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湾窑和合二仙陶塑赏析

2016-09-26唐定勇

卷宗 2016年7期

唐定勇

摘 要:石湾窑和合二仙陶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蕴含着岭南的民间信仰和风土人情,本文选取清至民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石湾窑和合二仙陶塑精品供读者赏析。

關键词:石湾窑;和合二仙;禾穗

1 石湾窑综述

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以烧制陶器尤其是以烧制俗称“石湾公仔”的美术陶著称,是中国著名的“陶都”。石湾陶种类丰富、题材繁多、釉彩斑斓、造型传神,有“石湾陶,景德瓷”的美誉。

石湾窑起源于南越先民的制陶业。以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曾误传石湾窑是明代晚期自阳江迁建而来,目前已被学术界依据考古发现所否定。1976年广东省博物馆和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在石湾大雾岗东面的河宕发掘了一处规模很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出土一批有多种纹饰的红陶、白陶、黑皮陶器及大量硬陶印纹陶片,揭开了石湾烧陶的历史序幕。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相关部门在石湾小雾岗及周边的澜石等地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发掘了上百座汉代墓葬,出土了包括家畜、家禽、人物俑和房屋、井灶、车船、水田模型以及日用器皿等一大批陶制品,从中可见石湾陶塑的地方特色已初露端倪。唐宋时期石湾已逐渐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日用陶生产基地,产品远销海外。位于石湾大雾岗以及附近奇石村的唐宋古窑址已于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被发现,其中宋代窑址出土有“嘉佑□□年”、“政和二年”和“淳熙十五年”等明确纪年的陶器残件。自明代起石湾窑进入繁荣时期,自成一派的生产体系逐渐形成,其中仿宋代各大名窑器更是青出于蓝,尤其是以仿钧窑最为出色。清康熙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石湾美术陶和园林建筑陶异军突起,大作迭现,名师辈出。及至“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陶窑一百零七座,容纳男女工人六万余人”[1],真正创造了“石湾瓦,甲天下”[2]的辉煌。

石湾窑历史上也被称为“广窑”,由于自始至终属于民窑,较少受到官方约束,因而制陶匠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塑造作品尤其具有人性化和世俗化的倾向,形神兼备,意趣盎然,格外生动,极其具有地方风格。有人称“石湾公仔”题材“堪称为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3]。

2 和合二仙源流

和合二仙,又叫和合神、和合二圣,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吉祥神之一,在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合神起源于初唐时期的高僧“万回”,据《宋高僧传》卷第十八《唐虢州阌乡万回传》记载:“释万回,俗姓张氏,虢州阌乡人也。年尚弱龄,白痴不语,……东西狂走,终日不息。或笑或哭,略无定容,口角恒滴涎沫,人皆异之。不好华侈,尤少言语,言必谶记,事过乃知。年始十岁,兄戍辽阳,一云安西,久无消息,母忧之甚,乃为设斋祈福。回倏白母曰:‘兄安极易知耳。奚用忧为?因裹斋余,出门径去,际晚而归,执其兄书云:‘平善。问其所由,默而无对,去来万里。后时兄归云:‘此日与回言,适从家来,因授饼饵其啖而返。举家惊喜。自尔人皆改观,声闻朝延。” [4]被唐人尊奉为菩萨,成为象征家人和合、平安幸福的吉祥之神。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宋时杭城以腊日祀万回哥哥,”祀之可使人在万里外亦能回家, 民间故有“万回哥哥”之称呼。并说万回有像“蓬头垢面,身着绿衣,称和合之神。”[5]至宋以后逐渐为“寒山”和“拾得”二僧取代,据《宋高僧传》卷第十九《唐天台山封干师传(木赣师寒山子拾得)》记载, 寒山、拾得是同参道友,皆善吟诗作偈,深于悟道,遂成禅门高僧,因为二人情同手足的真挚情谊,受到民间祭祀,成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至此,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敕封寒山为“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从此寒山拾得为“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之说定于一尊。

另据民间传说,寒山、拾得亲如弟兄,两人共爱一女而不知,临婚寒山始知,乃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往觅寒山。探知寒山住地,乃折一盛开荷花而前往礼之;寒山见拾得来,亦急持一盛斋饭之盒出迎。二人喜极,相向而舞。遂俱为僧,开山立庙曰“寒山寺”。

