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山西晋城某矿的应用

2016-09-29

科技视界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断层

刘松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矿对安全越来越重视,要求煤矿“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解决矿区地质问题,确保煤矿开采安全上效果较好。在巷道未掘之前,提前通过地表施工探知地下的构造详情,效率较高。本文详细探讨了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施工过程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三维地震勘探;陷落柱;断层

0 序言

为进一步查明山西某煤矿首采区的详细构造情况和煤层赋存条件,通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较好的完成了甲方既定的地质任务。

1 技术难点与对策

本次勘探区地处太行山的西南端,勘探区海拔标高为767.7~980.3m,相对高差212.6m。沟谷发育,沿沟谷两侧阶地及山梁广为第四系黄土、褐黄色砂土、棕红色亚粘土覆盖,基岩局部出露,且风化程度高。村庄等障碍物以及耕地分布较多。

1)地表条件复杂

采取的主要措施:

(1)专门成立伐树队。抽专职人员,跟随测量队伍,对沿测线及炮排的密集树林使用电锯,砍刀等进行整理,确保基本的通视和通行要求。

(2)针对不同地表分别进行生产前实验工作,获得了不同地表条件的地震波激发层位。

井深:基岩区2-3m;粘土区4-7m;黄土区达到红土层或者风化基岩层。

药量:1-1.5kg,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使用1.5kg。村庄附近药量0.5kg。

2)障碍物较多

施工过程中,有几个比较大的村庄采用恢复性放炮来实现地质资料的采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如有炮点或检波点缺失,应及时采用恢复性放炮方式进行弥补。通过柴庄、贾寨、羊泉乡以及油坊头等村庄时,多采用此方法。村内的炮点因为安全原因基本都丢了,在村前村后提前加炮,把村内丢的炮点补上。同时根据克朗设计软件为加炮设计对应的排列,保证村下资料的覆盖次数。

(2)通过村庄等障碍物时,应将村庄内检波器埋置到位;不能到位的采取测量实测,并详细记录。

(3)通过西河、董王岩、瓦窑上,崔家沟,前庄和后坡等小障碍物时,采取炮点变观,加大接受排列两方面措施保证村庄下面资料的获得。

2 资料处理

地震数据处理是地震勘探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处理流程和参数能够将已有野外数据所包含的有用信息完整地展现给资料解释人员,提高解释精度。

1)本区地震资料特点

(1)面波较发育,主频约为10-25Hz;

(2)局部有浅层折射鸣震;

(3)个别单炮有较明显的风噪声等高频干扰背景;

(4)部分单炮有强能量声波干扰;

(5)有效反射波能量较强,信噪比高。

2)处理流程

本次资料处理针对本区原始资料的主要特征和本次承担的地质任务,通过对一束地震数据的试验处理,来选用相对应的处理模块,并对处理中所选用的各个模块均进行了充分的参数测试,最终选取了适合本区资料的最佳处理流程。

主要核心的处理过程有:三维空间属性定义,层析静校正,干扰波剔除,反褶积,速度分析,DMO处理,随机噪音衰减,叠前偏移。

三维地震勘探野外采集参数合理,处理流程正确,获得了高质量的CDP网格5m×5m×1ms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图1)。

图1 三维数据体篱笆图

3 资料解释

资料解释是地震勘探工作的最后阶段,是在钻孔等已知地质资料的约束下,把地震时间域的资料转为深度域的矿方可以使用的地质资料。

1)反射波地质层位的确定

根据垂直时间剖面上反射波的产状、相对强弱关系及空间位置,通过区内钻孔资料做人工地震合成记录与实际过孔的地震时间剖面进行对比分析,可准确确定主要反射波的地质属性。

主要目的层反射波组合成记录与实际剖面对比关系良好,吻合程度较高。根据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地质任务,对本区获得的几个反射波组进行了地层属性标定(图2),其波组特征和对应的地层属性分述如下:

(1)T3波

来自3#煤层的反射波称为T3波:具有能量强、连续性好,在时间剖面上表现为两个正相位,全区可以连续追踪,是该区的主要标准反射波之一。

(2)T15波

来自15#煤层的反射波称为T15波:具有能量强、连续性较好,在时间剖面上表现为一个正相位,全区基本可以连续追踪,是该区的主要标准反射波之一。

2)断层解释

断点解释是一个关键而复杂的问题,由正演得知,当地层正常时,时间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轴稳定、连续性好、没有畸变。若时间剖面上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错断、强相位转换、分叉合并、同相轴数目增多或者发生扭曲变形等则是识别断层的依据。

3)陷落柱解释

陷落柱体内地层与正常地层相比在连续性、产状、岩性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物性差异是形成异常地震波的基础,如绕射波、延迟绕射波、侧面波等,皆可用作识别和判定陷落柱及其范围的依据。

4 结论

本次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正确、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选择合理,获得了品质良好的原始资料。

根据本区的特点,选用了正确的处理流程,处理中选用参数合理,获得了较高品质的三维数据体。依据规范有关评级要求,对地震时间剖面进行质量评级,I类剖面占到64.63%。

共解释断层45条,陷落柱19个,查明了区内主采煤层的底板起伏形态。矿方验证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张新红.三维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在识别陷落柱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3(07).

[2]程建远,石显新.中国煤炭物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3(04).

[3]李艳芳,程建远,朱红娟,李刚.陷落柱三维地震属性敏感度测试分析[J].2011(04).

[4]朱书阶,李林元,牛跟彦,等.永城矿区复杂条件下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J].煤炭技术,2007.

猜你喜欢

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一种改进的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模拟方法
分段“Z”型留巷和跳压反采过断层在百善矿的实践
应用落差法研究真武断裂带西部生长断层
冀中坳陷廊固凹陷古近纪断层活动特征
采掘工程对断层面滑移失稳影响的模拟研究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开采技术探讨
断层破碎带压裂注浆加固技术
关于锚注技术在煤巷掘进过断层的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