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理事 提书家应胸怀“大国学”概念 陈中浙 以道统艺 由艺臻道

2016-09-18作者丨伊蕊

台声 2016年14期
关键词:书法文化

作者丨伊蕊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协、中国美协理事 提书家应胸怀“大国学”概念 陈中浙 以道统艺 由艺臻道

作者丨伊蕊

百度陈中浙,这才发现陈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做哲教,深通禅宗;做学问,著作厚迭;做艺术,精书画琴。那么,陈老师是如何做到这些许多白发人都难以做到的事情,又是如何将这几者之间十分融洽地处理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什么样的独特见解,对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又有哪些感悟,近日,本刊专访了陈中浙教授。

《台声》:陈老师,您既是中央党校教中国哲学的教授,又是书法家,请问书法和中国哲学是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陈中浙:我以前是学书法的,后来又学中国古代哲学。有人问我为何要做这种转变?其实理由很简单,书法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有从根源上理解书法,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中国古代是没有书法这个专业的,也不存在专门的书法家。书法是生活中的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后来书法慢慢被赋予一定的美的意蕴,才逐渐作为一种体道的平台而被文人们所关注,成为文人们必备的一种素养。所以,要理解书法,就必须把书法放到整个传统文化中去。于是,我就暂时放下书法,到北京大学学习中国传统哲学。

学到后来,我又发觉艺术与哲学是相通的。因为两者都要讲“关系”二字。书法实际上就是在处理笔墨的枯润浓淡,线条的长短粗细,点画的间隔远近,以及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照,整幅字的风格统一等等这些关系,如果把这些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过,也没有不足,那么这个字就非常漂亮。同样,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与领导、亲友等的各种关系(儒家就曾把社会关系分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处理得当,不但自己工作、生活顺畅,而且社会也会变得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三家思想其主旨就是帮助我们把这些关系理顺。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整个社会就是一幅很大的书法作品。书法通过感性的具象来表达自然规律,哲学面对社会,也是在探索一种规律性的东西。艺术要解决的与哲学最终要思考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两者的不同点,无非是在表现手法与先后次序上罢了。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在中央党校是打着讲书法的幌子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因此,我现在虽然是一边教书法,一边教古代哲学,两者在我这里却是圆融无碍的。

书法作品

陈中浙(摄影:赵洪杰 )

另外,艺术要达到更高的境界必须有文化内涵作支撑,要有“道”作为统摄,这个艺术才会走得更深更远。同样,抽象的“道”也需要具体的艺术体现出来,才会接地气,达到传播的目的。这叫“以道统艺,以艺臻道”。当然,任何艺术的创作都是为了人服务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中国梦”汇聚正能量。这也是我近年来对苏轼、董其昌这两位中国历史上顶级大师研究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台声》:在领导干部中,有许多是书法爱好者,有的还有较深的造诣。书法修养对做好领导工作有什么益处?

陈中浙:谈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对书法在古代与官员的关系作一个了解。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传统,就是书法在官员的生活中占有很高的地位。比如自唐代开始,政府在选拔官员的时候,就把书法作为必考的科目之一(“身、言、书、判”)。读书人最终能否在政府里做事,字写得好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为何要这么做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写字可以端正人心,有助于提高官员的领导能力与品格修养。

写字全由心之所思所想而来,故而心之动念可以决定行之于毫端的笔墨情境。心地纯正,下笔自然气象万千,合于法度。否则,写出来的字便是千奇百怪,丑态尽显。所以中国古代有“心正则笔正”(柳公权)、“文则数言见其意,书则一字见其心”(张怀瓘)、“古之论书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苏轼)、“故论书如论相,观书如观人”(项穆)等等“字如其人”的说法。反过来,人们通过对写字的训练,也可以端正是非曲直、雅俗优劣的观念。因为练习书法可以使一个人的心始终维系在一个合乎法度的有序的状态之中。这样一来,即便面对外在诱惑,也不会心有外驰、为物所役。而这样一种功能,如果扩大到整个社会,就会对人们的和睦相处产生巨大的影响。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来教育人们,除了书法,修习其他任何一“艺”,都可以使人们的行为处事始终处在一种规矩之中。而把这“六艺”发挥到极至处,运用到无碍处,就可以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显然,这种境界就是一种“道”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书法也是向“道”接近的具体方式之一。

虽然古代社会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大经大法、大原则、大原理方面是一样的。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都很喜欢写字,大概也是因为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优秀传统存在的缘故。这样一个传统,虽然“不成文”,但大家都很愿意去“遵守”与“维护”。

《台声》:有的领导干部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很满意,但行家却不认同,这是为什么?

