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9-18常久利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儿科山东菏泽274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2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肺部通气

常久利(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菏泽 274000)

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常久利
(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儿科,山东 菏泽 274000)

目的 探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室新生儿病房收治入院的经临床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比较,以及肺部合并症、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上都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鼻塞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多见于早产儿,是新生儿常见的合并症,在临床中,新生儿一般体质量低于1500 g者,呼吸困难为特点,病死率高,治疗困难,有研究资料表明其发生率高达56%[1]。目前,在临床中,手术治疗是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之一,在传统的治疗中,机械通气为常见临床治疗手段,但却极易诱发感染等不良并发症,而对患儿进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治疗中[2-3],临床效果也较为显效[4]。为此,本研究尝试以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临床治疗,已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于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的新生儿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在观察组,男婴14例,女婴11例,日龄范围1~37 h,平均(7.3± 0.23)h,其中16例为剖宫产儿,孕小于27周1例,28~32周12例,32周以上12例。婴儿体质量1000~1500 g的12例,>1500 g的13例;而在对照组,男婴13例,女婴12例,日龄1~36 h,平均(7.2±0.21)h,剖宫产儿16例,孕小于27周1例,28~32周13例,32周以上11例。婴儿体质量1000~1500 g的11例,>1500 g的14例。所有患儿均符合NRDS诊断标准:①新生儿NRDS大多为早产儿或选择性剖宫产儿,并有明确的发病高位因素,如:缺氧、窒息、感染、选择性剖宫产(指分娩发生前无任何分娩启动迹象的剖宫产)等;②急性起病,在出生后24 h入院,临床上可见气促、青紫、呼吸不规律,查体可听见双肺呼吸音减低和细湿啰音;③胸部X线检查可见两肺浸润影;④顽固性低氧血症:PO2/FiO2≤26.7 kPa(200 mm Hg)[5]。两组患儿在日龄、性别、妊娠方式等一般性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首先,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首先对患儿气道分泌物进行清理,之后将注射器与患儿胃管连接,将左右的肺表面活性物质预热至37 ℃,根据具体情况经气管给药100~140 mg/kg,然后用NCPAP进行辅助呼吸[6-7],整个过程采用无菌操作。

1.2.2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相同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用法。待给患儿以药物后,采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模式辅助呼吸的治疗方式。

1.3观察指标:首先,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情况,作为衡量两种治疗方式的重要指标;其次,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此作为衡量治疗方式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最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以此作为侧面说明两种治疗方式的辅助指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血气分析、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而治疗效果以及不良症状的发生率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后血气分析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氧疗时间平均为65 h,而对照组为95 h,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后血气分析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不同时间后血气分析比较(±s)

注:两组pH、PaO2、PaO2/FiO2、PaCO2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P值均<0.01

对照组治疗前 6 h 24 h 治疗前 6 h 24 h pH 7.11±0.04 7.31±0.03 7.36±0.04 7.11±0.03 7.28±0.03 7.31±0.04 PO2(mm Hg) 45.7±4.6 82.1±5.6 84.1±7.7 44.9±4.7 70.1±5.1 74.1±6.7 PCO2(mm Hg) 64.7±11.3 40.2±9.1 31.2±8.1 64.5±11.1 46.3±8.9 38.9±7.8 PaO2/FiO2 71.8±23.4 190.2±66.7 289.6±97.8 72.4±23.6 156.7±96.2 235.2±96.1指标 观察组

2.2两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氧疗时间平均为65 h,而对照组为95 h,在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具有明显性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s)

组别 例数 氧疗时间(h)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观察组 25 67±15* 13.5±6.1* 1.3±0.8*对照组 25 94±18 19.2±10.5 2.5±1.1 t值 3.267 5.271 3.115 P值 <0.05 <0.05 <0.05

2.3两组患儿肺部合并症情况: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在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出现了1例肺部感染,而无1例肺气漏及肺出血病例,而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6例,1例肺气漏,1例肺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肺部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在遭受过严重创伤、感染以及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患儿所表现出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急性肺损伤发展到后期的典型表现。其临床特征为进行新低氧血症、呼吸急速和窘迫和X线呈弥漫性肺泡浸润。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50%以上[8]。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一般主要由于新生儿肺部结构发育不完全或肺表面缺乏活性物质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极易恶化,诱发患儿最终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9-10]。

以往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在此次研究中,我院以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其临床结果较为显效。见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治疗后,再次对各时间点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吸氧分数比值(PaO2/ FiO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pH值、PaO2、PaO2/FiO2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aCO2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P <0.05),而当在治疗后6 h、24 h分别对pH值、PaO2、PaO2/FiO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此几项指标较治疗前出现明显的上升,总体来看,经过针对性治疗,各指标较治疗前均回归正常;而在不良症状方面,传统的机械通气极易引发患儿出现气漏、感染等不良症状,常会引发不良并发症状,而接受NCPAP治疗方式的观察组患儿出现肺部感染1例,而对照组出现肺部感染6例,观察组无1例肺出血等病例,而对照组却高达6例,由这几组数据对比看,观察组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可以推测,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治疗方式的临床安全性较高,较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可以极大降低患儿出现不良并发症的风险。NCPAP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的一种无创通气,不仅可以在呼气末维持患者肺泡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而且可以有效的促进患儿肺泡的舒张,提升肺顺应性,大大缩短了氧疗时间,使在整个通气过程中的防御机制得到大大加强,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症状的发生[11]。而NCPAP过程可以持续对于患儿正压作用,可以保证药物快速、充分、均匀的分布到肺泡内,有效的发挥出作用,增加呼吸驱动能力,防止胸廓塌陷,从而进一步帮助患儿辅助呼吸[12]。综上所述,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氧疗时间及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可以适当的临床推广。

[1] 柏进,杨娟,高凤,等.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8):4062-4064.

[2] 陈俊华,孙夫强.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2):311.

[3] 欧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7-29.

[4] 田军.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6(9):53-54.

[5] 秦素芳,蔡家平,严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 14-16.

[6] 江金彪,邵爱华,陈弘,等.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7,26(5):764-765.

[7] 丁玉红,邓晓毅,刘松林.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 2911-2912.

[8] 谭儒省,王红霞.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279-280.

[9] 薛素娟.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42-43.

[10] 栾永刚,董玉斌,曹亚芹.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9(29):3726-3727.

[11] 刘翠青,马莉,马海燕.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275-278.

[12] 信军.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120-121.

Clinical Study of T herapy for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and NCPAP

CHANG Jiu-l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Heze Municiple Hospital, Heze 2740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and NCPAP on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Methods Selected randomly 50 cases of newborn infa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ith a confirmed diagnosis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ere analyzed. These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PCP and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 clinical syndrome and blood gas analysis of these infants,the readings of the ventilator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ions were studied. Results Both of the groups are efficacy. But the time of oxygen therapy and hospital stays a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ate of infection of lung i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s The combination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and CPAP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ithin the primary treatment.

Pulmonary surfactant; Neonates;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R563.8

B

1671-8194(2016)22-0015-02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肺部通气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不通气的鼻孔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