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疗效

2016-09-24卢慧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面神经生长因子分级

田 伟 王 伟 卢慧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广州 510317



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疗效

田伟王伟卢慧勤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广州510317

目的观察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01—2014-12接诊的74例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补充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与House-Brackmann(H-B)分级,结合H-B分级标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unnybrook评分和H-B分级均显著改变,各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适于临床推广。

维生素疗法;鼠神经生长因子;面神经功能损伤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失。面神经功能损伤是脑梗死常见后遗症,临床表现为患侧失去表情,眼睑闭合困难,嘴角偏向健侧。其发病机制初步认为与微循环与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纤维缺血缺氧有关,故修复受损神经是恢复面神经功能、改善症状的关键[1]。本文观察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01—2014-12接诊的74例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患者,入选病例均有脑梗死病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面部神经麻痹,经电兴奋与肌电图检查后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4.2)岁;H-B分级:Ⅲ级7例,IV级13例,V级17例。观察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46~66岁,平均(56.0±5.4)岁;H-B分级:Ⅲ级9例,IV级12例,V级16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2]Ⅰ级:面部运动功能正常,无联带运动。Ⅱ级:面部运动功能轻度不对称,偶见轻度联带运动。Ⅲ级:面部明显不对称及明显继发性缺陷,额部有运动。Ⅳ级:面部明显不对称,额部运动缺失,面部无力伴有毁容性联贷运动。Ⅴ级:面部仅能轻微运动,额部运动缺失。Ⅳ级:面部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肌张力消失。

1.3方法对照组采用维生素补充疗法治疗,取5 mL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2 mL,维生素B120.5 mg,维生素B150 mg,取患侧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中点,常规消毒后垂直进针3 cm,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物,1次/d[3]。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商品名:恩经复),9 000 Au/次,用2 mL注射用水溶解后肌内注射,1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观察指标统计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与H-B面神经功能分级,Sunnybrook面神经功能评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越好。

1.5疗效评估标准结合H-B分级标准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显效:眼睑闭合不全、嘴角不对称等症状完全消失,H-B分级I级。有效:静止时面部五官对称,运动时轻微功能障碍,H-B分级Ⅱ级。好转:静止时面部五官基本对称,运动时不对称,偶见面肌痉挛、抽动,H-B分级Ⅲ级。无效:较治疗前,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H-B分级>Ⅲ级。

2 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均有显著改变,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Sunnybrook评分与H-B分级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对比 [n(%)]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病,临床表现以对应神经功能缺失为主。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脑梗死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致死、致残率得到有效控制。然而,以面神经损伤代表的后遗症严重影响到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大量临床实验证实,颅脑外伤、肿瘤、脑血管病及各类神经炎性疾病均为面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病因,脑干内生理结构复杂,各脑神经核与传导纤维排列紧密,一旦脑干发生病变势必会累以脑神经与传导束为首的周围组织,进而损害神经功能[4]。

面神经损伤将直接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包括面肌瘫痪、眼睑闭合困难、表情缺失等,部分患者可见味觉丧失或减弱的现象,经X线或电生理检查均可确诊。考虑到面神经损伤后恢复可能性大,故早期不提倡手术治疗,多以加强神经营养支持,改善神经代谢与血管供血为主。维生素补充疗法是过去临床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主要手段,维生素B1以辅助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能有效预防周围神经末梢发炎与退化;维生素B12又称钴胺素,是目前最晚发现的一种B族维生素,是唯一含金元素的维生素,能有效防止大脑神经受损,改善神经障碍与脊髓变性[5]。维生素补充疗法在神经障碍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已获得证实,但见效缓慢,治疗周期长,会直接增加医疗成本。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兼具神经元营养以及促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再生、功能表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治疗神经功能障碍的理想选择。李坤等[6]通过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最终取得良好效果,患者视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保护神经、加强神经营养支持、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功效,在修复受损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优势显著。动物试验证实,其在改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预防髓鞘肿胀、减少变性颈神经纤维数量方面效果理想,且无明显毒副作用。韩毅等[7]通过电脑中频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发现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且患者H-B分级明显改善。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出现注射部位轻微疼痛,但不影响继续治疗。

钟华等[8]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现较单纯使用甲钴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疗效更为理想,治疗第7天与第14天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有助于强化疗效,加快神经功能恢复。在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经治疗,2组Sunnybrook评分和H-B分级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效果理想,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修复,改善神经功能障碍,该研究结论与现有相关报道内容基本吻合。

综上所述,常规维生素补充疗法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后面神经功能损伤效果显著,具备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1]时蒙蒙,闫福岭.以周围性面瘫为惟一表现的脑梗死1例报告[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6):465.

[2]陈庆真,施明祥,刘盛飞,等.鼠神经生长因子不同给药方式修复周围神经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1(33):5 356-5 360.

[3]郝冬荣,厉红,庞保东,等.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面神经炎不同时期的疗效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2):63-64.

[4]周毓萍,石丽丽,程麦莉,等.祛风颗粒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3,15(10):81-83.

[5]沈巍.鼠神经生长因子、丹红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 749-2 750.

[6]李坤.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17(6):130-132.

[7]韩毅,胡海芳,艾玲玲,等.电脑中频治疗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8):40-42;46.

[8]钟华,陈莉.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观察[J].中国药师,2013,16(9):1 388-1 390.

(收稿2015-08-04)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编号WSTW20140110440105196910015452

R743.33

A

1673-5110(2016)17-0077-02

猜你喜欢

面神经生长因子分级
分级诊疗路难行?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