书法作品

陈中浙:这其实是领导干部如何练好毛笔字的问题。行家的不认同,我想可能与这个问题有关,就是领导干部在书法上的“内容”表现太过,而在“形式”方面却不足。这里的“内容”是指情感流露,“形式”则是指书法约定俗成的法度。我们知道写字本身除了文化的因素之外,还是一个技术活,有很强的专业性。有些领导干部虽然喜欢写字,但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有很多的时间去练习毛笔字,缺乏基本功的训练,在章法、技法和法度上的表现就有所欠缺。这个时候如果仅只是凭喜好来书写心中的感受,而并没有把这番感受约束在一定的“形式”上,写的字就会像我们平常说的是“自由体”,如此难免会受到行家的“诟病”。孔子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指“形式”与“内容”要统一。其实,领导干部练书法比一般人要有优势的多。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领导干部阅历深,社会责任感、担当精神强,而且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对传统文化也有很强的认同感,有的甚至还很有研究。这些都是把字写好的有利条件。所以,我觉得只要经过一定时间专门的正规的训练,方法对路,而且能持之以恒,领导干部把字写好并非一件困难的事。

我想领导干部学书法与一般人是一样的,要想把字写好,首先应该花一定的时间去临摹古人的作品。通过一定时间的临习,一方面可以改正自己平常写字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领悟千百年来已经约定俗成的“美”。对此,我有一个“交朋友”的理论,就是要想把字写好,一定要与毛笔交朋友,与宣纸交朋友,与墨汁交朋友。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多拿毛笔,多在宣纸上写字。刚开始写得不像,甚至乱涂瞎写也没有关系,关键要常常去“关注”它们,与它们谈心、交心,做朋友。时间一到,你想尽情“使唤”毛笔、宣纸、墨汁,它们焉有不听话之理?到了那个时候,你就能很好地把心中的所思所想通过毛笔表达出来。并且,由于长时间的临习都在一定的法度之内,兴之所至、尽情流露时所写的字,在“内容”与“形式”上也是高度和谐统一的。

书法作品

陈中浙在点评学员们的书法

《台声》:书法家应该如何加强国学修养,具体要读些什么书?

陈中浙:一个书法家怎么样提高文化方面的修养,我个人觉得思路要开阔一点,不能只把作几首诗词就当做是国学修养的全部。须知按古代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顺序,诗文词赋类著作在集部里,属于最后的。而排在最前面的经部,则是指哲学思想层面的典籍。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去研读经典,领悟思想。具体要读哪些经典呢?我有一个“一红二史三玄四书五经”的说法。“一红”,就是一部《红楼梦》,“二史”就是《史记》与《资治通鉴》两部史书,“三玄”就是《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是儒家道家的经典,如果要加上佛经的话,可以再读一下《金刚经》《坛经》。这些经典当中既有文学著作,也有哲学,哲学当中包括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典籍,同时也有历史著作。如果只是读思想原典,而不去了解历史,那也容易空对空。因为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所以,我认为一个书法家,一定要把“重读经典,感悟经典,活用经典”作为自己学习国学的座右铭。

除了读经典之外,还要了解当今中国社会最热门的话题,例如经济、外交、政治、国际战略,以及“互联网+”等等,再有就是对相关艺术如琴棋画的了解。所以,我最近几年提出一个概念叫“大国学”。我们只有在“大国学”下去从事书法这门艺术,书法才会显得有内容,有嚼头。正因为如此,书法家才会心济天下,忧患天下。如此才能有资格站出来与古人相比较一番。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我的这些观点有些过时或迂腐,但我一直认为只有对传统文化存有强大的敬畏和感恩心态与如实地研读精神,才能找出维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那个最优秀的规律来。

《台声》: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陈中浙: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虽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但当下尚有不少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因而有的走上复古主义,把字写得与“二王”的一模一样。当然,能写到这个程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如果把这个一模一样当做是书法的最高境界,那就有问题了。其实,把一种形式给弄透之后,就没必要再依样画葫芦了。如果能做到“法无定法”,那就是真正的通达。我以前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当中有一段描述就很有意思。赵敏率众朝廷高手到武当山,张三丰现场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法。张无忌很聪明,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太极剑法学会了。但张三丰问他的那段话实在太精彩了。对话是这样:“还记得吗?” “全都记得”“现在呢?”“已经忘却了一小半”“啊,已经忘了一大半”“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那么现在呢?”“已经全都忘了,忘得干干净净”“好了,你上吧”。张三丰先叫张无忌学剑招,主要是让他将招式融会贯通继而领会太极剑法精髓,而叫他忘记剑招,是让他明白太极剑法重剑意不在剑招,不必拘泥形式。学书法与这段描述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国画作品

