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知名女作家参访团一行大陆参访纪行畅叙两岸文学情怀 寻找作品创造灵感

2016-09-18作者章涟漪

台声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学馆参访团座谈

作者|记者 章涟漪

台湾知名女作家参访团一行大陆参访纪行畅叙两岸文学情怀 寻找作品创造灵感

作者|记者 章涟漪

4月的北京,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万物生发,一片欣欣向荣之态。乘着这股春风,载着满满诗意,北京又迎来了一群来自台湾的老朋友。

4月1日至8日,应全国台联邀请,由台湾“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前任理事长陈若曦、首位为传统女性发声的小说家廖辉英、台湾全球人文艺术协会理事长林黛嫚等15人组成的台湾知名女作家参访团,在北京开展了为期8天的参访交流,为这春意增添了一份风姿、一丝暖意。

与大陆专家学者座谈交流

4月1日,参访团一行到访全国台联,与大陆有关作家、学者就两岸文学热点话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党组书记苏辉,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秘书长杨流昌等出席座谈欢迎会,活动由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主持。

作为两岸知名学者,汪毅夫对作家团的到来表示非常的欢迎。他说,我和陈若曦等作家非常熟悉,台联也和大家交往密切,我特意翻阅了早期《台声》杂志,里面有很多关于陈若曦等作家及相关作品的报道。

汪毅夫表示,1979年底,国际人权日当天,台湾发生“美丽岛事件”(或称高雄事件),当时台湾很多优秀作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陈若曦女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有些人可能会有疑问,事件发生后,大陆方面作何反应,我这边有一些简报,是关于当年《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在那段时间里,《人民日报》对台湾“美丽岛事件”进行了长期、广泛的报道。如1980年的1月28日,就以《台湾当局利用高雄事件进行大逮捕大迫害》为题进行了报道,接下来的每一次报道也都是以抗议、慰问、申明为主轴。这段历史现在被淡忘了,我想把它再现出来。

参访团一行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

汪毅夫强调,尤其是有件事我必须要提出来,1980年的4月2日,在京台胞举行隆重聚会,抗议国民党当局制造“高雄事件”,迫害台湾同胞。会上,时任台盟中央主席蔡啸发表讲话,对台当局迫害台湾同胞的行为进行了谴责,并对台湾同胞进行慰问、关心。

苏辉出席座谈欢迎会,她代表全国台联对作家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希望以后两岸作家能够多联系,常走动。

台湾作家林黛嫚介绍了此次参访的台湾作家。她说,今天这次的参访能够促成,是缘于去年5月来北京时与汪毅夫会长的座谈,汪会长听说今年是我们妇女写作协会成立60年周年,遂邀请我们再次来访。妇女写作协会成立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写作团体,于1955年5月5日成立。妇女写作协会的成立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台湾女作家的名称在台湾真正变得有意义,充实了台湾文学的内容、题材,为台湾的女性文学开疆辟土。她表示,希望有机会和全国台联进一步交流,也希望可以和大陆女作家、学者进一步讨论关于女性写作的内容。

两岸作家、学者就两岸文学热点话题进行座谈交流

大陆作家代表赵遐秋就自身经历讲述了她的两岸情结。她说,今天来了很多老朋友,也结交了一些新的朋友,特别高兴。我自己是两岸交流的受益者,一个是家庭得以团聚,一个是两岸文学得以深入交流。希望以后两岸文学能够进一步交流,最终达成心与心的契合。

会上,两岸作家、学者还就各自写作心得、两岸文学交流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书籍

4月3日,参访团一行在京拜会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双方就自身写作历程、两岸文学交流等话题展开座谈讨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等领导出席座谈会。中国作协港澳台办主任张涛主持活动。

此次拜访,参访团成员都带来了自己的力作赠予中国现代文学馆。吴义勤代表文学馆对此表示感谢,文学馆将对这些作品进行很好的保存、展示。他说,两岸女作家在文坛都有很高的地位,现在两岸作家的交流非常重要。文学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语言,可以超越一切,把大家真正沟通起来。希望以后这种活动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这不仅仅增加了两岸文学工作者的友谊,也促进了文学事业的发展,提高中华民族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

林黛嫚向在座成员介绍了台湾“中国妇女写作协会”的情况。她表示,妇女写作协会成立是台湾历史最悠久、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写作团体,这次能够来拜访文学馆特别的荣幸、开心。如果文学馆需要,协会愿意继续提供书籍,让两岸的交流在妇女写作领域有更全面的发展。