和合二仙受到下至民间上至宫廷的广泛欢迎和祭祀,并成为绘画、织绣、雕塑、剪纸等传统艺术广泛采用的题材之一。

3 石湾陶塑和合二仙

石湾陶塑人物公仔自清代中后期异军突起,涌现出众多技艺高超的陶塑名家。所塑人物形象古朴雅拙,形神兼备,成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珍品。和合二仙由于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神、喜神,所以石湾陶塑中塑造和合二仙的形象较为多见,或庙堂供奉,或家居摆设,各各精彩。现笔者选取部分清代至民国的石湾陶塑和合二仙以飨读者。

1、单色釉和合二仙

石湾窑向来以釉色繁多绚丽缤纷著称,陶塑人物通体施单色釉的相对较少,目前所见主要为宗教造像例如观音、佛祖、达摩和罗汉等,通常施白釉、黄釉和黑釉等,用于表现神像的慈悲、威严或神秘。明代时人物塑像多数通体施釉,釉层较薄,容易露出陶胎较粗糙有沙砾的缺陷,清代以后施釉较肥厚,能够覆盖住胎骨缺陷,又产生了人像面部表情不清晰的问题,因此除部分宗教偶像类神像无需过多表达世俗情感外,其他人像面部和手、足等皮肤裸露处多不施釉,陶艺家通过改善陶土配方使其胎骨质感更加细腻,也更易于精细刻画人物表情,使面部细节更加清晰明朗,人物神态生动传神,这也是石湾窑的主要特色之一。

1.1、黑釉和合二仙坐像(图1),清代,高21厘米,佛山市博物馆藏,现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作者所塑和合二仙为童子形象,梳双丫髻,同坐一处。两人皆穿交领过膝长袍,下穿长裤,衣纹流畅自然。寒山双手捧一圆盒,置于右膝处;拾得跷脚架腿而坐,一手持禾穗,另一只手搭在拾得肩上,肆意洒脱,两人相视而笑,亲密之情溢于言表。

塑像通体施黑釉,衣纹转角等釉薄处显出铁锈色,釉色光润明亮,十分难得。黑釉是石湾窑应用最广的一种色釉,但通常多应用于普通日用器皿和炊煮器的内部,较少见用于艺术作品上。单色釉满釉的和合二仙作品在石湾陶塑公仔中甚为罕见,此件文物通体施釉,所塑造两位仙童面容天真童趣,但头部比例略小,因而显得二仙形体高大,相型古拙,与清末民国所塑造二仙形象差距较大,应为清中前期所塑。此件作品对研究石湾窑人物陶塑的造型、施釉等工艺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2、红釉和合二仙

这里所说红釉和合二仙是指主体釉色为红色,并非指单色釉。石湾窑的红色釉为一大宗,包括石榴红、钧红、桔红、枣红、祭红、矾红、宝石红、铁锈红等,浓艳热烈,吉祥喜庆,受到我国民间的广泛欢迎,被大量应用到石湾陶塑的制作中。

2.1、石榴红釉和合二仙坐像(图2),清代,高17.2厘米,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这件陶塑和合二仙为仙童造型,梳双丫髻,余发皆剃,发饰流苏垂于肩上,开口露齿大笑,表情生动有趣。拾得居左侧,右手搭在寒山左肩上,侧向对方,左手持一禾穗举在身前,叶脉施绿釉,稻谷施黄釉,颗粒饱满下垂,一派丰收的喜庆之感。寒山右手持宝盒置于左膝上,宝盒硕大,施黄釉,盒口微开,左臂搭于圆盒之上,弯眉笑目看向右前方,二人同处席地而坐。作者抓住了和合二仙作为喜神的精髓,惟妙惟肖,观之喜悦之感顿生。塑像主体施石榴红釉,裤子分别施蓝釉和绿釉,肌肤裸露处不施釉,直接以红泥陶胎表现人物肤色,亦便于面部表情的精细塑造。明清石湾窑以其丰富的造型和缤纷的釉彩著称于世,窑变釉为石湾窑釉中之冠,其中石榴红釉为其代表,釉色艳丽,华而不浮。这件作品作者塑制手法高超,造型生动,富有感染力,曾在2013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佛山陶艺展”上展出,后被收入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大巧若拙石湾陶》一书。

2.2、石榴红釉和合二仙坐像(图3),清代,高22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这件陶塑作品不同于常见俩人并排而坐的造型,所塑寒山稍高坐于拾得左侧身后,俯望同伴,拾得低坐于寒山的右侧身前,头向左倾,回首对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两人皆为童子造型,双髻发型,寒山右手扶一酱釉圆盒置于膝上,惜手部断缺,拾得双手持一绿釉卷荷,以荷盒示“和合”,俩人相偎相亲,和谐无间。作者所塑和合二仙面部表情细腻,眉目传神,笑语盈盈,身着对襟长衫,衣物纹理流畅,衣袂飘然,衣裤皆施石榴红釉,艳丽而凝重,兼之人物坐姿高低不一,整件作品尤显造型生动,富有艺术魅力。此件文物曾于2012年11月13日在广东省博物馆“海上瓷路——粤港澳文物大展”上展出。

