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明均的大健康梦

2016-09-20郑智维

民生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宜宾市宜宾医养

郑智维

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谢明均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在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的今天,他有将眼光瞄向的康养产业。

他是“文革”后首届大学生,普外专业的医学博士;他是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宜宾一院”)院长,也是宜宾市卫生学校校长、教授;在众多头衔之外,穿上一身白大褂,他是名医生。他是谢明均。

作为一家市级三甲医院的掌舵人,谢明均带领宜宾一院走在了宜宾全市乃至川南前列。不仅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复审;去年在进一步改善医院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中,医院被评为“2015年度创新服务示范医院”。

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谢明均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在老龄化社会日益临近的今天,他又将眼光瞄向的康养产业。“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是宜宾一院重大的产业转型,改革创新之举。”他说。

从自己的从医之路,到医院的管理,再到布局的康养产业,面对一众访者,谢明均妙语连珠,娓娓道来。

医者本色

1975年,刚刚高中毕业的谢明均去了农村当知青。在农村,他见过太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尽管后来离开了农村,但他的心里却始终记挂着那些被病痛和贫困折磨的人们。

两年后,谢明均有幸成为“文革”后首届大学生。1977年,他通过高考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并开始了医学专业的学习,最终实现了当医生的理想。岁月如梭,如今谢明均从医已经35年。在这期间,从一名普通医生,他成长为一家三甲医院的掌舵者。

过去的几年间,各项荣誉重磅加身,这让谢明均既有欣慰又有压力。

从“宜宾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宜宾市科技创新奖”“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到“四川省第十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医院协会医院管理优秀奖”“宜宾市第四届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国家卫计委“云南鲁甸6.5级地震卫生应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再到“四川省先进工作者”。

和这些荣誉相比,谢明均更在意的是攻克疾病,赢得患者的信任。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医生就该把患者放首位。”

35年来,经谢明均救治康复的患者不计其数,有些还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2012年10月11日下午6点多,在北京出差的谢明均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西郊派出所送来一名体重仅1.69公斤的早产腹裂弃婴,肠道重度感染,联系不到亲属,怎么办?”“早产、腹裂、被遗弃……”

了解情况后,虽然当晚已没有回宜宾的航班,谢明均还是取道成都然后再赶回宜宾。在7小时奔波后,没有片刻休息,谢明均于次日凌晨5点走进了手术室。由他亲自主刀,普外科、麻醉科、新生儿科通力配合。两个多小时的手术后,腹裂婴儿的生命最终保住了。

在媒体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了婴儿的父母。年轻的父母多次下跪感谢,并请谢明均给孩子取名。思索再三,谢明均为婴儿取名王一健,“‘一代表与市一院的缘分,‘健则寓意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掌舵三甲

和国内其他公立医院院长一样,谢明均也会面临行业发展的相似考题。例如,怎样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如何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如何完成由大院向强院的转变?如何跳出宜宾,谋求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2009年9月,谢明均刚刚走马上任宜宾一院院长,便带领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宜宾及周边老百姓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国内一流的医疗健康服务。”谈及改革的初衷,谢明均说。

锐意改革的同时,谢明均着力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在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医院建设等方面,宜宾一院不遗余力。

2011年,医院开始实施人才培养双百人计划;2012年年初,组建“百人专家团”,在全国各地聘请108名27个专业的国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进行义诊、查房、手术、诊治疑难重症疾病等;2012年12月,与北京301医院的远程医学中心开通,患者足不出宜宾就可享受国家级专家的服务。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医院一床难求,小医院门可罗雀。地处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如何将有限的优质资源辐射到基层,这曾是困扰着谢明均的一个问题。

2012年6月,屏山县与宜宾一院签订人财物全面托管合作办医协议,全面托管屏山县人民医院。除了采取托管医院的方式外,宜宾一院还采取医疗合作、资源合作等3种模式,宜宾一院组建起医联体。

如今,联盟成员已扩展至宜宾市下属的2区8县共176家医疗单位。

随着现代医学迈入了转化医学和精准医疗的新时代,在“互联网+”的大健康时代,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对医疗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宜宾一院积极搭建与国内外一流医院沟通交流平台,参照国际高标准实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学习和掌握国内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管理理念。

就在8月8日,宜宾一院特邀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综合医院及医学中心——美国梅奥医院的两名专家托德比勒和穆罕纳德·赫扎拉举办医院管理研讨会。

类似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宜宾一院曾经举办过很多次。“今后一院还将与众多国际顶尖医院开展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快医院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谢明均说。

医养共融

在谢明均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一份名为《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的计划书放在一沓文件的最上面,上面用笔认真圈点了很多地方。

关于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在一份相关的材料中记者看到,该项目定位为“国际现代,设施一流;医养共融,环境一流;科学布局,功能一流”,目标是打造成辐射川滇黔的生态医养中心。

据介绍,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的规划、建设将由宜宾一院牵头,将于今年年底开始筹建。“建设功能完善的医养项目是大势所趋,也是一项服务大众的民生工程。”谢明均说,仅60岁以上的老人宜宾市目前就有87万,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未来这一数字势必还会增加,而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医疗与养老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理念已然发生改变:从过去的重治疗,开始转向以防治为主的健康管理;此外,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医养结合成为一种趋势。

早在去年,宜宾一院就成立了宜宾市第一家健康管理中心,向市民推出“健康管理”的新服务。健康管理中心通过对市民的健康进行跟踪观察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减少患大病、少生病的目的。

一家医院的发展方向和其掌舵者所具有的远见有着密切的关系。健康管理中心的设立或许仅仅只是个开始,一次“试水”。实际上,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才是谢明均谋划的一盘大棋。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宜宾·长江国际医养中心项目已通过审批,占地1720亩,由国际医疗中心、中高端的社会化运作与公益养老相融合的养老中心、现代化康复中心以及高端的山水园林式湿地公园等四大板块组成,投入资金85亿元左右。

“建成后,医养中心既可为宜宾市老百姓提供高效、便捷、完整和廉价的医疗、养老、康复和保健服务,又可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吸纳川滇黔地区巨大的市外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解决目前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谈及项目定位,谢明均介绍说。

猜你喜欢

宜宾市宜宾医养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医养当兴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外四首)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