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调查数据应用领域分析

2016-09-28柴正英

山西建筑 2016年25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基础领域

肖 函 柴正英 张 丽

(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 100094;2.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4)



土地调查数据应用领域分析

肖函1柴正英2张丽3

(1.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北京100094;2.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3.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为了挖掘土地调查数据在各研究领域的应用潜力,采用文献调研方法,对各研究所应用的土地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调查数据在生态、水文、农业等领域的研究中都存在较大的应用潜力,且各领域的研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利用变化数据。

土地基础数据,应用潜力,生态环境,农业

0 引言

土地调查和监测是获取土地信息和反馈土地政策、检验土地管理措施执行结果的主渠道[1]。近年来,基于对土地基础数据的认知,国家相继发布多项政策引导性文件,提出一系列土地改革的要求,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视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2]。围绕实施国家战略需求,国家部署多次土地调查工作。本文在分析土地基础数据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土地调查数据的应用潜力进行数据挖掘,使其能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更多作用。

1 土地调查数据

截至2016年年初,我国已完成了第一、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及4次土地变更调查,第五次土地变更调查也已开始实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所获得的数据成果内容包含全国遥感监测数据、全国各地类变化数据、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其他具体调研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TD/T 1014—2007分类标准,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土地变更调查掌握了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31个省(区、市)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了各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保持了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和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现势性[8]。土地调查数据量丰富、数据类型齐全、数据质量精准且现势性强,如何应用好并发挥其最大效益,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3]。

2 土地基础数据的应用领域现状

在中国知网检索篇名包含“土地利用变化”或者“土地利用覆盖”或者“LUCC”或者全文包含“土地基础数据”的文献,时间从1994年至2016年2月,共计5 206条结果,见图1。分析图1发现从1991年开始土地基础数据开始逐渐得到应用,在2008年达到应用巅峰,而1999年是中国国土资源部首次公开解读数据的时间。可见,随着数据的公开,土地基础数据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交叉学科研究中。在2010年之后土地基础数据的相关研究数量开始减少,土地基础数据的研究应用已达到瓶颈期,急需注入新的血液。

检索结果表明,农业经济、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环境科学和资源利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等等40个学科涉及到了土地基础数据。本文着重分析生态、水文、农业等领域研究所应用的土地基础数据。

2.1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

中国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问题多与土地利用有关[4,5]。由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际上也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效应研究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6]。基于TM影像,崔佳等[7]定量对比分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七个市县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马艳[8]对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了测度。基于1∶50 000土地利用详查图数据,彭建[9]探讨了宝安区景观格局指数随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变化的基本规律。

2.2水文领域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特别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水文水资源产生了深刻影响,它通过改变流域的下垫面条件,使流域的植被截留、陆面蒸发、土壤入渗等水循环过程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着流域的水文情势和产汇流机制,已经影响了国家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10]。基于4期Landsat TM及ETM+影像,郑璟[11]对深圳市布吉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研究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的土地利用数据,李丽娟[10]研究了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

2.3农业领域的应用

近年来,多位学者根据统计数字或实地调研数据就小范围实验区开展土地利用情况与农业发展影响的研究,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应用。基于南通市土地统计台账(2003年)和地方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表(1997年—2001年)数据,王宇等[12]、王鹏等[13]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和农业土地用途相互转换分析,对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做出了预测。利用实际收集的数据(地籍、地块面积与农户收入等数据),梁小英等[14]研究探讨占优势的土地利用决策与占优势的农业景观格局关系。

2.4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加强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工作[15]。基于TM遥感数据,刘纪远[17]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时空特征;龚文峰等[18]分析并预测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基于分辨率为30 m的遥感数据,罗娅[19]分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变化的剧烈程度以及林草植被变化程度。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是土地调查数据的成果之一,且覆盖全国。加强该数据在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研究中的应用,既有利于数据成果实现价值,又对国家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5小结

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农业、经济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需要土地基础数据的支撑[2]。目前这些方面的研究的数据基础主要有遥感影像数据和统计数据两种,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是在各领域研究中所用到最多的土地基础数据,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多为二级分类。这些数据都存在一些自身的局限性,见表1。土地调查数据覆盖全国、土地利用数据最新,且逐年进行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已保证了数据的现势性。二调以来的土地调查数首次采取了“三下两上”的政府组织模式,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性,而且精度更高,分类更加详细,并且已有研究直接应用了土地调查历史数据。因此,土地基础数据可以满足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农业、经济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且应用潜力巨大。

表1 各数据分析表

3 讨论

经历两次土地调查,国家基本摸清了最新、最全的土地资源家底,形成了丰富的调查成果:一方面,全面查清了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另一方面,建成了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实现了调查成果管理的数字化。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具有精度高,准确性有保障,现势性强和覆盖全国的优势,其在生态、农业、水文等多个研究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二调数据的公开,或将带来新的交叉领域研究。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国土资源领域工作重点,应充分挖掘我国国土核查成果数据的应用潜力,加强超前谋划和统筹协调,为调结构制定政策,为全国统筹发展的稳增长提供基础保障,使其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发挥出更大应用价值。

[1]黄福奎.论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土地科学,1998(3):22-26.

[2]冯广京.2014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5年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15(1):4-19,70.

[3]邓炯.河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0(19):32-33.

[4]张妍,尚金城.规划层次上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2(3):153-156,159-193.

[5]潘嫦英,刘卫东.浅谈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135-138.

[6]杨枫.德国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步骤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3(4):58-64.

[7]崔佳,臧淑英.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研究,2013(5):848-856.

[8]马艳.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6):120-123.

[9]彭建.土地利用分类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6(2):157-168.

[10]李丽娟.陕西大理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J].地理研究,2010(7):1233-1243.

[11]郑璟.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以深圳市布吉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9):1560-1572.

[12]王宇,欧名豪.经济较发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0-24.

[13]王鹏.生态脆弱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814-821.

[14]梁小英,刘俊新.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0(9):1489-1495.

[15]余芳东,柏琳琳.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J].青海统计,2005(12):32-33.

[16]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6):553-558.

[17]刘纪远.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J].地理学报,2014,69(1):3-14.

[18]龚文峰,袁力,范文义.基于CA-Markov的哈尔滨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2(14):216-222.

[19]罗娅.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1998—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J].地理学报,2014,69(1):42-53.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field of land survey data

Xiao Han1Chai Zhengying2Zhang Li3

(1.China Science Academy Remote Sensing & Digital Globe Institute, Beijing 100094, China;2.College of Mining Industry, the Nor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009, China;3.Laboratory of Digital Globe, China Science Institute Remote Sensing & Digital Globe, Beijing 100094,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land survey data in research fields, the paper applies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method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land base data applies in research institute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land survey data in ecological, hydrological and agriculture fields. Furthermore, land use changing data is applied most.

land base data, application potent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1009-6825(2016)25-0253-02

2016-06-23

肖函(1980- ),女,硕士,助理研究员;柴正英(1991- ),女,在读硕士;张丽(1975- ),女,博士,研究员

K909

A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基础领域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