陈若曦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书籍

陈若曦表示,这是我第二次来文学馆,每次都有很熟悉的感觉。在上世纪80年代,大陆作家去美国,很多都住在我家,包括艾青、王蒙、曹禺等。我特别希望两岸能够在文化方面多交流,并能进一步扩展交流领域。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民族文学》杂志原主编叶梅表示,会前,陈若曦女士和我们说,现在,都不想去其他地方了,就想来大陆,这让我很感动。我想这种亲情、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是两岸一家亲的表现。女性文学在现代显得特别的突出,这缘于女性在更多方面体现出的包容、爱、融合,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的光亮。我去过两次台湾,感受到了很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切身感受到我们是在一个母体上的衍生、发展,希望以后能够多多交流、多多感受。

台湾首位为传统女性发声的小说家廖辉英讲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她说,我的小说,主要有两条线,一方面是想替台湾新女性探索我们所可能发生的问题怎么解决,另一方面是在写台湾四部曲,希望能够把我的祖辈、父辈从唐山来台湾以后怎么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两岸社会的一个缩影。

台湾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侄孙女、知名作家丘秀芷说,我刚开始写作时,主要是写一些关于台湾农村的故事,在那个年代写乡下故事的女生不多,我很快也得了一些奖。现在,慢慢的,我觉得自己在写作上的任务完成了,应该尽一尽自己的历史使命,于是编著了《破碎山河谁来补?——台湾抗日先贤先烈传》,这是一手的关于台湾抗日志士个人及家族的传记,它证明了台湾民众抗日的英勇和无畏。

座谈开始前,参访团还对文学馆进行了参访,每到一处,看到那些大师的生平和作品,大家都忍不住停下脚步、伫立在前,细细品味。陈若曦还不断地向大家讲述着艾青、王蒙等作家在美国住她家时发生的小故事,引得大家又是羡慕、又是新奇,真是欢声不断、笑语连连。

在参访中寻找写作素材

8天来,除了交流参访外,感知大陆的发展变迁、风土人情亦是参访团此行重点之一,这些亦成为他们此后写作的重要素材。

在奥林匹克公园,这是感受北京跨越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站,这里有鸟巢和水立方两座宏大而壮观的代表性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中轴线延伸段的北端,一圆一方的鸟巢和水立方分列中轴线的东西两侧,意蕴着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理念。作家们走进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近距离感受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体味园林绿化设计中细微之处带来的惊喜。

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展示了从1905年开山之作《定军山》问世以来,中国电影走过的100多年风雨历程。由于参访团一行来的都是作家,大家对电影的制作等感兴趣极了,不断地向解说员提问,真实感受这些经典作品,以及电影制作本身所带来的魅力。

参访团一行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在观复博物馆,这是由收藏家、古董鉴赏家马未都先生创办的,为公益性独立法人,接受社会各界的捐赠。馆区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馆内设有瓷器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和门窗馆。站在一件件精致无比、美观无限的艺术品式家具面前,团员兴奋无比、感慨万千。

在古北水镇,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古朴、典雅、风景如画。鳞次栉比的房屋,青石板的老街,悠长的胡同,无不展现了北方古镇风貌。水镇内河道密布,古老的汤河支流萦绕其间,古建、民宅依水而建。团员行走其间,在清新空气、蓝天白云、绿水波涛、参天白杨的掩映之下,感受这一宛如仙境的世外桃源。

在承德避暑山庄,即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历时87年。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行走其间,团员仿佛感受到清朝数百年历史变迁,更是从建筑风格、规划中明白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和传承。

在普宁寺、小布达拉宫,无论是一座汉藏结合的普宁寺,还是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的普陀宗乘之庙——小布达拉宫,都让成员们感受了宗教艺术的魅力,也成为大家作品素材的来源。

自由撰稿人及书评人周昭翡一路边走边记。她说,如果只是粗粗略过,很快,我就会忘了,所以我会用自己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创作的时候使用。

台湾世新大学世界华文典藏中心顾问田新彬说,因为工作原因,我和大陆作家接触的很早,也参加过很多次两岸文学的交流。每次来大陆,都能真切感受到其巨大的发展和内在的无限潜力,希望两岸能够多交流、多沟通,特别是文化方面的沟通,这更能引起共鸣。

猜你喜欢

文学馆参访团座谈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王炜丽设计作品
杨岳赴深圳调研民营企业与江苏籍民营企业家座谈
“江苏侨务新闻参访团”走进宝岛台湾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新时期以来文学馆的创生与发展
主持人语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召开学习会座谈习总书记提出的八方面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
“座谈”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