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渝北区安监局:“三大强化”完善监管体系

2016-09-21王卉婷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4期
关键词:渝北区镇街督查

文、图/王卉婷

重庆市渝北区安监局:“三大强化”完善监管体系

文、图/王卉婷

重庆市渝北区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坚守安全“红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2015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1%和10.9%,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消防火灾、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9个行业实现了“零死亡”。

完善责任体系,实现监管责任全覆盖

明查暗访,推动工作促改进。渝北区安监局牵头与近20个部门联合组建10个安全生产督查组,每季度开展1次综合性常态化督查,每次督查均临时抽检1家辖区企业,注重核查日常工作的逻辑性和上报数据的真实性,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实现隐患排查整治和综合监管督查“2个闭环”,以此评判部门、镇街日常工作的到位程度。目前正在开展2016年第1季度常态督查,试行镇街互查机制。每周暗访抽查2个重点行业领域,借助专家力量开展检查会诊,将检查结果书面反馈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并计入考核内容。2015年共开展暗访检查51次,查出问题371个,均进行了书面移送并督导整改落实。

动态评估,传导压力促落实。出台《渝北区安全生产监管动态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渝北委办〔2015〕23号),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防控、隐患排查整治、日常执法监管、“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落实、季度常态化综合督查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评估等6个方面的42个指标,每季度对57个责任单位进行汇总、评价和排名,并公开通报至全区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包括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等干部人事管理部门;动态评估结果占全年考核分值的70%,达到了监管压力前移、注重过程管控的目的;将生产安全事故细分为18类、73种情形,明确不同情形下的监管责任主体,彻底解决了“事前责任不清、事后推责诿过”的问题。

科学考核,落实奖惩重应用。按照全区“立标、对标、达标”工作要求,不断强化目标导向,每年年初确定重点任务和指标控制下降10%的目标,推动各责任单位工作有方向、过程严管控。加大部门、镇街年度党政实绩考核中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分值,普遍设定为5分,部分部门、镇街自我加压,设定分值达12分甚至16分,体现了各责任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实行风险激励措施,年初各单位缴纳1万元、主要负责人缴纳2000元保证金,年终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为优秀则兑现双倍奖励,考核不合格则不予退还。强化失职追究,2015年有4位处级领导因属地监管失察被问责降职。

2015年安全生产月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宣传

金华煤矿井筒关闭验收

强化监管措施,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加大重点行业监管执法力度,有效遏制非法违法行为。各监管责任单位认真制定全年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或工作方案,按照执法“三部曲”要求,加大监管检查力度,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及各项专项整治。从主体责任追究、行政处罚对象、企业责任分解、监管责任追究、责任追究方式、事故追究等级6个方面,落实事故调查处理“六拓展”要求。深入开展“三项行动”,严格执法处罚敢于斗硬。自天津港“8.12”事故以来,全区紧密结合实际,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打非治违”和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区委、区政府先后6次专题研究部署,区级领导带头落实,其中区委书记带队检查24次,区长43次。

推行风险等级管控,确保执法措施有的放矢。印发《渝北区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评估管理办法》(渝北委办〔2015〕34号),从事故防控、安全标准化建设、隐患自查、隐患整改落实等方面,对重点行业领域的企业进行评价评分,将得分低于85分的企业纳入“三色”负面清单,违法违规企业纳入台帐登记,每季度更新一次,实行动态分类管理。按照“灰色企业季检查月督促,褐色企业月检查周督促,黑色企业周检查日督促”的要求,对138家纳入“三色”管理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稳步推进14个煤矿全部关闭,现关闭煤矿均已通过市级验收,速度、质量、效果名列全市煤矿关闭工作前茅,在全市率先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目标。建立“10+8+5”激励引导机制,安排333万元,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的工贸企业进行奖励。大力推进交通行业“安保工程”建设,改造公路700公里,其中安装护栏智能碰撞监控系统33.8公里,设置1104个警报点,提高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施工行业在全市率先试点“平安卡”管理制度,并实现与远程视频监控的联动联用。投入3150万元,增补新建城区820个市政消防栓。

强化隐患闭环管理,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建立“三清三进”机制,实行隐患信息化管理。在区委书记办公室张贴“安全隐患整改进展图”和“安全稳定‘三清三进’进度板”,实时掌握全区动态,及时有力调度指挥,带动全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纳入管理的隐患3381条,同比上升34.6%,整改率达99.3%,其中重大隐患246条,整改率98.0%;较大隐患134条,整改率98.5%;一般隐患3001条,整改率99.4%。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到位。交通领域投入8000余万元,启动6个渡改桥项目,彻底消除渡船运输安全隐患。强化地企联动,财政补助500万元,企业投入4600万元,并开通绿色通道,推行“压茬式”审批,整改完成总数占全市21%、重大隐患占全市70%的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实现“三年任务一年完成”的目标。将30条重大隐患纳入区级领导牵头督办项目,投入政府资金近3000万元,已整改完成29条。投入4373.7万元,消除300栋老旧单体楼消防安全隐患。

举一反三,形成隐患整治长效机制。将国务院和市政府督查发现问题的企业纳入重点监管对象,派专人负责督促整改,并对同类企业同类问题开展专项检查。近年,国务院和市政府安委会先后对渝北区开展督查8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问题41条,现均已整改完毕。区级主流媒体公开曝光3家黑名单企业,1家企业参评“二十强企业”被“一票否决”。

重庆市2015年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会参会人员在鸽牌电缆厂现场观摩

全区应急演练

(责任编辑:蔡晓梅)

猜你喜欢

渝北区镇街督查
深化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
未雨绸缪快响应 多措并举固防控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全方位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渝北区中医院参加第二届心肺复苏急救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
环境保护部表扬强化督查第一轮次优秀团队
开展履职尽责督查 彰显“贴心”民政效应
聚焦养老 跟踪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