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6-09-18仇春梅赵旭杰李牧之代振顺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内科山东莱西66600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莱西666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服药心血管依从性

仇春梅赵旭杰李牧之代振顺(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内科,山东 莱西 66600;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莱西 66600)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仇春梅1赵旭杰2李牧之1代振顺1
(1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内科,山东 莱西 266600;2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 健康教育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探讨提高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有效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分组研究的方法,按随机分组原则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对62例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 62例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加强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

原发性高血压(pyimary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常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共存,是重要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可损伤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高血压是高发的流行疾病之一,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提高,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发病年龄呈现逐步年轻化,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据调查我国高血压管理面临严重挑战,约75%患者血压没有达到控制目标,即使在二、三级医院门诊高血压患者中也有半数没有达到国际公认140/90 mm Hg的标准,其主要原因是患者未规范服用降压药物。而服用降压药物是Ⅱ、Ⅲ级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维持血压正常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李建平介绍,研究显示,血压未达标者的心血管风险增加2倍以上。因此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务非常艰巨。而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对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很大。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的高血压患者共62例,其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40±12.2)岁;文化程度:大专3例,高中及中专22例,初中及以下37例;Ⅱ级高血压患者32例,Ⅲ级高血压患者30例;心血管风险分层中危20例、高危22例和很高危20例;从未服用降压药患者8例,只在有自觉症状时服降压药患者36例,不规律服用降压药18例。

1.2方法

1.2.1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登记,双号为试验组,单号为对照组,排除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一般的指导,组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1.2.2评价指标: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治疗是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但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至正常范围[2]。最终看高血压患者能否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使血压降至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1.2.3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心血管风险分层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组间服药依从性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服药依从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

3 讨 论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对象:①高血压2级或以上患者;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已经有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患者;③凡血压持续升高,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未获得有效控制者。从心血管分层角度,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必须使用降压药物强化治疗[1]。所以Ⅱ、Ⅲ级高血压患者是应用降压药物的对象。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血压患者不知道高血压的危害,认为高血压只要没有什么感觉就没事,尤其是40岁以下的患者平常大多不进行健康查体,患者又无明显的自觉症状,甚至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还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服用几次降压药后,无明显自觉症状就再不服用了或者有自觉症状后再服用,不能做到规范化用药,导致血压忽高忽低不能有效控制在正常范围,增加了心血管风险。所以对Ⅱ、Ⅲ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3.1健康教育的内容:①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②高血压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及危害。高血压并发症主要与高血压导致重要靶器官的损害有关,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并发症有:①最常见的是脑血管的并发症,包括各种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高血压脑病等,多数属于高血压急症的范畴。②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继发和(或)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③肾脏的并发症:高血压性肾病和慢性肾功能衰竭。④其他并发症:眼视网膜损害、主动脉夹层、鼻出血等。③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Ⅱ、Ⅲ级高血压患者仅靠生活方式的改变,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已经不能起到有效控制血压的效果,必须依靠降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如不能坚持长期规范用药则血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忽高忽低而造成靶器官的损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引起高血压脑病、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子痫、急性左心衰竭的高血压急症,严重影响脏器功能,甚至危及生命。④高血压患者改变生活及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高血压的进展,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降低心血管风险。主要措施有:①戒烟及限制饮酒;②控制食盐摄入量要求低盐饮食,每日少于2 g;③低脂饮食,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胆固醇含量和脂肪总量,每日脂肪总量不超过50 g,胆固醇摄入量少于300 mg/d;④控制体质量过重,体质量逐步达正常范围,BMI尽可能控制在<24 kg/m2;⑤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身体状况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运动过度及剧烈运动;⑥适当放松减轻心理负担,保持心理平衡;⑦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1用药指导:①血压控制的标准:高血压患者有效的治疗是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但应在患者能耐受的情况下逐步降至正常范围。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使血压降至并维持在正常范围,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 mm 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低。对于合并肾脏病变、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应个体化,一般可将血压降到130/80 mm 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140/90 mm Hg,舒张压<60 mm 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降压[2]。②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定时监测血压变化以判断降压效果,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卡托普利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硝苯地平等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导致心跳加快、面部潮红、下肢水肿、牙龈增生等;哌唑嗪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

3.2健康教育的方式:①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传单、小册子。②定期集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座。③组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及经验交流。④在社区、医院办黑板报宣传高血压的治疗的相关知识。⑤对患者进行个体指导及回访。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57.

[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22.

R544.1

B

1671-8194(2016)22-0297-02

猜你喜欢

服药心血管依从性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