周龄时,贫瘠环境中猪唾液可的松浓度的生理节律反应弱于富集环境中的猪。可的松是生理应激的指标,在猪、鼠的慢性应激及人心情沮丧时它会表现出节律反应迟钝,所以贫瘠环境中猪的可的松浓度生理节律反应迟钝表明猪的福利水平受到了影响。此外,他们通过对比贫瘠环境与富集环境的猪发现,在迷宫实验中,贫瘠环境对猪的长期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

2.3 栏圈与环境设施问题

栏圈是猪只繁殖、活动、休息、采食、饮水等的生活场所,其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猪的福利水平。2012年欧盟颁布禁令,规定自2013年起欧盟各成员国要用群养的方式饲养从怀孕第29天到分娩前一周的妊娠母猪,期间不得使用限位栏饲养。而在我国,为便于饲喂和管理,大多数集约化猪场仍旧采用限位栏的方式饲养妊娠母猪及哺乳母猪。限位栏的使用,存在着很多不利于猪只健康和福利的问题。

生活在限位栏中的母猪,由于空间有限,不能掉头而且活动受限。长此以往,妊娠母猪体质变差、跛残率和应激水平升高,最终可能导致妊娠母猪流产率升高;哺乳母猪正常行为得不到表达,母性变差、产程变长、仔猪死胎率及压死率升高[14-15]。

目前,猪舍内主要使用漏缝地板(全漏缝地板、半漏缝地板和网状地板)和水泥地面(实心地板),如果地板设计不合理,会对猪只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漏缝地板缝隙过窄,猪的粪便不能从缝隙中全部漏下,缝隙中残留的粪便不容易得到清除,堆积在地板上及缝隙中的粪便,使得圈舍环境变差。漏缝地板缝隙过宽,会增加猪只患肢蹄病的几率,而且会增大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挥发面积,影响栏圈内的空气质量。此外,如果母猪舍漏缝地板有毛刺或缝隙设计过窄,对母猪乳房损伤很大,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水泥地面属于冷地面,保温性差,对仔猪和生长猪生产性能影响较大。栏圈内水槽、料槽设计不合理,很容易被猪只粪尿污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

表1 各类猪群饲养密度

3 改善对策

3.1 设计合理的饲养密度及群体规模

3.1.1 设计合理的饲养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及群体规模,不仅能提高猪只的福利水平,还能有效地提高猪场效益。

猪只对其生存空间的需求主要取决于猪的日龄、体重和姿势,站立、躺卧等不同姿势所需的空间也不相同,但可根据公式A=k×W0.666计算。其中A为面积(单位:m2),W为猪的体重(单位:kg),k为不同姿势需要的面积系数(单位:m2/kg),站立、俯卧、侧卧时分别为0.02、0.02、0.05,为避免打斗,需要的空间面积系数为0.11[16]。2007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建设规范》(NY/T 1568-2007),规定各种猪群应符合的饲养密度(见表1)。Fu等[17]通过饲养不同密度组的育肥猪,综合动物福利和猪场效益后发现,1.2 m2/头育肥猪的饲养密度为最佳选择。此外,欧盟对母猪的饲养面积也作出了规定:母猪和后备母猪的饲养面积不得少于2.25 m2/头和1.64 m2/头,如果猪群内少于6头,饲养面积应增加10%;如果猪群内多于40头,则饲养面积可减少10%[18]。

3.1.2 设计合理的群体规模

猪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调整群体大小,但在集约化的猪场中,猪只群体规模的大小是人为设定的。因此,设计合理的群体规模对提高猪的福利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黄勇等[19]研究发现,大中型群体饲养(40头/栏和20头/栏)较小型饲养群体(10头/栏)更有利于提高保育仔猪的饮水量、采食量和日增重,但大型群体饲养的保育猪在转群初期打斗现象更严重。但也有研究发现,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动物间打斗频率会下降或保持不变[20]。杨伟等[21]研究发现,群体规模对生长猪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但大圈饲养(54头/圈)能有效地减少了圈栏的污染面积。施正香等[16]研究表明,40头群养规模对仔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优于10头或20头的群养规模,仔猪并窝所产生的应激程度相对更低,猪群稳定后的和谐度更高。关于群体饲养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笔者也难以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只能通过饲养者观察动物的舒适或者打斗行为来相应调整饲养密度。生长育肥猪的适宜群体,在全舍内圈养的条件下,以每群10~20头为宜;在舍内饲养、舍外排便的饲养条件下,每群一般不超过40~50头为宜[3]。对于母猪,与定位栏饲养模式相比,在不增加饲养面积的前提下,采用5头和10头小群母猪饲养时,后者每个个体获得的空间环境相对更大,也更有助于母猪运动,减少争斗行为的发生和混转群应激[16]。

