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

2016-09-29

科技视界 2016年20期

杨贺杰

【摘 要】南召县龙洞大理岩矿位于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的北侧,四棵树大背斜北东转折端。矿床产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Pz1E)地层内,构造简单,岩浆岩较发育,矿层稳定,受区内花岗岩侵入影响,呈不规则形状。本区大庙组块状大理岩,属于碳酸盐沉积物,后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变质矿床。

【关键词】龙洞大理岩;大庙组;沉积变质矿床

1 矿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

该矿床位于河南省南召县四棵树乡龙洞村,行政区划隶属四棵树乡管辖。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体为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Pz1E)地层,岩层总体产状变化较大,东部为:倾向195°-245°,倾角40°-70°,西部为倾向70°-190°,倾角22°-55°。大庙组主要岩性为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及斜长角闪(片)岩等。

1)大理岩(Mb)

白色块状大理岩:主要分布在矿区中南部,为化工原料(大理岩)的主要层位。岩石风化面呈灰色,新鲜面呈白色,镜下为半自形中—粗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份为方解石,方解石含量接近100%。局部含有微量透闪石、黄铁矿及绢云母等。方解石具闪突起,具方解石式解理、双晶,高级白干涉色,方解石颗粒锒嵌。局部微量透闪石在方解石变晶中呈包体散布。

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岩石风化面呈灰色,新鲜面呈灰白色,镜下为半自形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

2)斜长角闪(片)岩(Is)

主要分布于矿区的东部,呈小脉状分布于花岗岩中,出露面积极小,厚度一般0.50-2.00m。岩石呈灰—浅灰绿色,风化面呈黄褐色,鳞片、柱粒状变晶结构,片状、块状构造。矿物成份有,角闪石75%,粒度0.5-1.5毫米;斜长石20%,粒度0.3-1.0毫米;云母3%左右,粒度0.3-0.8毫米。

1.2 构造

受区域构造制约,构造形迹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单斜构造和矿区北部的小断裂构造,局部可见小的柔皱构造。

1.3 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但岩性单一,主要为海西期花岗岩,呈岩基、岩脉或岩枝产出。在大理岩矿层中,出现有规模较小的花岗岩脉数处,但不连续,其出露长度一般为20-50米,最长达130米,出露宽度一般为0.5-1.50米,局部达8米,因此不至于破坏矿体的完整性,可当夹石剔除。

2 矿体地质

本区大理岩矿层,属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区域上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在本区呈近南北向展布,露头南北出露长度约1600m,东西出露宽度约100-650m,矿层稳定,以薄—厚层状产出,以中厚层状构造为主,矿层顶底板界线清楚,受花岗岩侵入影响,破坏了大理岩矿体的完整性,同时使各矿体边界凹凸不平,呈不规则形状。由于受花岗岩侵入影响,将大理岩分割为多个小矿体,根据产状,将矿区大理岩矿分为两个矿段:

Ⅰ号矿段:位于矿区西部,总体上呈南北向展布,总体产状为:倾向70°-190°,倾角22°-55°,矿体单一连续,矿层裸露,内部无断裂构造活动,仅于沟谷处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矿体内部主要夹层为花岗岩脉,但夹层连续性差,分布也无规律,矿体内部结构属较简单类型。矿石类型主要为白色大理岩,岩性单一,矿石矿物组合比较简单。矿体为一高钙、低镁的化工原料矿体,矿体平均品位为CaO54.24%,MgO1.27%。

Ⅱ号矿段:位于矿区东部,产状变化较大,倾向195°-245°,倾角40°-70°,零星分布9个小矿体。矿体呈灰白色、白色,结晶程度较高,质量品质较好,但每个矿体规模较小,暂不作为本次勘查对象。

2.1 矿石质量

2.1.1 矿石矿物成份及结构构造

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大理岩,岩性单一,矿石矿物组合比较简单。白色块状大理岩矿石,风化面呈浅灰—灰色,新鲜面为白色,矿石致密。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矿物成份,主要为方解石,含量接近100%;微量矿物有透闪石、黄铁矿及绢云母等。

2.1.2 矿石的化学成份及品位变化特征

根据化学分析结果,矿区矿石有用组份简单,除主要组份CaCO3外,尚未发现其它有益的伴生组份。区内化工原料大理岩矿的化学成份极值、均值和变化系数见表1。

表1 矿石化学成份统计计算表

矿体中CaO含量沿走向含量分布稍有波动,但幅度很小,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变化,MgO的含量变化不大,可谓既稳定又均匀。各剖面平均品位变化区间为,CaO为53.93-54.69%,MgO为0.97-1.55%。

2.2 矿石类型和品级

根据龙洞矿区矿石的宏观及微观结构、构造特点,矿区内大理岩矿层的矿石自然类型为白色块状大理岩。根据矿石的化学成份特征,矿区内矿石的工业类型属高钙、低镁、低钾钠的化工原料矿石。矿区内矿层的CaO品位为53.93-54.69%%,平均54.24%,MgO品位为0.97-1.55%,平均1.27%,K2O+Na2O品位为0.03-0.09%, fSiO2品位为0.07-0.89%,各项指标均达到优质化工原料的工业要求。

2.3 矿体的围岩和夹石

2.3.1 矿体的围岩

矿区内大理岩矿层的直接顶底板围岩主要为花岗岩,与矿层界线清楚,呈角度不整合或整合接触,易于识别。但应指出,本区矿层与围岩的接触界线不规则,原因是局部不存在标志层,只能靠工程的采样确定矿体与围岩,矿层顶、底板由于花岗岩的穿插,地形和覆盖层的影响,多呈港湾状。

2.3.2 夹石特征

矿体的夹石主要为花岗岩脉,呈不规则状穿插于矿体中。矿体中的花岗岩脉,厚度一般小于2m,不够剔除厚度,在露采时无法避开但容易剔除,如不剔除将直接影响矿石的质量。

2.4 找矿标志及远景评价

2.4.1 找矿标志

矿区中寻找具有工业价值的化工原料大理岩矿层的直接标志为:地层+岩性标志,即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地层中的白色块状大理岩。由于层位稳定,露头明显,大理岩的风化表面光滑,遇稀盐酸强烈起泡,所以找矿标志明显。

2.4.2 矿床成矿的基本规律及远景评价

本区化工原料(大理岩)矿床,赋存于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大庙组地层中,属滨海相近陆碳酸盐沉积变质矿床,若在矿区北部及东部继续开展勘查工作,尚可获可观的远景资源储量。本区矿石质量高钙、低镁、低钾钠,矿石质量较好,是该区大理岩资源的一大优势,矿床规模适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利润值也将同步增长,所以,本区矿床潜在价值较大,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明显,市场前景可观。

【参考文献】

[1]叶天竺,等.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409-415.

[2]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矿床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35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