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人念大学的谬误

2016-09-18

台声 2016年8期
关键词:谬误念书台当局

人人念大学的谬误

摘编自3月17日台湾《立报》

台湾教改已经过了20年,绿政党都曾经主政,也力推教育改革方向。其中不变的政策就是希望人人有大学可念,也就是高等教育普及,这与原始联考制度下的精英教育,本来就不是同一线上的事。

如果要普及高等教育,政策的走向自然是要偏向“公共模式”,让人人能用比较低的学费念书。台湾的教科文预算无法提供这么多的经费,于是台当局鼓励私人兴学,然后用“教学卓越”等名目补助私校经费。

这个动作,让台湾大批私立的高职争取升格技术学院,再转型为技职或综合大学,形成今日公私立大学超过158所、就算所有高中生全部念大学,还有学校招不满学生。

根据台当局教育部门资料,台湾大学生73%就读私立大学。其中低所得家庭即使考上大学,进入公立学校的比率仅19.57%。整体而言,社会经济优势家庭子女,较容易在现行升学制度下进入名列前茅的公立大学,而社会经济相对弱势家庭子女,则大多念私立大学。

台当局美其名鼓励念书,念私校可以办理助学贷款。大学4年外加研究所2年,至少要借贷百万元新台币。如今就业市场不佳,这些青年学贷子弟,前4年的工作所得,几乎要还给当局才换得自由身。

在这样经济压力下,扛着学贷念大学,对弱势家庭而言,根本没有意义可言,更甭谈想靠教育来翻身的可能。

教育制度的改变,无非是希望给下一代无忧的念书环境,好培养他们成材。可是教改推动后的“人人有大学可念”,反而成为助长阶级对立,让私立大学仇视公立大学获得优渥补助。这样的改变,难道还要持续下去吗?

猜你喜欢

谬误念书台当局
本期导读
理想
不要理他
对于经济的谬误,“空头”便是一种正义
我们的路
叛徒
谬误与真理之门
谬误与真理之门
有关健康的流行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