2.3、红釉和合二仙坐像(图4),近代,陈古斋作,高21.5厘米,香港二义草堂藏。作者所塑和合二仙共坐山石之上,寒山留圈秃童子发型,边缘参差不齐,富有禅僧意蕴,身着红釉对襟长衫,衣襟施绿釉,右手扶压住置于右膝之上的圆盒,左手举在身前,面向同伴开口笑语,兴致盎然。拾得头梳双丫髻,身穿交领衣,衣襟施天蓝釉,左手持禾穗,禾穗搭于自己左肩上,面向对方微笑倾听,两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在这凝固的瞬间一览无遗,正应“和合团圆”之意。作者塑造手法高超,意态生动,面部表情细腻,发丝刻画纤毫毕现。所施窑变红釉色彩斑斓,造型古雅,为一件难得的艺术佳作。此件塑像无论在造型、神情刻画及烧制效果方面均反映了作者极高的陶塑造诣,被收入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的《朴拙传神-二义草堂藏石湾陶塑》一书。

陈古斋,清末至近代陶艺家,传世作品还有“刘海”、“持钵罗汉”及“执环对蟾”等。

3 蓝绿釉和合二仙

蓝釉和绿釉都是石湾窑常见釉色,蓝釉有天蓝、粉蓝、宝蓝、孔雀蓝、深蓝等;绿釉有葱绿、茶绿、哥绿、苹果绿、瓜皮绿、深绿、翠绿、湖水绿等等。蓝绿釉和合二仙塑像较为多见,通常为童子形象,一人着蓝衫,一人穿绿衣,表现出男童的天真活泼、生机盎然,又象征着生命和永恒,含有和谐自然、健康安详的美好祝愿。

3.1、蓝绿釉和合二仙坐像(图5),清代,高11.6厘米,佛山市博物馆藏。此件文物所塑仙童一为双髻圈秃发式,另一人留双髻余发皆剃,皆为传统汉族儿童发型。二仙童正在亲密交谈,一人上衣施绿釉,裤子为藍釉,头、手部皆不施釉,右手执如意,左手持一物,正在微笑倾听,表情生动;同伴上衣施蓝釉,裤子施白釉,一只手比划在身前,正在张嘴说话,另一只手搭在同伴肩上,产生一种生动和谐的画面感。值得注意的是,两人膝上放的并非传统造型中的盒子,至于是何物尚需考证。此件文物是1957年佛山市博物馆从本地神庙中征集而来,可知是作为神像供奉的,手执如意代表的是“和合如意”的意思。如意在和合二仙造型中出现的时间较晚,此件文物的塑造时间应为清后期。

3.2、蓝绿釉和合二仙坐像(图6),清代,高19厘米,中山市菊城陶屋藏。作者塑造的寒山着绿衫,拾得穿蓝衫,蜷腿坐于白釉云座之上,造型自然,色调和谐。二仙为童子造型,皆梳双丫髻,作圈秃发式,肌肤裸露处不施釉,用调配筛洗过的陶土表现人物肌肤白皙细腻的质感。寒山双手捧圆盒,盒口微开,露出里面宝物,拾得右手搂在寒山肩上,左手持一支禾穗,一只蓝釉三足金蟾咬住禾穗向上攀爬,生动有趣。二仙笑容可掬,亲密无间。这件作品被收入《广东民间藏珍——陶瓷卷》一书。

4 仿舒釉和合二仙

此类和合二仙现存较多,多为模制,目前所见全部为童子形象,面部及手部等处施白釉,表现出儿童肌肤的白腻细滑,面部笑脸稍显模式化,表情刻画不如前列不施釉者细腻。塑像通体施多种彩釉,釉色明亮,主要有绿、白、黑、红、黄以及棕褐色等,局部施以彩绘,这也是舒窑的主要特征。

舒窑,是指宋代吉州舒窑,据明代曹昭《格古要记》记载:“宋时有五窑,书(舒)公烧者最佳。有白色,有紫色。花瓶大者直数金,小者有花,又有碎器,最佳。”[6]又据清代施闰章《矩斋杂记》记述:“宋时江西窑器,出庐陵之永和市。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7]香港学者何秉聪认为:“早期的石湾,无窑不仿,而仿舒窑风味更比吉州舒窑为隽永。”[8]由此可见此类仿舒陶塑的艺术魅力。

