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016-09-18锦州市中医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赵 丹(锦州市中医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赵 丹
(锦州市中医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5.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康复护理;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近些年来,随着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技术不断提高[1],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不断下降,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2]。本文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旨于探讨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57.3± 13.6)岁。患者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脑梗死诊疗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解痉利尿、抗凝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勤翻身,预防褥疮,预防泌尿道与呼吸道感染等。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康复护理与肢体功能康复护理。①心理康复护理:由于急性脑梗死发病突然,患者在发病后行动不便,恢复时间长,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与烦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给予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②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包括刺激康复、肢体锻炼、被动活动、刺激康复与对患侧肢体进行按摩等。采取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急性期患者卧床,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活动双下肢与双上肢,每天4~5次,每次10~20 min,并对腰背部肌肉、四肢肌肉、臀部肌肉进行按摩,以被动为主。当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逐渐增加主动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好转、进步、无效。痊愈:患者生活可自理,患肢肌力提高至5级;好转: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患肢肌力提高至3级;进步:患者生活可部分自理,患肢肌力提高至2级;无效:痊愈: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患肢肌力提高至1级或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进步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4.2%),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由于脑组织局部缺血与缺氧,易导致出现肢体功能障碍[3]。康复医学是新兴的学科,是减轻与消除患者的功能障碍,重建与弥补患者功能缺失,提高与改善画着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4]。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采取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患者发病数日内康复训练以被动康复训练为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相结合,患者依从性较好[5]。患者由于偏瘫,患者肢体受压,导致组织缺氧缺血,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软组织坏死与溃疡形成压疮。进行康复护理时,可预防受压部位如枕部、骶部、足跟部的压疮,利于恢复肢体功能。此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护理,可帮助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5.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增高治疗有效率,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促进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周柳嫦,雷菊蕊,姚妙荷.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0,15(2):141-142.

[2] 臧新荣.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1):245.

[3] 许凤莲,叶兰芬.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163.

[4] 黄亚萍.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5(1):116.

[5] 温大翠,赵高平,杨卯竹,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4-6.

R473.74

B

1671-8194(2016)22-0237-01

猜你喜欢

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肢体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肢体语言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