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人电脑企业“决战”手机时代

2016-09-21

南风窗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个人电脑戴尔惠普

张寒客

PC在IT世界里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在各种IT产品等级序列里面,PC仍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但的重要性已经下降,沦为众多终端当中的一种。

华为终端和小米先后推出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还是挺让人吃惊的,毕竟笔记本以及台式机好像已经没有什么新花样可玩了。

它们可能是要分散产品组合,也可能是要建立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也有可能纯属玩票。

不管目的为何,手机制造商进军个人电脑行业的举动本身,足以激发观察者的兴趣。

观察近几年PC(个人电脑)行业的变化历程(或者说是没有变化的历程),探究其中还有没有什么新的机会可以挖掘,并思考PC及其制造企业在今后的信息技术世界里面的归宿,这不啻为预测IT产业未来巨变的一个捷径。

盘子越来越小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对传统PC的冲击,清晰地呈现于各自互联网流量(PC端流量和手机端流量)的变动。

StatCounter的统计发现,PC平台互联网流量份额从2012年8月的85.57%一路下滑,到2016年8月份仅剩50.96%,刚刚过半。手机端流量份额则从4年前的11.43%一路上升到今年8月份的43.92%;再加上平板电脑5%的份额,与PC份额仅剩两个百分点的距离。

从趋势来看,实在难以想象PC份额不会被移动终端超过,PC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硬件王者”地位还会长时间稳固。

销量上面,PC受到的挤压也很明显,不同口径的统计数据都显示PC市场容量越来越小。据Gartner早前的初步统计结果,第二季度全球PC发货量总计6430万部,较上年同期减少5.2%,已经是连续七个季度呈同比减少之势。据另一机构IDC的数据,第二季度全球PC发货量总计6240万部,同比下降4.5%。

销量的减少体现在企业财报上。

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季度里面,第一大PC制造企业联想集团收入101亿美元,同比下降6%。个人电脑业务收入70亿美元,同比减少7%;销量则同比下降2%,正在被惠普奋起直追,险些没有保住PC业界领跑者的位置。

相比之下,世界第二大PC制造企业惠普公司的表现就要好一些。截至2016年7月31日的3个月,惠普净收入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个人电脑业务净收入7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持平,终于止住了连续五个季度下跌的趋势。个人电脑销量同比增长4%,其中笔记本电脑销量增长12%。

平淡的市场仍有一些波澜。比如美国市场PC销量表现强劲,反映出美元汇率走强、市场相对稳定的因素,也反映出一小股换机浪潮的影响。Gartner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美国PC发货总量1520万部,较2015年第二季度增长1.4%,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下滑。联想最近一个财季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也取得了同比上升15%的成绩。

但总体上的趋势,仍然是PC市场的萎缩。面对此情此景,PC制造企业必须求变。过去几年,它们也做过多方面的努力。

业务多元化

为了不被夕阳产业套牢,世界几大PC厂商主要做了两个方向的多元化努力,一个进入移动产业,以联想为代表,一个是进入软件产业,以惠普和第三大PC厂商戴尔为代表。然而这些努力都不是特别成功。

联想二季度财报显示全球智能手机销量1120万部,同比下降31%,远远低于行业平均表现。据IDC数据,同一时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433亿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联想算是国产智能手机的开拓者,然而经过这么多年,它仍然没有梳理出清晰的产品线,也没有做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联想的智能手机产品线很多,有过LePhone,有过K系列、S系列、P系列、A系列,又有过Vibe系列,如今又有ZUK、乐檬等等,让人傻傻分不清。

机型多倒也不是坏事,三星就是靠机海战术长期把持智能手机市场发货量第一的地位。但联想的问题在于,产品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高中低端队列,重叠之处太多,让普通消费者眼花缭乱,不知道哪个系列更贴合自己的需求。

更重要的问题是,联想多次砍掉旧的系列、推出新的系列,迄今没有能够打造出令人耳熟能详的产品品牌。相比之下,三星有S系列和Note系列,华为有荣耀系列、P系列和Mate系列,小米有小米、红米等,它们各有各的定位,消费者很容易就能看出之间的区别,并结合自己需要做出相应选择。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联想也没有很好地将它与现有产品线进行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利用摩托罗拉的品牌实力、技术优势和海外渠道壮大原有手机业务,反倒是把摩托罗拉越做越弱,使它成了旗下的各种杂牌子之一。

渠道方面,联想曾高度依赖运营商,没有抓住互联网转型机会。等它成立新公司发动互联网营销攻势的时候,才发现小米的实践早已证明线下渠道亦不可或缺。所以联想财报说,中国区要扩大零售和网上销售渠道的覆盖。

由于产品线的混乱,联想似乎也没有抓住国内智能手机消费者升级换代的机遇。IDC分析说,2013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在150美元以下的时候联想受益最大,2014年和2015年平均售价200美元以下的时候小米接棒,现在华为、OPPO和vivo都在猛攻250美元以下的市场。所以,联想在2016年第一季度被后来居上的OPPO和vivo挤出了全球市占率前五的位置,也跌出了前十名的范围。

联想准备借助于ZUK瞄准占据主流的中端价位,借助摩托罗拉品牌主打高端和创新。摩托罗拉品牌目前为止的最大创新,是允许第三方开发的外部模块与moto手机连接,扩展其运算、通讯、屏幕、存储、音乐、电源等功能。

这样一个充满极客色彩的思路,能不能成为主流,尚未可知。如果联想是希望复制台式组装机时代的红火,这个算盘就打错了,因为组装台式机的成本可以明显低于品牌机,组装智能手机的规模效应远远不如一体化手机,成本很难降下来。