4.1、仿舒釉和合二仙坐像(图7),清代,高15厘米,广州美术学院藏。

作品所塑和合二仙为两个绾鬓束发的童子楼靠在一起,造型童真可爱。童子面部施白釉,以黑釉描绘眉眼,红釉点唇,显得眉清目秀。左侧寒山手持圆盒,跪坐于地,身着白釉长衫,蓝釉发饰流苏垂肩,头部侧向拾得,神情专注;拾得坐于寒山身侧,左腿屈起,上衣施绿釉,身稍前倾,侧脸望着同伴,右手持一支禾穗,逗弄对方腿上的蓝釉三足金蟾。两人裤子及圆盒皆用褐彩描绘纹饰。整件作品造型比例协调,釉色明亮和谐,或为新婚夫妇新房摆设,寓意“和睦和美”。此件文物被收入张维持著《广东石湾陶器》一书彩页部分。

4.2、仿舒釉和合二仙坐像(图8),清代,高15厘米,香港二义草堂藏。这件和合二仙坐像寒山居左侧,双手捧一圆盒,拾得居右侧,半跏坐,一手持禾穗,禾穗下面卧有一只黄釉点红彩三足金蟾。二人皆作仙童打扮,发型糅合圈秃和双髻两种儿童发式,头发乌亮,唇红面白,对襟长衫分别施绿釉和蓝釉,衣襟袖口描绘缠枝花卉纹饰,裤子施白釉,两人身稍前倾,头部靠近,彼此眼神专注望向对方,亲密无间,完美诠释了“和合”的精神内涵。这件作品主体釉色为白、绿、蓝三色,此外还有黑、黄、红等釉色,外加彩绘纹饰工艺,原名叫做“三彩和合二仙坐像”,作者认为改作“仿舒釉和合二仙坐像”更为贴切。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出版的《朴拙传神——二义草堂藏石湾陶塑》一书收录有此件文物。

4.3、仿舒釉和合二仙坐像(图9),清末,高24厘米,佛山市博物馆藏。这件和合二仙为双髻童子造型,二人垂足高坐,身姿挺直,面带微笑,表情含蓄文雅,姿容秀美。寒山居右侧,身穿绿釉长衫,双手捧一彩盒,拾得居左侧,手持禾穗,衣服施白釉,两人亲密相偎,和谐无间。两人衣襟、袖口、裙角及鞋子等处以彩釉描绘,颜色鲜艳,花团锦簌,二仙通体施釉,釉面有细小开片,更显古意盎然。这件作品造型生动,比例准确,线条流畅,衣袂飘然,显示出作者较高的陶塑造诣。

5 仿钧釉和合二仙

明代起石湾窑以仿钧釉在全国众多窑口中异军突起,声名远播,坊间有“钧窑以紫胜,广窑以蓝胜”之誉。明代及清早期仿钧釉作品多为器皿,清中期以后开始用于人物及动物造型,这是石湾窑对仿均的创新,釉色多浑厚凝重,呈垂流状,使造像更显古朴典雅,相得益彰。

5.1、仿钧釉和合二仙像(图10),近代,高17厘米,香港二义草堂藏。这件作品塑造的和合二仙为童子样貌,梳双丫髻,余发皆剃,衣物通体施仿均釉,窑变效果千变万化,缤纷绚丽,极具飘逸流动之感,雅致不失浑厚。肌肤以素胎表示,脸部圆润有肉感,眉开眼笑,酒窝深陷,肤色黝黑,显示出儿童的天真质朴,惹人喜爱。寒山呈坐姿,双手持一白釉圆盒,抬头望向拾得,拾得居左侧站立,略弯腰垂首俯视对方,一手持禾穗,指向圆盒,两人眼神交错,亲密互动,无论在造型、神情刻划及烧制效果方面均反映了陶匠极高的陶塑造诣。

