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王永的笔墨世界

2016-09-19罗一平广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8期
关键词:用笔纸本水墨

◆罗一平(广州)

走进王永的笔墨世界

◆罗一平(广州)

画家王永

王永,1960年生于河南开封。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在高校任美术系主任、副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州画院艺术顾问、研究生导师。作品曾获五年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并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全国各大综合展、单项展、双年展、学术邀请展等,分别在北京、河南、广东等地及泰国举办联展和个展。

“笔墨”是中国绘画的核心内容,画家的情思、意向、境趣、个性在创作中无不通过“笔墨”来呈现。就像每一位画家最终恪守的那样,王永也有自己的笔墨世界,他对笔墨有着痴迷的探索,这种探索表现为他在创作中是注入自我特有的思想和情感,即——通过笔墨的探索,进而追求中国绘画精神之所在。

尽管在王永自己看来,他的笔墨世界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但这并不是因为笔墨精神的匮乏,而是因为笔墨内蕴的更大潜力。一方面,由于他的谦虚谨慎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眼比手高,决定了他的笔墨世界里面,始终洋溢着前瞻的、发展的、高昂的激情与动力。

笔墨的碰撞与兼容

“笔墨”两字,笔为先,用笔是关键。用笔,从技法上讲是指挥运过程中的勾、皴、点等。笔法是画家创作的基础,黄宾虹毕生实践研究传统笔法,认为:“用笔之法,从书法而来。”又说“画法失传,古人用笔,存于篆隶”,故“作画全在用笔上下功夫”。他还指出“作画不求用笔,止谋局部烘染,终不成家”。古来大家十分讲究用笔,通过笔法,追求或浑厚老辣、或流畅秀逸等艺术境界。笔墨语言的有效表达,对于一般画家而言,能达到有所领悟就很不简单,对如“高山坠石”之类更深层次的用笔效果,于专业画家而言,也是需要刻苦磨练、孜孜以求才有可能达到的境界,所谓“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王永于笔墨方面有着长期的修炼,对笔性有深层次的领悟,皴法以密集见长,但密中能发虚灵飘荡之感,故我们在观看他的作品时,能于那些繁而不乱、满而不臃、密而不塞的笔墨结构中感受到南国溪山林木的苍郁、繁茂和湿润。王永用笔讲究以书法笔意入画法,故其作品所绘物象,既见物理、物情,也见笔法、笔趣,还有书写意趣。在今天这个重形式、重刻画、少笔墨的时代,他的笔墨探索难能可贵。

墨色的变化同样是中国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毛笔蘸墨运行于宣纸之上,由于墨色的浓淡不同、水的多少不同、力的轻重不同,在宣纸上能呈现出不同的笔墨韵味。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品画录》中把墨加以归纳,认为“运墨而五色具”。王永善用墨,山水画创作多以墨代色,力求墨色的单纯、明快、浑厚、概括。王永还善于用泼墨,泼得开,收得住,放中有收,收中显放,墨的韵味从宣纸和墨色、水晕的交融之间流出来,是那般的丰富和那般的迷幻。他的墨法,造就了其作品独特的“墨趣”与墨韵。他的笔墨不是为笔墨而笔墨的虚写,而是紧扣住描绘对象,用自我的笔墨语言写出所绘对象的形神关系。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明显的特征就是借用北方画家那种沉厚的积墨画风,用诗意的语境,把南方空气湿润、树木茂盛、云气飞扬、流水潺潺的山水的空蒙意象表现得不仅清润还显浑厚。通过云烟,浓淡交融、真幻交叠、深浅相辅、虚实相成,显示水墨的张力。这种水墨语言的表达,不仅具有浓厚的现代感,更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率真与感受。

笔墨的传承与创新

在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笔墨当随时代”是个重要的命题,它不仅指笔墨形式的更新和风格的替换,而且也指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现代思想价值观念的确立与体现。

笔与墨的运用是一个结合体,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古人说:“笔尽笔法,墨求墨气。”“气韵俱盛,笔墨积微。”北宋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这句话被千百年以来历代画家所证明。王永善于“心造”,其画有“尺幅有泰山河岳之势”“片纸而有秋水天长之思”的意境,既体现着一种“师造化”与“得心源”的统一,也呈现出一种具有个性化风格特征的笔墨技法。笔是中国画的筋骨,墨是中国画的血肉,其缺一不可。王永将笔墨相结合,在创作中,将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融入观察对象之中,与其融合,靠近一种写实性,直接表现自然的形与意境,表现自然的精神。他的山水画创作以自然为师,从古老的“凝神遐想、妙语自然”到南朝宗炳的“澄怀味象”,再到唐代画家张彦远的“物我两忘,离形去智”、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直至明代王履的“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等美学命题,他都视为是山水画创作的方法论。在他的心目中,自然是“以其形迹示于人,行传道释疑解惑之能,不言而声高,不文而彰著,与师无异,且有师所不为,师所不能为者”。 正是这种“以自然为师”的艺术态度,让他恪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准则,其自然观意识在绘画中不着痕迹地反映出来,给人一种置身于朦胧生态之中的感觉。

笔墨是历代中国画家超越自我和展示自己品格、意识、学养的综合体。王永意静心宁,处世淡泊,不与人争。正是这种品格,让他的画超然物外,清新自然。在继承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王永不断对笔墨的现代元素进行挖掘、学习、研究、继承、创新。他的画,虚实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历来画家都是以虚写虚,或者以虚写实,王永却以实写虚,突显出山有情,云有韵,水有灵,气有神。他学习传统不死守,敢于突破和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境界,因而他的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种纯笔墨的画面,在单纯中显出丰富的东西,别具匠心。“画为心迹,言为心声”,王永的画,借助笔墨这一有效载体,记录历史,感悟人生,不外在,不紧张,有气势,画得轻松自然,淡雅素静。在写实的大情调下,并没有让观者走进真山真水。也许真山真水只是他心中的一个影子,他渴望我们走进他的笔墨世界,走进他的情感世界。让我们在他的画中,可观,可游,可玩,可行,找寻一种远离都市的玩味。

在王永的作品里,在传统的含蓄、柔美的氛围中,始终带有现代生活情调的影子,这种情调的捕捉,既体现在画面大势的取舍上,也体现在具体形象的刻画和细节的处理上,从而使其作品独树一帜,远离当今中国画陈陈相因、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局面。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美术馆馆长)

清风徐徐 纸本水墨 王永

晨曦 纸本水墨 王永

山风摇翠 纸本水墨 王永

高秋图 纸本水墨 王永

古柏新翠 纸本水墨 王永

山乡新绿 纸本水墨 王永

松谷幽泉 纸本水墨 王永

猜你喜欢

用笔纸本水墨
找不同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水墨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兰华生作品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