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院系文化对学生信仰的影响途径

2016-09-28宫国军罗力莎

人民论坛 2016年25期

宫国军+罗力莎

【摘要】院系文化是在院系教学实践中参考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的一种校园亚文化体系。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的影响包括协同式影响、熏陶式影响、媒体渗透式影响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大众化教育 院系文化 影响途径

【中图分类号】C641 【文献标识码】A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探讨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既有利于提升院系文化建设的客观效果,又有利于拓展学生信仰教育的具体途径。特别是对于地方院校而言,不仅能提升任课教师的研究能力,还能使地方院校的教育实践真正实现具有自己办学特点的大众化教育目标。

院系文化对学生信仰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院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子系统。它是在院系教学实践中参考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的一种校园亚文化体系。对于院系文化的构成,有研究者进行过这样的论述:高校院系精神文化、高校院系制度文化、高校院系行为文化。院系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理解和阐释。首先,继承与创新。这里所谓的“继承”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在共时层面上,继承是指院系文化对高校校园的内涵的继承;在历时层面上,继承是指院系文化对于院系自身建设中各种文化内涵的继承。这里所谓的“创新”是指院系文化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各个院系会结合自己的特点对校园文化和自身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与发展。其次,个性与共性。个性与共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院系文化具体的内容上。

信仰是一个含义颇多的概念,既可以从哲学的层面对其进行相应地分析,又可以从其它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从信仰的外延层面上看,大学生的信仰可以简单地分为学术研究信仰、政治信仰、哲学信仰、宗教信仰以及价值观信仰等诸多方面。探讨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还要对其“影响”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说明。“影响”问题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影响的结果和影响的途径。对于前者而言,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于后者而言,“影响”的途径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虽然在此对其“影响”进行简单阐释,但并非说其对于以下的阐释不重要。就院系文化对于学生信仰的影响效果而言,“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只是相对的一个概念,并非绝对的区分。对于其影响途径也是如此,所谓的“间接”与“直接”也只是一个相对的区分。而其实现影响的途径往往是“直接”与“间接”的和谐统一。

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的影响途径

大学文化之于大学,是精神支柱,是内在支撑;大学文化之于师生,犹如阳光、空气,水之于植物,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领着大学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但是,无论是影响大学师生的途径还是引领师生的方式都需要大学的管理者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因此,结合上边对诸多问题的探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影响途径的构建与拓展进行分析和说明。

第一,协同式影响。协同式影响主要基于协同理论,对院系文化给予学生信仰的影响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包含了多个子系统的管理体系,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和关联,当各子系统的关联达到有序协作时,就会形成效应,产生“1+1>2”的效果。根据这样的理念,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院系文化建设给予学生信仰影响的协同途径可以这样理解:首先,院系文化与学校校园文化的协作。高校文化与其院系文化的概念在逻辑层面上具有种属关系;高校文化与其院系文化在具体的内涵上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有人说,院系文化是体现高校内涵,实现高校任务,反映高校本质的基本单位。对于这句话,还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即所谓的院系文化处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师生联系的中间环节,是高校实现校园文化影响的关键所在。其次,院系文化与学科教学的协同。院系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子系统,但是,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其对学生信仰的影响,产生“1+1>2”的效果可以有多种途径,并非只有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彼此协同这一条途径。也就是说,院系文化与院系教学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实现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最后,各种院系文化之间的协同。如上所述,院系文化的外延包括院系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分类。例如,当一座陶行知先生的雕塑以其院系物质文化的形态矗立于某一高校的教育学院时,他的精神思想就会与该院其它院系文化一起对学生的信仰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学生对熟知的名言“爱满天下”、“生活教育”等具体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因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名言是每一位教育研究者都必须坚持的信仰。

第二,熏陶式影响。高校院系文化的熏陶式影响是指,通过对特定院系文化环境的塑造,实现它对学生信仰影响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对于院系物质文化而言,熏陶式影响是其实现自身功能的最重要方式。 首先,为了实现院系文化的熏陶式影响,各高校各院系必须精心设计有利于突出自己文化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院系文化所涉及到的教育教学环境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大部分,即室内的教育教学环境和室外的教育教学环境。对于前者而言,室内的教育环境诸如大家熟知的走廊文化,教室的板报设计及其四周墙壁张贴的格言、警句等;对于后者而言,诸如在院系室外布置的人物雕塑、某些书法石刻等美化环境的人文性装饰物。其次,院系教育教学环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呈现熏陶式特点。所谓“熏陶”是指,生活在某个院系的学生,因为长期接触某一特定的教育教学环境而对自己信仰产生的积极影响。例如通过校园中不同的雕塑,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艺术大师的追求,体验到艺术的永恒魅力。

第三,媒体渗透式影响。院系文化可以通过媒体渗透的方式对学生信仰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新媒体而言,它对学生信仰的影响方式更应该引起院系文化研究者的关注。对于高校媒体而言,又存在着传统媒体与当代新媒体的区别;对其影响方式而言,又存在着院系媒体与校园媒体的融合而产生具体影响的实践。对此,有研究者对院系媒体给予学生的影响及其方式进行过这样的叙述:大学校园媒体融合是保证大学校园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扩大大学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 。院系文化通过媒体给予学生信仰影响的方式以渗透式为主。这种“渗透”,既包括内容上的渗透,又包括在影响学生信仰过程中,各个媒体在宣传内容上的相互引用与借鉴。

总之,探讨院系文化建设对学生信仰影响途径的相关问题,首先应该明确院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然后才能结合大众化的教育背景,探讨院系文化给予学生信仰影响途径的构建与拓展问题。院系文化影响学生信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五种,即:协同式影响途径、熏陶式影响途径、媒体渗透式影响途径、活动渲染式影响途径和考核强化式影响途径。

(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

【注释】

①卞亚琴、岳奎:《高校院系文化的内容体系和特征探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②胡云安:《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青年报》,2014年11月。

③任世存:《协同理论视角下高校教学分级管理模式研究》,《教育评论》,2015年第5期。

④赵骏:《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院系文化建设》,《教育探索》2008年第12期。

责编/潘丽莉 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