3.2 提高环境富集度

畜禽的环境富集一般指在单调的环境中,给动物以必要的环境刺激,使其居所得到有益的改善,能正常表达行为和心理活动,进而心理和生理都能处于健康状态[22]。提高环境富集措施有多种,如提供垫料、玩具,播放音乐等。

欧盟《保护猪最低标准指令》(2001/93/EC)规定:猪只要有持续的途径获取足够数量的材料来满足探究、操作等行为的表达,例如稻草、干草、木头、锯屑、蘑菇培养料、泥煤或其组合。虽然我国还未制定相关的标准或法律,但规模化猪场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一定意识,在圈舍内添加适量环境富集材料,既能提高猪只福利,又能破除因动物福利问题而阻碍猪肉产品出口的壁垒。刘洪贵等[23]研究表明,在福利型母猪分娩栏中添加稻草,能满足母猪的行为表达需求,激发筑巢行为,有效地减少犬坐、操纵圈友和无食咀嚼行为的发生。尹国安等[24]研究发现,在保育猪及生长猪栏内添加稻草,能够降低猪只的应激水平。陈良云等[25]研究发现,在育肥猪舍内添加咀嚼器、木球玩具,能显著降低猪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的比例,猪只的玩耍行为增多。杨伟等[21]研究表明,在生长猪舍内添加球、编织袋和咀嚼器富集材料,显著降低应激水平,提高了猪只的福利水平;猪只对球、编织袋和咀嚼器三种材料的接触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编织袋、咀嚼器、球。李柱等[26]研究表明,在断奶仔猪舍内添加玩具(咀嚼棒)以及每天8:00-10:00、15:00-17:00播放舒缓型音乐《寂静山林》(音量为65~75 dB),可以有效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水平,减少仔猪攻击行为、操纵圈友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于世征等[27]也报道称,音乐能降低断奶仔猪的趴卧行为,提高了仔猪侧卧和半侧卧舒适的休息方式,提高了仔猪的福利状况。添加富集材料时既要根据猪只的需求,又要考虑猪场的实际情况。

3.3 设计合理的栏圈与环境设施

3.3.1 设计合理的栏圈

虽然我国并未禁止限位栏饲养妊娠母猪,但由于限位栏饲养方式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已经有企业和学者探索用群养模式代替限位栏模式,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北京清泉湾养猪有限公司是一家把动物福利与生产效益进行有效结合的公司,很早就开始群饲妊娠母猪,他们猪场的母猪趾蹄病发病率很低、精神状态良好、使用年限也明显高于限位栏饲养的妊娠母猪。周勤等[28]研究表明,群养取代限位栏饲养有利于减少母猪的争斗行为和刻板行为,激发积极的社会行为。此外,电子群饲系统以电脑软件系统作为控制中心,对猪只耳标进行自动识别,根据母猪所需饲喂量指令控制饲喂装置,进而实现精确供料饲喂,有条件的猪场可考虑使用。涂金敏等[29]研究发现,母猪电子群饲(ESF)系统与限位栏相比,ESF系统提高了后代的平均初生重,所产仔猪出生后活力较好。母猪运动机能得到改善,生殖系统发病率有所降低,减少了死胎、木乃伊和畸形等异常仔猪数,而且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顾宪红等[30]研究表明,ESF系统能显著提高妊娠母猪的福利水平。由于电子群饲模式使用及维修成本较高,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集约化猪场的母猪产床都采用的是限位栏产床,限位栏产床能有效减少仔猪的压死率,在哺乳期间非常便于人工管理。但它也像妊娠母猪限位栏一样存在很多缺陷,能否把哺乳母猪从限位栏中解放出来值得我们认真思考。Hales等[31]报道,自由产圈仔猪死亡率高于限位栏产圈。但KilBride等[32]研究发现,自由产圈仔猪死亡率与限位栏产圈仔猪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异。我们通过试验发现,自由产圈能显著降低母猪哺乳前期的应激水平及分娩间隔,所得结论与Oliviero等[15]类似。Chidgey等[33]发现,如果将母猪分娩3 d后从限位栏内释放出来,母猪与仔猪会表现出更多的互动行为,可能对母猪及仔猪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一般在一周以后仔猪体格开始强壮,有能力躲避母猪的踩压。根据这个特点,可以设计一种临时限位栏,即母猪分娩一周内在限位栏中哺乳,一周后将限位栏拿掉,使得母猪能在产圈中自由活动。