另外,也有的书法家陷入到虚无主义之中,强调与突出个性的张扬,而不顾及内容,致使形式与内容完全脱节。书法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审美趣味。汉字也就8000多字,而真正在实际生活中被使用的也就4000来字。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古人对这4000多常用汉字的美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留给我们现在去创新的余地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已经约定俗成了的美给老老实实、原原本本继承下来就可以了。由于每个书写者的自身情感、生活阅历以及读书感悟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原本继承的同时,但所写出来的书法风格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在继承历史上的美的同时,稍微淡淡的一“放纵”,就已经是在创新了。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没有必要脱离继承,而任意或者扩大创新的分量。

所以,我的一个观点就是,在把基本功打扎实之后,就没必要在外在的形式架构上花心思,而只需在做人与学问上下足工夫就可以了。等到把做人与做学问真正做到最高境界之后,写字自然也就通了。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拿做人来说吧。我一直强调做人与写字非常像。一个人如果“做事让人感动,说话使人舒服”,把人做的圆融无碍了,没有丝毫棱角了,大家就会喜欢与你在一起,你周边的朋友也就会越来越多了。这说明你在做人上找到了一种“共性”。同样,如果把字写得也没有了棱角,把个性都消化在里边了,显示出来的是大同境界,但实际上又能保持一定的个性。大隐隐于市。虽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你还是你,我还是我。这才是书法的最高境界。反映在学问上也是如此,例如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之后出现的禅宗文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禅宗的典籍《坛经》里,你会发现佛教与儒家、道家已经完全打成了一片。可是,儒家还是儒家,道家也还是道家,佛教仍旧还是佛教。这样一种融通之后的禅宗文化就引领了中国上千年,还影响到了西方国家。

国画作品

我的书法创作就是按照上面说的来做的。所以,我一直把古人的书法作为心中最高的审美典范,始终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来对待每一幅字,讲究笔笔有出处、字字有来历。有人也许会说,这容易泥古不化,但是不泥古又何来化境呢?近年来,我在教书问学之余,在书法上也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相继在太原、澳门、珠海、南宁、烟台与义乌等地举办了个人书法绘画篆刻展览,也出了几本作品集。办展览、出集子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水平。因为你要拿出这么多的作品来,肯定得非常认真地创作较长一段时间,而最终拿出来给大家看,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优点缺点一齐展现给观众。此后,得到不同的意见,吸收了,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提升。当然,比较欣慰的是,可能与我注重传统有关,总体而言,大家对我的书风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台声》:一个书法家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陈中浙:古人云:人生“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我认为,要想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做出一番无限的事业必需做好三点:

第一,活在时代。每个时代、每种制度都有各自的风貌特点与精神气质。从时间跨度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时代是完全没有瑕疵的,也不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制度。从空间跨度来说,也是如此。很多人在没有去过国外的时候,常常以为外国的月亮比我们的圆,结果出了国才发现,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不应把精力与时间花在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中,也不应总是埋怨自己的时代,羡慕别人的制度。要知道,只有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才是最可靠的,只有它才能给我们提供一切真实与美好。而我们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分子,就应珍惜这个时代,感恩这个时代,充满喜悦地迎接每一天的生活。如此,我们的生活才会真正变得富有和充实。

书法作品

第二,了解时代。我们正身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以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进步为己任。而这一任务并不空洞,它正是通过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实现的。每个人的特点不同,所以在社会中的分工也不同。但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应“得其所宜”,尽其本分: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执医者,救死扶伤;从军者,保家卫国……每个人只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待人接物与自己的职责身份相符,才能使整个社会秩序井然、安定祥和。此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强调以人事为本,以人物教化、礼乐教化为本,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传统。因此,对于我们这些书法工作者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也是对当下时代精神的很好呼应。

