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2016-09-22于淼于兰

考试周刊 2016年65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于淼++于兰

摘 要: 职业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社会功能。本文主要探讨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改革。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计划,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这就意味着“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职业教育只有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位老师、一班学生,这就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一切教与学的活动都围绕互联网展开,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学习的补充和拓展。“互联网+教育”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教育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教育新的发展形态。

职业教育一直是在线教育领域中颇受追捧的教育类型,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互联网+”给职业教育带来无限的希望、机遇和挑战。

一、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改革。

教育改革,理念先行。新的教育观念对教学改革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真正确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点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是开放、多样、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的浪潮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复杂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拓展,教育的目标、资源、评价都是开放式的,利用一切现实的、虚拟的教育资源和活动,建立弹性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

2.多样化理念。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多变和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都推动了职业教育多元化的改革趋势。职业教育需要灵活多样的弹性教学形式和评价方式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互联网+”成为职业教育多样化改革的助推器。

3.以人为本理念。互联网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活动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提供实现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和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实现从传统的共性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的转变。

二、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

教育与互联网的本质都是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这样的高度相关性,使互联网+教育的结合顺理成章。互联网带来的大量在线教育,为职业性、技术性、社会性、全民性、终身性的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

1.按就业岗位真实需求设计教学内容。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典型的“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引入国际先进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管理办法,由企业技术人员和任课教师共同开发完成。要按就业岗位具体需求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形成针对具体职业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学习结束,学生考核合格后能达到从事相应岗位工作的水平,从而获得相应的职业从业资格或资格等级证书。

2.建设“互联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丰富、实用、共享的教育资源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开发优质课程资源需要优质的教学团队,甚至需要专业的摄像师、教学设计师、网络专家等,普通院校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很难满足这些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指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共建共享体系。国家级资源主要面向专业布点多、学生数量大、行业企业需求迫切的专业领域。由教育部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标准与准则,开发与之对应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省级资源根据本地发展需要和职业教育基础,与国家级资源错位规划建设,校级资源根据院校自身条件建设,突出校本特色。省级政府和各职业院校按照职能分工量化落实方案,共建共享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开放性、可扩展性的全国职业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

数字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的主要方式有:(1)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2)校企合作,邀请教育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等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包。(3)针对危险性高或实训实习安排困难的专业领域,开发替代性虚拟仿真教学实训系统。(4)以竞赛等多形式、多渠道选拔一批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包,并应保持对课程资源库的动态更新。

三、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我们不难看出,前三代教育都是侧重“老师教”的模式,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尊重个性,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要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由“老师教”转向“学生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不是教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做适合学生的教育。知识创造爆炸性增长、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的“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教育正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学会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学会学习。要探索建立适合中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互联网在线+面对面教学”混合模式。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助学者,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美国教育部通过对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进行元分析,发现: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单纯的远程在线学习,混合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混合学习的模式主要有“先网络后面授”、“先面授后网络”、“面授网络穿插交替进行”。“先网络后面授”模式是指学生借助学习任务包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再集中面授时仅有少量时间用于讲授信息,重点进行问题辅导和知识的拓展教学。“先面授后网络”模式是教师首先集中面授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借助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进行技能实践。网络在线实践时需要老师在线解决疑问,需要将各位老师的时间资源化,在不大量加重教师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师在线辅导答疑的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效果。“面授网络穿插交替进行”是指面授和网络在线学习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随机进行,这一模式对教学硬件条件要求较高。

四、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互联网教育在西方快速兴起的MOOC(慕课)给国内的“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MOOC(慕课: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就是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种知识与传播的新模式。学生通过MOOC(慕课)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顶级专家的优质课程,自主决定进度、难度,实现个性化的学习需要。MOOC(慕课)主要采用FlippedClassroom(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学生在课前通过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料自主完成新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信息,而是进行问题辅导,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获得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MOOC(慕课)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最大的教育革新”。但是我们发现,即便是美国名校的MOOC(慕课)课程,完成率仅有5%~20%,这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监督。MOOC(慕课)要在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发展壮大,离不开中国的土壤和中国教育人士的精心培育。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技能性决定在线教育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院校只有取在线教育之长补课堂教育之短,才能使职业教育体系发展日趋完善。被喻为“后MOOC”时期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MOOC(慕课)自身功能模块的局限性,增加小班管理和学习教学功能,实现对学生成绩和学习行为多方位记录和分析,为在线教育和传统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研究范例。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明显区别,要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兴趣。要建立专门的全国职业教育MOOC(慕课)平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任课教师在平台上开设相关课程可以直接采用或参考专家已建成的优质课程资源包,保证课程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为任课教师大大降低备课工作量。

五、以“互联网+”为驱动,推动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5]。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有反馈、诊断、调节、激励等。

1.重构“互联网+”教学数据分析新指标。建设“互联网+”在线课程后台大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借助互联网课程平台能够实现实时记录学生自主选课、参与讨论、问答、完成作业、考试等环节的大量数据,并对大量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如在线学习时间长度、参与讨论的次数、问答的次数、完成作业情况与考试成绩等。“互联网+”使得数据的收集不再是难题,但是在数据分析上我们做得还太少。英特尔携手中央电化教育馆共同启动的“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项目,旨在应用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在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融合的混合学习方式下,构建统一的教学行为数据仓库,开发测试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的分析指标体系,实现教育大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对目前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未来学习趋势进行预测,有效地改善教与学的体验。

老师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对学生学习情况作出诊断,以便及时调节课堂教学计划,更有针对性地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互联网+”时代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的评价方式较传统教育教学评价更科学、准确、公平、公正。同时,“互联网+”带来的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在分析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2.建设定位准确、层级分明的“互联网+”职业资格认证系统。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得职业从业资格、职业资格等级认证是学生求职的一块敲门砖。将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职业从业资格、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融入日常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通过对学生一系列相关职业课程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价,评判是否达到相关职业特定等级的要求,合格和优秀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关资质证书。

“互联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新时代对职业技术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何更好地将互联网+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取得最佳的效果是每一个职业教育者孜孜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合栋.“后MOOC”时期基于泛雅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05(11).

[2]互联网+教育推动中国教育迈向4.0时代[N].中国日报,2015-01-01.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4]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

[5]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互联网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