5.2、仿钧釉和合二仙像(图11),作者梁福,民国1920年代作,高24厘米,私人收藏。此件和合二仙陶塑,并非明清以来民间常见的仙童形象,而是宋元时期的禅宗画及后来文人画中常见的“蓬头”成年禅僧之貌,只是所持象征物从画卷中的“寒山读经、拾得持帚”变成了岭南民间常见的禾穗和圆盒,以此来象征“和合”。和合二仙两人坦胸披发,宽衣广袖,衣服施钧蓝釉,窑变效果色彩斑斓,仿佛“青云衣兮白霓裳”,衣袂飘然。寒山席地而坐,笑望拾得,手捧酱釉圆盒,盒盖微开,一只蝙蝠跃跃欲出,寓意“有福”之意。拾得站立一侧,手持禾穗,俯身笑语,两人形象肆意不羁,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此件作品被收入醉石轩后人所著《醉石轩陶艺》一书。

梁福(1880-1942),号东海,人据其室名“醉石草堂”称他梁醉石,石湾人,清代光绪至民国期间的陶瓷名家。梁福擅塑人像及文具,还有器皿,尤其以红釉著名,仿制古代名窑以及黄炳、陈渭岩的作品也不少。人物雕塑精品虽多为小件制作,然衣纹流畅,手法传神,设店“醉石轩”。

4 小结

和合二仙从最初的佛教高僧“万回”转变为“寒山”和“拾得”,形象逐渐世俗化,流传演变成目前民间常见的一对仙童形象,并被赋予越来越多的信仰功能,成为我国民间最喜闻乐见的吉祥神之一。

传统和合二仙形象中两人分别手持一支莲荷和一个圆盒,以莲荷寓“和”,以圆盒寓“合”,意味着和谐合好,幸福圆满,以此祝福新婚夫妇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以及家人和睦等。同时莲荷又有连生贵子的吉祥寓意,和合二仙因此也就成为了婚庆嫁娶中广受欢迎的喜神和爱神。

石湾窑和合二仙陶塑不同于北方常见的“寒山捧盒、拾得持荷”这一常见造型,多被塑造成“寒山捧盒、拾得持禾”这一形象,“和”的象征物从“荷”换成了“禾”,這与石湾所处岭南这一亚热带地理位置有关,岭南属于稻作文化区,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收成的丰寡与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从广州又称“穗城”这一称呼可见一斑。旧时石湾连同附近的佛山镇地狭人稠,丰年尤赖外地稻米供给,历史上多次闹饥荒,饿殍遍地,人民对稻谷丰收的愿望尤为强烈,所以塑造和合二仙形象多以“禾”代替“荷”就不难理解了,这也反映了岭南地区人民祈求五谷丰登和永无饥荒之意。

石湾窑和合二仙的形象中也常出现三足金蟾,一般在禾穗下方或咬住禾穗。三条腿的蟾蜍称为三足金蟾,被古人认为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财致富,在民间通常出现在刘海的形象中,正所谓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三足金蟾与和合二仙的结合,也赋予了和合二仙财神的功能,寓意和气生财、合作致富。三足金蟾和禾穗的组合,具有象征驱除害虫,预示丰收的意思,寓意自然和谐、风调雨顺。

另外,蟾蜍属蛙类,在民俗文化观念中是多子的象征,我国早期的美术中常以蛙和蟾蜍的形象来隐喻生育和繁殖。在半坡、马家窑遗址等文化遗存的彩陶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铜鼓上都有都有蛙纹和蟾蜍纹,他们作为图腾崇拜的主要样式之一,也是作为多子和生殖崇拜的吉祥符号。在这里也寓意夫妻和合、多子多财。

蝙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遍福”,在和合二仙图像题材中也较常出现,在石湾陶塑中通常表现为盒口微开,一只蝙蝠振翅欲飞,象征着和合幸福。如意是我国传统的吉祥之物,表示符合心意,在石湾陶塑和合二仙中一人手持如意,代表了和合如意的意思。

石湾窑和合二仙的造型体现了岭南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情,塑像中的不同象征物也蕴含了本地人民不同的信仰诉求。和合神从象征家人和合团圆演化到具有象征多种吉祥寓意的民间神祇,表达了人们渴望和谐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

参考文献

[1]李景康:《石湾陶业考》,转引自《佛山陶瓷工业志》,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第197页。

[2]朱彝尊:《明诗宗》谣谚,转引自《石湾窑文化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5页。

另注:此处的“瓦”是指“瓦器”,也就是陶器。

[3]钟汝荣、史鑫编著《石湾善陶--佛山“石湾公仔”》,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4]赞宁:《宋高僧传》,中华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454页。

[5]转引自姚福均《铸鼎余闻》卷四,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6]傅振伦:《<陶说>译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84页。

[7]傅振伦:《<陶说>译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8]何秉聪:《石湾仿舒窑与水白釉》,载《广角镜》第58期(1977年第7期),第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