第三,引领时代。生活在这样一个真实、美好的时代,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而应对各种问题有自己的主见与看法;我们也不能碌碌无为,而要在自己的领域里积极探索,推陈出新,用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的理论与实践来引领这个领域,影响这个时代。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大学》开篇所提出的“三纲”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首先,要“明明德”,即时刻要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正能量”彰显出来。其次,要“亲民”,就是要改掉我们身上的毛病,养成好的习惯。同时,不仅我们自己要做到“日日新,又日新,苟日新”,还要努力帮助别人不断处在“新”的状态之中。再次,要“止于至善”,就是我们在不断修习之后,要努力使自己的道德品格、文化素养达到一个最高的境界。我想,如果大家都能按照《大学》的“三纲”精神来激励自己,那么我们一定都会做出非常出色的事业来。

书法只是一个小技,如果把精力都花在这个形而下的“技”上,而忽略了背后那个形而上的“道”,那么这份技艺的获得,对人生意义的累积、对生命价值的提高也是作用有限的。所以,在学习书法之余,我一直强调大家要多读点传统典籍,努力在各个方面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把书法技艺引导到一个更有根基、更有意义的方向上去。但是,即便技艺与学识都有了提升,如果缺乏大格局、大胸襟,那么一个人的书法艺术或者其他事业也是很难真正壮大的。所以,我特别提出,当今从事于艺术的工作者一定要用以上3点“时代”精神来磨砺自己、激励自己。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家一定能创作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度、中国品格的书法作品来!

《台声》:收藏字画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陈中浙: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书画收藏热,但是市场也很乱,既有把赝品当“真品”的,也有把废品当“珍品”来收藏的。这个时侯,就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一套甄别与鉴赏的方法。根据历史经验以及近几年市场流通、拍卖的情况,我认为所收藏的字画必须要符合3大要素。

陈中浙在开幕现场弹奏古琴

第一,这幅字画的作者要有历史地位,尤其是政治地位,曾对社会发展起到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是社会名人、文化名人,曾对历史上的某一领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为何要这么说呢?因为几千年来流传至今、被我们认可的书家都是如此(例如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乃至康有为、梁启超、毛泽东等等)。反之,如果收藏的不是这些人的作品,那么将来那些字画在历史上流传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另外一点,历史伟人或社会名人往往站得高看得远,对事物的看法和理解有过人之处,所以其作品所蕴含的“意境”也非常人可以比拟。第二,这幅字画的作者要有很深的传统文化功底。书法是文化的一个表象,所以一个写字的人如果没有传统文化作支撑,那么只能称其为书匠,而不能称其为书法家。第三,这幅字画要具备一定的技法。可以说,一幅作品如果同时具备以上3个条件,那就堪称完美;而第3个条件有所欠缺但具备了前两个要素的作品,在我看来,也是十分珍贵的。

《台声》:请谈谈您对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看法和展望?

陈中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千百年来两岸人民都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下生活。我最近也在思考,在表面上看来,某些人对两岸的关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文化上我们从未分开过。我们的文化,尤其是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字是共用的,无需通过任何的中介翻译,大家一看文字就能懂得对方的意思,一听语言就能知道对方说什么。所以,不管你怎么说,我们都是一个共同体,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两岸书法展览的开幕式,发觉在书法艺术的创作实践上,大陆要比台湾地区做的深入一些,但是从传统思想体现在日常生活上来看,台湾地区要比大陆保留的多一些。所以,我觉得两岸应该多开展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书画艺术方面的交流还要更加频繁一些。只有加强联系,多走动,多吸取对方的一些优点与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才能相互理解,共同发展,把祖宗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延续下去。

当下,虽然由于蔡英文及其新当局未能确认“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由此导致两岸联系沟通机制停摆,但两岸同文同宗同源同祖的历史史实未曾改变,两岸民间交流依旧往来不息。

江明贤,一位台湾著名艺术家,在两岸还在隔绝年代,他不顾台当局对他的反对和压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毅然决然地来到祖国大陆,进行艺术交流和举办个展,用他的艺术作品来诠释两岸艺术是一家,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瑰宝。如今,多年过去了,江明贤也从一位中年人进入了古稀之年,两岸从隔绝进入了和平发展大道,在继续做好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之际,他将两岸交流的着墨点放在了新生代,放在了两岸青年交流上来,愿为两岸青年艺术家搭建交流平台。

“传承与冲击——台湾中青水墨学术展”,正是江明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画龙点睛的又一个神来之笔,7月中下旬,由江明贤总策划的14位台湾中青年水墨艺术家,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展出,而这次展览贵在学术交流,其所有参展人员皆为高学历——博士,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台湾中青年水墨学术的发展轨迹。

让我们一同透过这些画家的笔墨,来感受台湾当今中青年世代的艺术精彩——

猜你喜欢

书法文化
书法篇
书法
文化与人
书法欣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书法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