3.3.2 设计合理的环境设施

虽然猪场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但规范化程度不高,不同的猪场所使用地板类型也不尽相同,环境设施还有待提高。

栏圈地面是猪只身体直接接触的地方,其地板类型及卫生程度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猪只的福利水平。如果使用漏缝地板,地板的漏缝间隙设计要合理,必须保证地板表面平整光滑。塑料漏缝地板易清洗消毒、防腐蚀、保温性好,建议在分娩母猪和保育仔猪栏使用。赵芙蓉等[34]研究发现,在育肥猪舍使用微缝地板,可降低猪圈栏内NH3浓度,对改善猪舍空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效果。随着发酵床技术的成熟,部分规模化猪场也会采用发酵床地面。朱洪龙等[35]研究表明,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友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秦枫等[36]报道称,发酵床养殖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育肥猪的器官发育,提高猪的免疫能力。猪场需要根据其实际需求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来决定使用何种类型的地面。

一般传统的仔猪保温箱虽然可以通过保温灯加热,但躺卧区地面温度往往较低,对仔猪的保温效果不佳。而哺乳仔猪数控保温箱可通过传感器和温控器对保温灯及箱底加热板的控制,实现对仔猪保温箱精准控温,既达到了对仔猪保温的目的,又能节约能耗。此外哺乳仔猪数控保温箱显著提高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健康状况;还对仔猪的行为有所改善,显著提高了仔猪的活力。安置水槽(饮水器)和料槽时,要考虑充分圈舍猪只的数量及日龄,设计合理的水料槽数量、长度、宽度及高度,还要特别注意水、料槽不能被粪尿污染。

4 小结

本综述总结了集约化养猪中常见的福利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对策。而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多,包括从运输和屠宰环节,均有待总结和改善。

[1] BARRIER A C,HASKELL M J,BIRCH S,et al.The impact o f d y s t o c i a o n d a i r y c a l f health,welfare, performance and survival[J].The Veterinary Journal,2013,195(1):86-90.

[2] YUN J,SWAN K M,OLIVIERO C,et al.Effects of prepartum housing environment on abnormal behaviour,the farrowing process, and interactions with circulating oxytocin in sows[J].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2015,162:20-25.

[3] 顾宪红.畜禽福利与畜产品品质安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5.

[4] BROOM D M,FRASER A F.Domestic Animal Behaviour and Welfare[M]. CABI Publishing,2007.

[5] 施正香,李保明,张晓颖,等.集约化饲养环境下仔猪行为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 20(2):220-225.

[6] ZHANG Z F,LI J,PARK J C,et al. Effect of vitamin levels and different stocking densities on performanc e,nutrientdigestibility,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growing pigs[J]. Asi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2013,26(2),241-246.

[7] 雷彬,宋忠旭,孙华,等.不同饲养密度下猪的采食规律研究[J].养猪,2015(5):47-48.

[8] 周明,张永云,罗忠宝,等.饲养密度对猪行为表现和福利水平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93-95.

[9] CORNALE P,MACCHI E,MIRETTI S,et al.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behavior and fecal corticosteroid levels of pigs under commercial farm conditions[J].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2015,6(10):569-576.

[10] 付玲玲,李会智,梁婷婷,等.密度对育肥猪混群后福利指标的影响[J].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11] BARNETT J L,HEMSWORTH P H,HAND A M.Effects of chronic stress on some blood parameters in the pig[J].Applied Animal Ethology,1983,9(3-4):273-277.

