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运用

2016-09-24安雪芳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语文

安雪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49-01

情感是指人在认识客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或感受,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等等。而情感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情感教育以它所特有的魅力,成为开发学生创造力、拓宽学生精神空间、完美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渗透其中,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坚持 “文道统 ”的原则,既做 “经师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 “人师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认真贯彻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1、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能力发展的心理基础

在语文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就不得不去探究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只有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历程,才能引起共鸣。所以语文教学中的任何阅读和分析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才能走进作品中去,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正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就不可能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2、积极的情感交流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活动时的环境气氛。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所以要努力将学生吸引到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并使其体会到独立发现的喜悦和愉快。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就能使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近,更好地进行交流,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与老师一起把课堂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3、情感教育能陶冶情操,增强爱国情怀

卢梭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们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由于必要,而且也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情感是影响青少年立场、情操以至世界观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陶冶他们的情操,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思想观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4、教学的积极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学中运用积极情感背景原则,有助于克服教学中忽视情感教育的因素,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内在动机活跃起来。教师在教学中满怀激情地教学,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地学习,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更深刻、更形象。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1、激发情感策略

情感教育首先必须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情感,一方面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潜在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另一方面是指唤起学生与课文情感基调相似的感情,以便深入感受课文丰富细致的情感。语文教师一般都比较注重在教学中激发情感,使用策略也比较多。

(1)语言激发情感

课文丰富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也需要通过语言入手。刘勰在 《文心雕龙 ·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说,作者 “情动而辞发 是 “因内而符外 ”的:而读者 “披文以入情”,是由外而内。因此,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显现课文丰富的情感,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 “沿波讨源 ”,使文章中隐微的情感显露出来。

(2)直观激发情感

中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课文中又有许多文笔清新、意境优美的文章,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直观教学手段,如图画、音乐、多媒体等,创设出与课文相应的情境,既为学生提供多种感觉的感知材料、丰富多彩的表象,又可以用炽热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触发潜伏在其意识深处的情感,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感悟情感策略

刚刚激活的情感往往是简单的、肤浅的、不稳定的,这需要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情感加以丰富和深化。因为只有亲自感受过的东西,才能被长时间地保留。只有经过感悟才不断地丰富和深化,才能领会情感的真谛。因此,在开启了学生的情感闸门后,适时引发他们的情感感悟是将外化因素内化的关键步骤。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情感的策略也较为多样,一般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为主,教师适时加以引导。

(1)朗读品味情感

朗读具有唤起形象和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而配音朗读,更是在和谐音乐中让学生边听边读边想,有声语言再现文章中的形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朗读中思索、咀嚼文本的各种滋味,体会作者的心境,进而融入到课文的情感世界中,激起内心感情的共鸣。

(2)体验充实情感

这是指引导学生以相应的生活经历去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从读物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作品都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事、物与景、情与理等在作者头脑中或直接、或间接反映的产物。作者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写有何得失、结果优劣如何等等,都需要与其反映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读者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人生感受,去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对作品中那些符合自己的心境、与自己的经历和文化水平的相通相似之处进行细心感悟,并进一步发挥,才能对作品作出独创性的阐释,从而使自己的精神产生美的升华。因此,情感教育应注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具体的感悟,说一说行动的打算,才能够将情感具体化、明确化的。这不仅为付诸行动做了一个口头上的准备和方向性的指引,同时也是将教材蕴含的情感组织到自己内在情感系统中的一个过程。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