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卫·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之外国读者影响力及翻译问题
——基于英国、美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数据分析

2016-09-21房芸菲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霍克书评原著

房芸菲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大卫·霍克斯《红楼梦》英译本之外国读者影响力及翻译问题
——基于英国、美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数据分析

房芸菲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中国经典文化要走出去,与翻译工作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中国经典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的问题。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英译本,在经历一百多年后仍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和美国亚马逊读者评论,试图探究《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分析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以及其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红楼梦》霍版英译本;亚马逊书评;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大量“入超”,文化赤字较大。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中华典籍文化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和典籍外译工程,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外译典籍是中国文化复兴和“文化走出去”的一面旗帜。[1]

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汉学家大卫·霍克斯用10年时间完成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的英译本,成为第一位完成《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的译者,自发行问世至今近140年。《红楼梦》在国外的影响力如何呢?本文试图通过统计分析英国及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读者书评情况,探究《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分析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以及其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二、研究对象及过程

书评,是一本书好坏与否的最直接的评价。亚马逊网站的书评设计管理很突出,这不仅仅是它所给出的书评是最多的,几乎全品种的,而且在于它的书评汇集了大多数著名书评媒介的评论,在读者中以公正、有参考价值而出名。[2]

因此,本次研究的数据分别来源于美国亚马逊和英国亚马逊网站,以1998~2016年间的读者书评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分类对比,从书评数量、好评率等方面探究霍克斯版《红楼梦》英译本在外国读者中的影响力,其翻译及对外传播问题。

(一)英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情况

亚马逊网站按照星级数量来表明读者对某部作品的喜爱程度。5星(满星)表示非常喜欢,4星表示喜欢,3星表示不错,2星表示不喜欢,1星表示厌恶。

根据英国亚马逊网站上对于《红楼梦》的15条书评情况来看,平均星数为4.3。其中5星数为7,占总量的44.7%;4星数为6,占40%;3星数为2,占13.3%;2星和1星数均为0,占0%。

(二)美国亚马逊读者书评情况

根据英国亚马逊网站上对于《红楼梦》的38条书评情况来看,平均星数为4.4。其中5星数为24,占总量的63%;4星数为8,占21%;3星数为4,占10%;2星和1星数均为1,共占6%。

三、数据分析

(一)英/美版亚马逊各年评论数量对比

美版亚马逊的《红楼梦》评论共38条,英版亚马逊评论15条。单从评论数量总数来看,似乎《红楼梦》在美国要比在英国要更受欢迎一些。但是从人口基数上看,截止到2014年美国人口约3.19亿,英国0.65亿,其《红楼梦》评论在此人口基数中占比则分别为0.000012%和0.000023%。从这个数据来看,则在英国对于《红楼梦》感兴趣的外国读者远比在美国的要多。

(二)英美读者对《红楼梦》译本反馈的差异比较(根据读者书评原文)

第一,英国:原著是杰作,译本很不错,但有瑕疵(译本缺乏流畅性,失去原著的韵味)。美国:原著是杰作,译本很不错,但有瑕疵(现代英语俚语的运用以及一些诗词的翻译可再考究;原著中的讽刺等有所丢失,人名的翻译有些轻率,题目的重塑也很令人困惑;用词有些过时,没有脚注,丢失掉原文的语境和情绪;抓住了主旨,没有冗杂。但诗词译得欠考量,微妙的美没有表达出来)。

第二,英国:人物太多,但正是故事的趣味之处;情节推进很慢,但现实很有吸引力,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中文名难记。美国:人物太多(节奏易懂,对一些细节和繁多的人物弄得不知所措;人物很难把握)。

第三,英国:与外国名著相较:中国版的《唐顿庄园》,反映贵族生活;不像是典型的小说那样有开头、中间和结尾。美国:与外国名著相较:与《布登勃洛克家族》可比,都是讲家族的衰败。

第四,英国:对原著本身:第一、二卷的开头缓慢;关系复杂,很难把握;有些章节枯燥,描写过度。美国:对原著本身:比较霍克斯翻译的前三卷与后两卷的不同,后两卷原著本身有点失望,角色失去原有的魅力。第四卷的翻译更吸引人;虽然有些无聊,但是能从中看到那个时代的浮华。

第五,英国:翻译得好,翻译很赞,把主要人物名用中文音译,而不太重要的丫鬟名用简单的英语名翻译是挺不错的做法。美国:翻译得好,最易懂,最好理解,最流畅的译本。先学好汉语再看。

第六,英国:文化差异:文化对西方读者来说很困惑。美国:文化差异:西方读者须知:原著用的是文言白话文,与现在的中文不一样。曹雪芹出身贵世家,从小就研习语言、韵律、修辞等,这些对东方学家都很难研究,何况西方学者。曹雪芹家族的没落遭遇是现代人无法感同身受的。双关语、对仗、暗喻等,英语无法翻译出其精妙。

(三)读者书评内容对比

肯定态度:

第一,对人物性格塑造与情节设置赞赏。

第二,能够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生活及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

第三,霍克斯翻译得不错。

问题反馈:

第一,人物关系复杂,难以从文化层面理解。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美国1 2 2 3 2 2 0 1 0 0 1 0 2 5 1 4 7 2 3英国0 1 0 0 1 1 1 0 0 0 0 2 0 0 0 4 3 1 1

第二,情节进展缓慢。

第三,中文名字复杂,不便记忆。

第四,对书里提及的中国文化不够了解,对西方来说,《红楼梦》这部作品很高雅,而且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产物,其节奏、内容、思想意识、文化差异等与当代西方世界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也直接影响了其受众面的扩大。例如,林黛玉、贾宝玉的恋爱谈得那么辛苦,许多西方读者感到不可理解。

第五,美版评论中多个评论提到译者霍克斯的译文措辞欠妥。

(四)原因分析

1.文化层面

第一,从读者书评看出,英国读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中文名字的记忆与人物关系的梳理上,译者霍克斯采用汉语拼音,把汉语名字直接音译为英文。因此对汉语不了解的外国读者而言,有一定难度。首先,汉语拼音本身不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则,一些音在英语中不存在,这就给读者造成了困难。其次,《红楼梦》中许多名字发音类似,如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相似的拼音读音会使英国读者搞混人物名字。最后,《红楼梦》中人物名字多有暗示和隐喻的作用,如贾政指迂腐、假正经等。例如,译文中的人名翻译,主角的名字用中文拼音音译,而丫鬟小厮则采用英文,一些读者认为译得好,便于认清人物,但也有读者认为英文人物命名草率,不少名字中暗含的深意没有注解,造成不少原文精彩表达的缺失。因此,人物名字通过音译的翻译处理方法,使很多外国读者根本理解不到深层含义,也会令这部书失色。

第二,书中多处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佛教、儒教、道教及其专有名词。如果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就很难明白作者写作意图,从以上反馈也可以看出英国读者从情节与人物塑造上获得了最多的阅读愉悦感,而学到最多的是中国清末时期社会状况与中国传统文化。

2.价值观层面

第一,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读者崇尚平等自由、民主博爱,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则注重忠孝仁义。因此,西方读者会对书中一些人物的行为感到困惑。

第二,西方的写作风格与中国文学风格迥然不同,因此读者在阅读习惯上有差异。《红楼梦》倾向于大量铺垫、背景介绍,采用隐喻等手法,西方读者开始阅读时会摸不清主题思想。

四、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对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带来的启示

虽然《红楼梦》一书在西方所受褒贬不一,但绝大多数读者对这本由曹雪芹完成、高鹗续写的巨著都持肯定、褒奖的态度。分析研究初的猜测是文化差异会导致读者理解困难,但从数据上看,很多读者可以较好地理解《红楼梦》,给好评的读者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文学素养,并且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才能理解《红楼梦》这本书。他们认为这部小说是清代封建贵族统治缩影的体现,也是一部具有革命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从未涉猎过中华文化的读者中,有不少能看到本书价值,从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积极探寻书中隐含的历史意义。评论中也有不少读者提到曹雪芹对女性角色刻画细致,作品除表达对当时女性的同情,也含有早期女权主义思想等。

除对原著本身的评价,霍克斯的译文也引起读者的广泛争议,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五星评论之一也引起一些共鸣:“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原汁原味地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莎士比亚的任何译本都能找出不合适以及缺失之处。霍克斯的翻译流畅、完整,展现了小说主旨,因而称得上是好译文。”的确,在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信息并不会像传真机一样丝毫无损,总会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当然,我们并不主张文学翻译中的极端功能主义和极端的操控。比如为了迎合读者,任意篡改原文的内容,使原文和译文不存在任何语言结构上的相同和相似或关联之处。然而,也不能使译者始终带着原文的“手铐脚镣跳舞”,我们不提倡译者自作主张,为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价值取向而改写,但是一种基于可读性的、有限度的、局部的、不改动原作的风格和思想内涵的改写是应当被允许的。[3]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典文化正日渐受到西方读者的关注。除翻译本身对原著的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文化输出的不断增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同时也要认识到中国经典在真正走出去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差异带来的语言差异性;二是优秀译者的匮乏;三是汉学家数量及对中国文化研究的深度不够;四是对输出国的接受环境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因此,讨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不仅要考虑文字本身的翻译,而且还要考虑能否被译入语读者接受。中国经典文化真正走出去,需要外国读者接受译本。因此,从译入语读者接受情况的角度考虑,霍克斯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1]刘泽权,刘艳红.典籍外译“走出去”的思考与对策——以《红楼梦》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27-131.

[2]陈诗沁,尤建忠.浅议亚马逊的书评机制与书评建设[J].国外出版瞭望,2012(1):1-12.

[3]崔艳秋.开启大众读者的心门:对中国文学在美国走出困境的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总第103期,2016(2):25-32.

[4][OL]https://www.amazon.co.uk/.

[5][OL]https://www.amazon.com/.

I046

A

1674-8883(2016)15-0089-02

房芸菲(1992—),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霍克书评原著
滑板的乐趣
书评
书评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红”英译问题辨析
拔牙
《重读〈石头记〉》书评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