[12] BEATTIE V E,O'CONNELL N E,KILPATRICK D J,et al.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welfare-related behavioural an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i n g r o w i n g p i g s[J].A n i m a l Science,2000,70(3):443-450.

[13] DE JONG I C,PRELLE I T,VAN DE BURGW J A,et al.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on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novelty,learning,and memory,and the circadian rhythm in cortisol in growing pigs[J].Physiol Behav,2000,68(4):571- 578.

[14] SILVA B A N,OLIVEIRA R F M,DONZELE J L,et al.Effect of floor cooling on performance of lactating sows during summer[J].Livestock Science,2006,105(1):176-184.

[15] O L I V I E R O C,H E I N O N E N M,V A L R O S A,e t a l.E f f e c t of the environment on the physiology of the sow during late pregnancy, farrowing and early lactation[J].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08,105(3):365-377.

[16] 施正香.健康养猪的空间环境构建与养殖技术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17] FU L,LI H,LIANG T,et al.Stocking density affects welfare indicators of growing pigs of different group sizes after regrouping[J].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2016,174:42-50.

[18] R E M I E N C E V,W A V R E I L L E J,CANART B, et al.Effects of space allowance on the welfare of dry sows kept in dynamic groups and fed with an electronic sow feeder[J].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2008,112(3):284-296.

[19] 黄勇,王浩,刘作华,等.群体规模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6): 63-65.

[20] SCHMOLKE S A,LI Y Z,GONYOU H W.Effects of group size on social behavior following regrouping of growing finishing pigs[J]. A p p l i e d A n i m a l B e h a v i o u r Science,2004,88(1):27-38..

[21] 杨伟.群体规模和玩具对猪福利和生产性能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22] SHEPHERDSON D J,MELLEN J D,HUTCHINS M.Second nature: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for captive animals[D].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98.

[23] 刘洪贵.不同福利措施及品种对母猪的行为、生理、免疫、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3.

[24] 尹国安.不同畜舍环境对猪的生产性能、行为表达及生理状况的影响[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25] 陈良云.环境富集与喷淋对夏季肥育猪福利、行为及肉品质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6] 李柱.音乐和玩具对断奶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27] 于世征.音乐类型和音量对断奶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28] 周勤.群养与限位栏饲养模式下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行为的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29] 涂金敏,叶健,傅金銮,等.电子母猪群养系统和限位栏系统各品种繁殖性能的比较[J].中国畜牧杂志,2016,52(6):75-79.

[30] 顾宪红,张俊玲.母猪电子群养系统和个体限位栏系统繁殖性能及动物福利水平对比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16,47(6):1189-1197.

[31] HALES J, MOUSTSEN V A,NIELSEN A F,et al.Higherpreweaning mortality in free farrowing pens compared with farrowing crates in three commercial pig farms[J].Animal,2014,8(1):113 120.

[32] K I L B R I D E A L,M E N D L M,STATHAM P,et al.A cohort study of preweaning piglet mortality and farrowing accommodation on 112 commercial pig farms in England[J].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2012,104(3):281-291.

[33] CHIDGEY K L,MOREL P C H,STAFFORD K J,et al.Observations of sows and piglets housed in farrowing pens with temporary crating or farrowing crates on a commercial farm[J].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2016,176:12-18.

[34]赵芙蓉,施正香,陈刚,等.微缝地板对肥育猪舍空气环境及猪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9,45(15):44-46.

[35]朱洪龙,杨杰,李健,等.两种饲养方式下仔猪生产性能、行为和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对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6,49(7):1382-1390.

[36]秦枫,潘孝青,李晟,等.发酵床养殖对猪组织器官和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3,45(10):72-74.

2016-07-09)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39B0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ASTIP-IAS07)资助。作者简介:张校军(1990-),男,河南滑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畜禽应激与动物福利研究,E-mail:zhangxiaojun14@163.com

顾宪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guxianhong@vip.sina.com

猜你喜欢

集约化限位猪只
浅谈起重机双限位的设置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某型轴承限位销装配工装的改进与应用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