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企高管畅谈“按需印刷与工业4.0”

2016-09-27薛金萍

今日印刷 2016年9期
关键词:印前凤凰印刷

薛金萍

众所周知,“工业4.0”的概念是德国政府提出的,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和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从发展阶段的目标来说,工业4.0是工业发展至第四阶段,将是数字化、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的集大成之作,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亦或是美国,均将向这一目标迈进,所不同的将是具体的技术路径与执行体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于2015年5月8日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战略,而“工业4.0”的核心目标则成为它的一个重要基础。

在这一大背景下,“印刷4.0”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甚至成为业内的热点话题之一。7月22日,在“2016中国数字印刷联盟高峰年会”的互动交流环节,由深圳市印刷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秋平主持,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媛、深圳市中文科技有限公司云印电商研究实践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小元、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照学、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跨媒体事业部总监马国安4位印企高管共同参与,与现场听众分享了他们对“工业4.0”概念的理解,特别是结合自身企业情况深入探讨了“按需印刷与工业4.0”的关系。

江苏凤凰:工业4.0就是连接、智能和集成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湲

在当前印刷业,一方面是面临着市场需求碎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出版印刷受到读者阅读需求变化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展按需印刷是非常适应市场潮流的。但是,发展按需印刷并非只是数字印刷设备,还需要具备很多东西,如强大的印前生产能力、印刷资源整合能力、碎片化订单集聚平台以及印刷联盟等。这些不能简单停留在技术层面,还需要工业4.0的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未来发展,从而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结合江苏凤凰正在做的“CCPP中国云出版印刷平台”来看,就是一直紧紧沿着工业4.0的道路在不断前进。该平台有三大特点:一是连接,将平台上的消费者,包括出版社、印刷厂、发行物流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将人、设备、产品制造、物流生产进行实时连通,因此跟工业4.0的结合比较紧密;二是智能,软件应用系统加上硬件设备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流,体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生产;三是集成,江苏凤凰的“亚洲第一条黑白POD按需印刷连线”,不仅将来自多个国家的硬件设备进行集成,而且有资源的集成、人才的集成和盈利模式的集成等。所以说,江苏凤凰按需印刷的发展,就是以连接、智能、集成为特点,沿着工业4.0的方向积极发展。

或许大家会问:江苏凤凰的按需印刷究竟在做什么样的业务?

目前,江苏凤凰一方面业务仍然是针对传统印刷市场,但另一方面最重要、最核心、最有增值的业务是通过技术和手段打造新产品。也就是说,我们不只是在原来的市场跟别人分一块蛋糕,还要自己做一个新的蛋糕。

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们正在推广的案例:目前江苏凤凰把全国的中小学生作为目标群体,推出的创新产品是他们的“作文集”。可能在座的各位家长也都有这样的需求,或者都知道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出一本作文集。这个订单对于各个学校和学生而言,是一个碎片式的订单,其生产跟影像简单一张图片的印刷不同,而是涉及到排版和版面设计等,跟书刊生产完全一致。但是,如果按照书刊生产的方式来做却是不可控的,学生也无法接受那么高的成本,所以通过我们这个“CCPP中国云出版印刷平台”进行智能化生产,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我们也做过相关市场调研,全国大约有2亿名中小学生,分摊下来有500万左右的订单。如果我们能够占有5%的市场份额,那么就会有25万的订单。如果每个订单有100本,每学期就会有2500万册作文集,即每年有5000万的印量。这块市场对于我们按需印刷而言是一个新市场,而且市场空间很大。由于作文集不需要太多的版式,封面和正文等都比较固定,因此很容易将其标准化,而不像其他产品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因此,我们将这种标准化产品的订单集中起来,可以形成按需印刷碎片化订单的规模化生产,为按需印刷的未来发展寻找到了更好的方向。

