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文本之美 品味语文魅力

2016-09-27蔡艳红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美育意境美的

蔡艳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8-0086-02

语文教材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融生活美、情感美、自然美于一体,对于学生审美情感培养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要如何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尽情地享受,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这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孜孜不倦所追求的。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教学心得体会。

1.走进文本,在想象中感受美、欣赏美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象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想象,过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出了偶得投宿处的喜悦。诗中的"归"字,意境深远,既写出了诗人从风雪迷漫的困境中忽然找到投宿处的狂喜心情,又表现了山民纯朴、好客、热情的良好品质。为了引导学生领悟诗的意境,我补充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夜更黑了,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天气冷得叫人难受,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天色已晚,面对风雪,诗人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正在这十分为难的时刻,忽然发现山间的茅屋,诗人的心情怎样呢?听到犬吠,茅屋里的主人会怎么做?这时主人与诗人会有一段什么样的对话?诗人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想象,进入角色置身于意境之中,而后分角色体验诗人受到主人热情接待这一情景。学生通过想象和表演,领悟到了"归"字所蕴含的意境美。这样充分地发挥学生丰富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感到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因此,教师应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和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2.走进文本,领略结构美,主题美

小学阶段的文章虽然短小,但选取篇目时兼顾了文章的文学美、艺术美与思想美、主题美,但也能看出其中的结构之美。在教学课文时,我引领学生通过感受语言美去感受文章的情感与主题,也引领学生去分析它的结构布局之美。这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也能为写作奠定下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课文《桂花雨》中的一句:"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很是朴实无华但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与留恋,意味深远。又如《一路花香》一文中说道:"如果没有你(破水罐),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这句话运用反问的句式,突出了其寓含的哲理,给人以美的启迪。再如教学《秋天》,一文用拟人的手法着重描写了秋风的调皮,红艳的高粱,金黄的田野,肥硕的牛羊,它们都各有各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及秋天丰收的喜悦。学生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就会掌握这样的行文结构,同时也能领悟到这种结构的美。

总之,每学一篇文章,我都会深挖一下文章的主题美,让学生在感受到艺术美的同时,在思想上与心灵上经历一次洗礼。

3.走进文本,在阅读中理解美、演绎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新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教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感悟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意境等。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得到最舒畅的审美体验。

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荷叶是夏天特有的标志,荷叶是小蜻蜓的候机场;是小青蛙的舞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走进课文去看一看,摸一摸那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感受到充满童趣的童年。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阅读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演一演。而后,请四名学生佩戴头饰,上台表演,感受小动物们和小水珠都的心情。通过角色情境体验,同学们能较好地把握情感,再由读传情。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即兴表演,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学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对美的追求与体验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言素质的应该。

每一篇美文都有它美的外包装语言美。或是《九寨沟》的自然美、或是《桃一路花香》的哲理美、或是《桂花雨》的温馨美、或是《虎门销烟》的豪壮美……它们的语言都有与内容相适应的特色美。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验、诠释出不同文章的美感,这也是领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情感的一种方式方法。

4.走进文本,在画中描绘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应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乐趣,要把行之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语言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是促进其对语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限手段也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喜爱动手画画,在画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享受了美,而且还创造了美。教《小儿垂钓》一课时,我根据诗意,用简笔画的形式逐步再现诗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诗的画面美,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诗的理解。又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为了让学生体会"云深"一词所描写的意境,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设自己就是寻访者,顺着小书童的指引望去,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学生畅所欲言:"我看到云雾缭绕,山峦叠嶂……""我看到的是山高林密,峰回路转,幽深小径。"接着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学生兴趣盎然,对诗的画面美有了自己的体会,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生活离不开美,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美育。语文教材中充满了画面美、主题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美"的因素,运用各种有限的手段,使学生在美育中理解课文,在美育中进入课文的意境,在美育中领会作者的情感,在美育提高了自身的想象力和欣赏的能力。总之,语文学习的一种更高的境界是让语文课变成一次美丽的旅程,让师生在身心愉悦中感悟到语文那持久而迷人的魅力。

猜你喜欢

美育意境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