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产业升级,学“爱斯达模式”

2016-09-27刘勤

纺织机械 2016年4期
关键词:裁缝服装消费者

本刊记者 刘勤

服装产业升级,学“爱斯达模式”

本刊记者刘勤

樊友斌回忆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主营服装代加工出口业务的爱斯达服饰有限公司也深受影响,但是他在统计合作客户订单时发现,有一家客户从2005年开始合作,到2008年每年以3倍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仔细查阅了订单详情,原来这家公司只做大尺码牛仔裤,樊友斌从中看到了个性化服装的巨大商业潜力。

从代加工走向“私人定制”

经过走访国内外市场,樊友斌发现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已经逐渐成为市场需求的新风向,衣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被主导的时尚,而是要求参与到服装设计环节,作为总经理,他立即调整了爱斯达发展方向。

樊友斌将目光锁定于电子商务,打算研发出适用于互联网的定制系统。2013年9月,爱斯达“智能裁缝”定制平台正式上线运行。通过这一平台,消费者可以在网上完成服装体型采集、版型预选、图案配饰、色彩搭配等DIY设计。爱斯达收到网络传输的数据后进行快速智能制造,在72小时内将成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远程定制与快速制造系统”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和数字化服装制造方法,建立了一种电子商务和数字化服装生产环境下全新的服装远程定制商业模式(C2B服装定制模式)。

“服装设计初样完成后,消费者还可以向朋友秀设计,多人点‘赞’后再购买,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继续修改,以网络互动式的购物体验,把购物变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樊友斌说。

开创物美价廉的定制时代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服装定制往往与高级、昂贵、费时如影随形。爱斯达“智能裁缝”定制平台承诺客户下单后72个小时内发货,其规模化运作并非易事。

樊友斌设想以机器人取代人工裁缝。凭借对服装行业的深刻理解,樊友斌将设想中的裁缝机器人解构,分析出主要技术点,高薪聘请了服装制造、机械自动化和激光切割等三大领域的科研人才,进行跨行业研发。此外,爱斯达还和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由爱斯达提出一些关键技术项目,并出资金和设备,让高校科研团队帮助其进行攻关。历时7年,经过技术迭代定型,如今爱斯达智能裁缝机器人在18秒内就能裁剪好一条牛仔裤,3分钟可完成洗水效果,而人工则需30分钟到1个小时。“这套智能激光雕刻裁剪一体机,前后投入了近4000万元,全球首创。”樊友斌表示,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大大提升了单件单裁的效率并解决了个性定

制的需求,而这种定制的成本与传统定单式生产的单件成本非常接近。

同时,与之配套,爱斯达还自主研发了一套BMS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从产品下单、原材料选择、智能裁缝加工到最后成品出库的所有数据都打通。订单数据信息化与生产自动化相融合,实现定制产品的快速批量生产。

在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爱斯达模式”显示出独特风格:上下游企业结合行业积累,积极参与本行业的高端装备研发,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

做服装行业的“英特尔”

“我们希望最终打造成为一家集设计、生产以及销售自动化于一体的服装定制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让服装品牌都能够采用我们的系统,成为服装行业的英特尔。”樊友斌说。

从2013年“智能裁缝”定制平台上线到线下体验店的陆续建立,但爱斯达无意于转型成为终端零售商,在樊友斌看来,与品牌服装企业的合作是一个更加务实的选择。对于爱斯达的发展蓝图,樊友斌非常清晰和坚定:

一、面向国内外品牌商提供服装快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现服装快速定制的能力、激活实体店销售;

二、面向OEM厂商提供柔性化服装生产解决方案、服装快速智能化制造、共享品牌订单资源、服装72小时定制模式;

三、面向设计师/消费者提供设计师销售平台、非标准体型合体服装、个性化DIY定制服务。

目前已经和爱斯达展开合作的实体店品牌和电商品牌达到13家,2016年的目标是达到30家,主要合作的模块是“量体裁衣”,爱斯达向合作品牌输出全套服装智能定制对接方案,让极速时尚离有需求的用户更近。

爱斯达为美特斯邦威旗下搭配平台有范APP、官方商城邦购网、以及美邦的全品牌集成店提供“量体裁衣”和无库存的柔性供应链等服务,其中为其O2O全品牌集成店“量体裁衣”提供的是整个生产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通过爱斯达的定制功能,其复购率提升至了50%~60%。

同时,爱斯达也在为一些天猫、淘宝店铺以及线下一些小门店提供定制服务。其中主营女式牛仔裤的上诺服饰有限公司,原本其淘宝店客单价集中在60元左右,在接入爱斯达定制系统后,开通了淘宝定制业务,为客户提远程量体裁衣,使客群向中高端转型,单价上升到490元左右,单日销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平台价值最大化

樊友斌清醒的认识到,工业4.0的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与物理系统将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对于服装传统行业而言,企业需要有革新的决心和魄力。

在樊友斌的规划中,2018年爱斯达将成为一个大规模定制平台,品牌厂商、电商平台、独立设计师、消费者都将成为客户,届时产品及制造服务收入将会弱化,最大的收入将来源于提供解决方案。

目前,爱斯达正在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包括服装版型库、人体数据库以及服装数据库。樊友斌认为,未来爱斯达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这一数据库上,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客户数据,就能够掌握行业话语权,实现价值的最大化。从2008年开始,爱斯达合作并收集了12个国家107个不同品牌的版型数据。樊友斌认为,有了这些数据,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定制需求,也能满足服装厂家的生产需求。“我们既可以卖自动化生产设备,也可以为厂家提供数据。当我们做到一人一码的时候,平台的价值就最大化了”。

“移动互联正在以10倍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数据的沉淀和技术的更迭,将现在的服装智能制造结合未来大数据实现大规模智能定制平台,实现‘一人一码’定制智造时代,让消费者主权回归,从‘衣选人’到‘人选衣’。”对于未来发的发展,樊友斌总结道。

猜你喜欢

裁缝服装消费者
当折翼蝴蝶遇上巧手裁缝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老裁缝
道具服装
知识付费消费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裁缝的竞争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