总之,我们最终是想通过按需印刷走向按需出版,从而推动全产业链向工业4.0发展。

深圳中文科技:通过工业4.0实现对按需印刷的改造

——深圳市中文科技有限公司云印电商研究实践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小元

首先,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于目前印刷前景的看法。去年文博会时我作了题为“印刷的出路:大印前、小印刷、长印后”的演讲,主要是针对当前新媒体对印刷的冲击,造成了内容印刷产业的逐渐萎缩,印企如何寻找出路的问题。我认为,印刷的出路要以印刷为基本点,从印刷产业链上下游寻找解决印刷困境之道。方法是:以印刷为基点,为客户提供“提前介入,向后延伸”服务,形成“大印前、小印刷、长印后”的格局,达到“掐住两端,得到中间”的效果。也就是说,只要把印刷前后的服务做好,印刷业务的获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么,什么叫“大印前、小印刷、长印后”?“大印前”就是广义的印前服务,除了常说的排版、拼版外,还包括给予某一单或者某一类业务的提前介入服务,如摄影、设计、题材策划、方案制定、印刷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等。也就是说,要把对客户的服务做大做强,内涵做得更丰富,增值服务提供得更多,这样才能在谈判和交易过程中有自己的话语权。“小印刷”其实就是印刷装订生产的本身,由于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的本身变得简单可控,印刷本身已经不再是什么大事情,摆脱了对操作人员的依赖。“长印后”:就是印刷品交付以后,还要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的增值服务。努力构建这样一个服务体系之后,客户就会跟你变成战略同盟的关系,如利用印前数据创建数据库服务、网页制作服务、商务信息推广、及其促进客户商务的服务活动。我认为:企业运营的重心必定在印前和印后,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甚至是人力和财力到印前和印后上,因为印后特别容易出效果,印前特别容易产生价值。

其次,谈一谈我们公司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早在1984年,我就在上大学时通过勤工俭学买了油印机等设备自己开了印刷厂,后来成立了上海昂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2009年的时候又创立了按需印刷网站“金印客”。“金印客”于2011年正式推出,不过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靠这个平台拓展业务,而是希望在印刷电商方面做一些尝试。经过这几天的探索和实践,我觉得印刷电商这条路是走得通的,如果走得好会取得非常不错的成果。“金印客”目前拥有十几人的研发团队和30多人的外包团队,产品定位是书刊和画册方面的按需印刷。

再次,回答一下按需印刷与工业4.0的关系。在印刷行业,应该说按需印刷与工业4.0的关系非常密切。从业务构成来看,按需印刷的业务构成特点是碎片化,即小批量、多批次、个性化。其实这些都在于人工而非材料,例如做一本精装书,如果采用传统的精装龙设备,成本很难降低,因为需要很高的人工成本,所以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人工,即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也就是说,如果不沿着工业4.0的方向发展,按需印刷很难达到一定的“境界”,换句话说就是,很难把产值提高到传统印刷那种规模。只有通过工业4.0来实现对按需印刷的改造时,真正的按需印刷才能逃出市场竞争的PK。打个比方,工业4.0就像中国移动,从2G开发到现在的4G,所以我们应该打好2G的基础,然后向工业4.0的4G努力迈进。

深圳报业印务:工业4.0是印刷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和结果

——深圳报业集团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照学

十几年前,是报业蒸蒸日上、日子最好过的时候,现在则是“天上地下”。其实我们在规划工厂的时候就选择了一个高起点,从技术、设备、流程等方面,以及印前、印刷和印后的连接上,考虑的完全是一个自动化工厂。那时候我们还不知道工业4.0的概念,但基本上是按照工业4.0的标准来做,一直追求高端。但非常遗憾的是,报纸后来一直在走下坡路。那么,怎样让报纸下滑的频率慢一点呢?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新技术做一些创新。因此,在2012年参观德鲁巴的时候,我们跟柯达公司进行了深入交流,探索出用数字印刷技术在报纸上做可变印刷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一创新,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如像江苏凤凰考察和学习等,最终引进了柯达的一套设备。不过,在报纸上做可变印刷是非常特殊的,因此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最初我们规划了3种盈利模式:一是发行的盈利模式,即如何扩大发行量;二是广告的盈利模式,即如何做可变的广告或分区域的广告;三是新闻的盈利模式,即可以做可变的新闻,如在同一份报纸、同一个版面、同一个位置,前面印刷的报纸与后面印刷的报纸,上面的新闻可能不一样。从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来看,还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我也感觉到,数字印刷在整个报业所占的分量并不是很重,而且报纸在数字印刷、可变印刷、个性印刷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摸索。这些都是我们“昨天”的工作。

