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谋发展 齐抓并进惠民生
——重庆市南岸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2016-09-21胡天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4期
关键词:南岸区全区民生

本刊记者/胡天安 图/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提供

以人为本谋发展 齐抓并进惠民生
——重庆市南岸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胡天安 图/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提供

深入社区开展社保政策宣传

编者按:近年来,南岸区着眼于把群众需求之事办成群众满意之事,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引导舆论”民生工作总要求和“五个坚持”基本原则,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抓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人居环境等基础民生保障和办好市、区民生实事,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民生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谱写了一曲产业结构与人居环境共同优化、经济指标与幸福指数比翼齐飞的和谐发展主旋律。

组织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参加高校双选会

创建充分就业区,激发创业兴业活力

南岸区以充分就业区创建为抓手,围绕创建指标,完善就业服务、改善就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援助,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培训就业率等核心指标圆满达标,街镇、社区(村)创建率分别达100%、95.2%,在全市率先建成充分就业区。

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路。对建档困难户进行就业帮扶,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跟踪服务,帮扶率达100%;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以政府购买岗位形式拓宽就业渠道,托底安置就业3000余人;同时开通“就业服务热线”、开展“一人三岗”就业推荐,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援助,辖区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并建立街镇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等服务,全力创建创业型城市。

建立完善了工作方案、工作指标体系和工作绩效考评体系。落实了创业孵化基地孵化补贴、失业人员一次性创业补助、创业明星资助、小微企业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等补贴补助政策,创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创业示范街入驻实体近2000户,带动就业10000余人。

抓政策落实,保社保待遇落实。南岸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按照扩展登记五种渠道、落实入户四项告知、完善采集三类信息、确保人财两大保障、实现街镇统一录入的工作思路,不断破解试点难题,圆满完成试点并在全区推广,登记入库率达98%,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险的全民覆盖。

“月嫂”实作培训

铸就“民心工程”,实现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南岸区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近年来,全区共投入5亿元财政资金,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17亿元,大力实施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综合医院新增医疗服务面积5万m2,引进大型综合医院充实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在重庆市率先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高标准配备标准化服务设备设施。目前,“城市步行15分钟”、“农村步行30分钟”的医疗卫生服务圈已基本形成。

南岸区以管理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载体,全区群众享有医疗卫生服务更方便、条件更优越。以慢病康复为重点,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区投入专项资金保障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率先为城镇低保和农村孕产妇按照2000元/人次的标准实施免费住院分娩,孕妇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干预补助标准全市位居前列;在全市创新实施了“慢病康复计划”,对在南岸区参保的上一年度年满60周年且鉴定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四种之一的慢病患者,实施每人每年500元医药费补助;以互联互通为支撑,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区域信息共享平台为基础,以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电中心系统的形式,建成南岸区卫生三级网络,为区域卫生数据共享提供网络支撑,为主干打造“区域卫生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市、区级两级数据互联互通,建成覆盖全区86个医疗机构的心电网络工作体系,切实推进卫生信息建设,提升了医疗服务信息惠民程度,实现了全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刚刚建成的南岸区卫生信息运维中心

建“书香南岸”,办人民满意教育

近年来,南岸区将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以“书香南岸 ,幸福教育”为发展目标,敢想、敢做、敢为,在教育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多点突破,优质均衡教育建设成效显著,率先在全市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真正办好了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五年累计投入70.9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3.8亿元;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南岸区先后荣获国务院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称号,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务院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督导评估,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

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新建小区教育配套建设。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投入9.28亿元,先后建成中小学17所,全区学校标准化率达85%;高效落实教育民生工程,建立完善资助体系,关爱特殊人,全区累计投入5.97亿元,先后资助各类特殊群体子女185万人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成效显著,新进本科以上学历教师1360人,建成“三年五地多段”人才培养新模式,培育国家级、市级名师共113人。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建成“书香南岸,幸福教育”发展愿景目标体系。与教育部合作共建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实验区,以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引领各级各类学校深化内涵发展;创新办学模式。先后建成8个教育集团、9个新型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科技、体艺等教育水平全市领先,中考、高考成绩位列全市前茅。全区主要劳动力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2.8年,较“十一五”末增加3.7倍,促进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全覆盖。

三十九中全景

学府路小学校本课程——书丹青、挥翰墨

电子书包“云课堂”

打造幸福新城,创“全国文明城区”、“全国卫生区”

抓危建改造,促宜居环境改善。南岸区按照“责任制、线路图、时间表”进行任务倒排,明确时间节点、资金房源需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属地镇街全力以赴做好群众工作,合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截至2016年5月,南岸区已落实改造资金近63.8亿元,累计完成改造38.62万平方米4455户,惠及群众1.5万余人。近年来,南岸区还加强了迎龙镇、广阳镇、峡口镇、长生桥镇、南山街道农村危旧房工作,全区共建成农民新村20个,实施巴渝新居建设5961户,改造农村危房4922户,近万名困难群众告别了破屋陋室,农村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实现“全国文明城区”和“全国卫生区”的创建。南岸区以“街面整洁、立面清爽、地下通畅、空气清新”为总体目标,着力解决背街小巷和老旧居住区影响市容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投入经费近2个亿,计划完成110个整治项目,涉及房屋570栋,目前已完成74个整治项目,涉及房屋223栋,待整治全面完成后,将惠及居民5万余户。去年以来,南岸区以江南新城、南坪中心区为重点,开展主次干次、窗口地区、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全区占道经营整治工作,整改市容秩序问题29000余处,累计处罚各类违章行为1100余件,各类罚款56万余元,“坐商归店、农贸归市、散摊归区、夜市归点”的市容秩序进一步规范。

棚户区改造——慈云老街效果图

农村危旧房改造——南山街道双龙村农民新村

农贸市场管理“标准统一、秩序井然、卫生整洁”的目标,重点开展了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去年底至今年初,完成了24个重要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人行道铺装3000平方米,修补沥青路面3117平方米,安装栏杆266米,整治农贸市场周边绿地植被7000余平方米,二贸、正扬农贸市场的整治取得了突出成效,极大改善了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差的现象,给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出行环境。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的创建,进一步推动了民生建设迈上了更高台阶。

抓机制健全,促民生实事落实。民生实事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民生诉求的反映。为了推进每年市区民生实事落实,近年来,南岸区通过实施了民生实事群众意见建议征求制度、建立民生实事群众参与制度、建立民生实事群众问效制度等一系列民生实事工作机制,促进了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万家忧乐在心头,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南岸区情系民生的足迹清晰可辨;畅想未来,南岸的民生旋律将精彩纷呈。今天的南岸,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和民生的良性互动中倾力绘就更加绚丽的民生画卷,奋笔疾书更加精彩的民生华章。

市容整治——南湖路与金山路人行天桥

市容整治——明佳苑休闲广场整治后

市容整治——正扬农贸市场整治后

(责任编辑:罗红霞)

猜你喜欢

南岸区全区民生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重庆南岸区引入第三方评估幼儿教育质量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2017年读者评刊表展示墙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南宁市:把握环境保护新常态 担当全区执法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