软件方面,PC制造商没有逃出“软”、“硬”不可兼得的魔咒。

IT公司好像很难同时做好硬件和软件。微软花7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越做越差,最后卖给富士康,收回3.5亿美元。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两年后以29.1亿美元的价格卖给联想。

IBM在其软件业务壮大的过程中主动跳出了硬件业务。它在2014年将服务器业务卖给联想,自己则越来越多地专注于云服务。

从这几个案例可以总结出一点:老态龙钟的硬件业务和处于前沿地位的软件、服务业务很难整合。惠普和戴尔都在验证这个结论。

戴尔曾通过几十笔收购来强化其企业软件业务,并成立了戴尔软件集团。其中最大一笔收购,是2012年以23.6亿美元买下数据库软件公司Quest Software。戴尔希望将自己的重心从硬件领域向软件和服务领域拓展,成为一家全品类的IT公司。“戴尔现在是一家世界级的软件公司了。”迈克尔·戴尔2012年对媒体说。

本来是想在软件领域大干一番的。2013年迈克尔·戴尔把戴尔公司从公开市场拿下来私有化,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能够避开华尔街的压力,腾出手脚实现公司业务模式的转型。

但传言说,Quest Software和整个戴尔软件集团的利润不能让母公司满意,规模更小的竞争对手也在追赶。所以戴尔选择将软件集团卖给私募公司,腾出资源用于收购新的目标。

戴尔以600多亿美元的价格买下数据储存公司EMC及其子公司,造就了科技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其中,EMC控股80%的数据中心软件公司VMware约占收购额的一半,但戴尔方面多次表示将保持VMware独立运营。

这次收购使戴尔的业务重心回归硬件领域。戴尔将在收购完成之后改名戴尔科技公司,届时它将成为云计算硬件领域的领头羊。据IDC数据,2015年戴尔和EMC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共计达到18.2%。

云计算市场的硬件利润率很低,戴尔可以利用两家公司合并后的规模效应压低成本,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通过间接收购VMware,它可以将VMware软件同更多的戴尔硬件结合,从而扩大销量和收入。合并后的戴尔将寄望于企业购买戴尔的设备来搭建“私有云”,即采用自有服务器、不依赖于公用基础设施的云计算系统。但对企业而言,亚马逊和谷歌的公有云服务恐怕更有吸引力。

业界的疑虑在于,两大硬件公司的这次合并会不会像15年前惠普收购康柏电脑那样,结果不是强强联合,而是像当年Sun Microsystems的老大所说的那样,等于“两辆垃圾车相撞”?

惠普也是在走一条相似的道路。惠普曾在2011年以110亿美元买下软件巨头Autonomy,结果在收购完成之后才发现这家公司的账本上存在一些可疑交易,不久就宣布将这笔交易减计88亿美元,并将首席执行官李艾科赶走。

梅格·惠特曼接替李艾科的职位,曾想通过向移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业务转型,来让惠普跟上时代,但都没有成功。比如,它曾试图打造一个类似于亚马逊AWS服务的云计算服务,但在尝试五年之后放弃,和戴尔一样着力于“私有云”市场。

后来,惠特曼干脆将软件和企业业务剥离出去,成立新公司“HP Enterprise”并自任CEO,留下老惠普坚守传统的PC及打印机业务。

深耕存量市场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PC虽然在下滑,但仍然是一个拥有巨大体量的市场。根据IDC的预测,今年全球PC发货量将达到2.556亿台。由于PC单价较高,这是一个人民币万亿元规模的市场。

另外,世界上在用的5年以上旧PC超过6亿台,终究要升级换代。只是PC领域创新不足,让消费者找不到升级的理由,10年的机器都能安装Windows 10,功能不受限制,不像智能手机两年之后可能就无法使用某些应用的最新版本了。

随着免费升级到Windows 10的活动结束,一部分用户可能会选择直接买台新电脑,而不是在旧电脑上安装Windows 10。企业和政府升级到Windows 10,也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给PC厂商带来机会。

厂商也在瞄准PC领域内一些利润率更高的细分市场,比如游戏型PC和高端笔记本等。惠普最新一个季度PC业绩好于同行,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它抓住了这些增长点。

这些迹象表明,PC没有死,只是饱和了,成熟了。

所以PC世界最重要的芯片制造企业英特尔公司也在告别。今年4月份,它宣布通过重组,“加快从一家PC公司向一家驱动云端的公司的进化”,亦即发力于云计算芯片市场。

如今全世界云计算服务那些机器几乎全都采用英特尔提供的芯片。业务重心的转移,使得英特尔不再是一家PC公司,也不是智能手机公司,而是一家云计算公司。

这让PC制造企业显得有些孤单。

PC在IT世界里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在各种IT产品等级序列里面,PC仍然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但的重要性已经下降,沦为众多终端当中的一种。

回到华为和小米。它们在手机之外,还做了电视、路由器,涉足手环、智能手表、插座、空气净化器、无人机等众多品类的产品。推出PC,或许是为了把之前的产品更好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

这样来理解,传统PC制造商的处境更显清晰。为了避免在“手机时代”被边缘化,它们有所作为,但这还远远不够。

猜你喜欢

个人电脑戴尔惠普
戴尔·卡耐基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莫夫里太太家的怪物
值得安利 ZUKZ2 Pro
惠普增加裁员5%
惠普推出全新系列激光打印机
《戴尔战略》(Direct from Dell)
个人电脑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