那么,我们“今天”的工作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提到的碎片化、个性化印刷。在报业不断走下坡路的情况,我们只能转型发展。在转型初期,我们利用自身平面设计的优势,成立了在线出版部门。目前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是:一方面,近些年深圳及周边一些城市的中小学生都需要做毕业纪念册,这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深圳报业集团作为党媒,要为党和政府服务,所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委印有很多个性化的资料,目前这块业务是我们发展的重点。

“明天”我们又将做什么呢?简单来说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喷绘方面,现在深圳有6条地铁线,到年底还将开通两条,地铁灯箱广告的喷绘是一块很大的市场,现在深圳报业集团下属印务公司承接了这块业务。另外,除了灯箱广告,未来的方向还有会展和广告牌,因此还会考虑引进相关设备。二是我们与江苏凤凰“联姻”成立了“凤凰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最初感觉公司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过现在已经做了很好的探索。另外,凤凰印还跟其他公司联合开发了一种水性颜料环保墨水,能跟爱普生以及其他微压电技术的喷头配套,用于印刷照片、广告、文化衫等产品,目前已经跟知名的家纺品牌富安娜进行合作。

虽然我们是这几年才接触到工业4.0的概念,但是我认为工业4.0是印刷业的必然发展方向和结果。

中华商务(广东):工业4.0最关键的是让生产更加自动、智能、精益

——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跨媒体事业部总监马国安

现在大家都觉得印刷越来越难做,其实传统制造行业都很难做。因为除了市场方面的一些因素,现在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一方面,发达国家都在提工业4.0;另一方面,东南亚国家的成本又比我们有优势。总体来看,工业4.0为我们国家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但是具体怎么做却各式各法,是实践大于理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看大家如何做出来。

借此机会,我把中华商务近些年数字印刷的应用情况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粗略统计,目前整个中华商务(包括安全、商业出版、书刊等领域)总共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数字印刷机30台,但是以单张纸A3幅面的碳粉机为主。从实际应用来讲,我们安全系统是最早采用数字印刷设备的,目前也是应用效果比较好的,从之前可变数据的应用,到这几年商业短版、防伪、特殊材料印刷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果。所以总体来看,安全系统的业务占数字印刷的比例较大。

另外,我所从事的书刊印刷和商业印刷这块,其实应用数字印刷相对较晚,也就是从2012年德鲁巴展会开始。2012年前后,我们根据数字印刷的市场发展趋势做了全盘思考,引进了数字印刷设备。跟在座的一些同行来比,我们投资的规模和设备类型不算太大,原因是当时还有几个问题我们觉得没有想清楚,所以投资比较稳健。主要问题是:第一,数字印刷的盈利模式没有探索清楚,因为投资这么大的设备去做按需出版的那么一点点书,那时候还不知道如何去盈利;第二,当时我们觉得数字印刷设备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都没问题,但是与其配套的后道设备还没有,又没办法跟传统印后设备嫁接;第三,由于我们主要是做大型商业出版社的生意,当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信心去说服客户接受数字印刷的幅面和色彩等。

从数字印刷在书刊印刷和商业印刷方面的应用来看,目前我们主要有两个规划:一是主动的尝试,主要做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定制,业务来源是与其他网站合作以及一些个性摄影家的组织等;二是被动的尝试,即我们集团系统的一些三五百本的短版书刊业务。特别是今年参观完德鲁巴展会之后,我们非常看好数字印刷未来的应用趋势。

那么,如何看待按需印刷与工业4.0的关系呢?我认为,工业4.0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对于我们这种印刷企业,无论是传统印刷还是数字印刷,最关键的还是如何让生产更加自动、智能、精益,打通印前、印刷和印后各个环节。

猜你喜欢

印前凤凰印刷
探讨印前、印刷与印后工序三者之间的关联
印刷+智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浅谈专题图印前检查重点和方法
把心交给印刷
新媒体出版技术与数字印前课程的整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