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布会】《无悔》大陆简体版新书发布会及座谈会在京举行陈明忠 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爱国者

2016-09-18易靖茗,章涟漪,昌校宇

台声 2016年8期
关键词:陈先生新书大陆

【发布会】《无悔》大陆简体版新书发布会及座谈会在京举行陈明忠 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爱国者

【传记人物】

陈明忠,1929年1月2日出生于台湾高雄冈山一个地主家庭。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最后阶段。考上高雄中学后,因在学期间备受日本同学欺凌,这才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并开始努力反抗日本人。台湾光复后,就读台中农学院(中兴大学前身)。

16岁那年,高中毕业,他主要的知识语言是日语。18岁时遭逢“二二八”事件,身涉其中,加入起义队伍,并参加谢雪红二七部队的敢死队,事变后不久加入共产党地下组织。1950年白色恐怖期间被捕,判刑10年,1960年出狱。出狱后,曾到制药厂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因其优异的化学知识,最后升任厂长。但他不改其志,始终关心祖国的前途,花费大量金钱从日本搜购资料,并与岛内同志密切联系。1976年,他第二次被捕。台当局原本要借着他的案件,把当时岛内从事民主运动的重要人物一网打尽。他在备受各种苦刑之后,仍然坚贞不屈,让当局找不到扩大逮捕的借口,最终当局判他死刑。此事由于受到海外人权组织和美国保钓运动参加者的倾力援救,当局不得不对他实施改判15年徒刑。1987年因病保释就医。

陈明忠出狱后,此时岛内“台独”势力已成气候,不久民进党组党,戒严令解除。为了对抗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他又联络同志,组织台湾地区政治受难者互助会、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等一大批台湾进步团体,全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他是台湾公认的重要统左派领袖之一。

近年来,陈明忠身在台湾,心在两岸,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满期待。他曾在媒体上对台湾民众说,“我们走过战乱的人,只希望两岸和平,台湾人民不要再经历恐怖的生活,我们已经来不及了,但我们子孙不需要再经历那种场景”。

陈明忠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但他表示无悔。他在思想上探索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在两岸关系上积极推动和平发展,一生信仰社会主义,他的人生座右铭就是“爱乡爱国,改造社会,和平统一,走向富强”。

正因为爱国,所以无悔;正因为爱国,所以他的传纪感动了台湾许许多多读者。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假如人生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在4月15日上午举行的《无悔》新书发布会现场,台湾现当代著名社会运动家陈明忠在陈述人生所选择的道路上,依然慷慨陈词、义无反顾。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的陈明忠回忆录《无悔》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这是大陆首次出版真实的反映台湾那段鲜为人知的自传体历史图书。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智敏、国台办副主任李亚飞,全国台联党组书记、副会长苏辉,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杨毅周,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李岩等大陆方面领导,《无悔》作者陈明忠、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台湾民意代表高金素梅、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蓝博洲等台湾方面嘉宾,以及在京台胞代表、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约100人出席新书发布会。

汪毅夫代表受捐方接受陈明忠的捐书,苏辉致辞,杨毅周主持新书发布会。

一束聚光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

苏辉在致辞时说,陈明忠先生是追求平等正义的社会主义信仰者,是推动祖国完全统一的爱国者。在《无悔》一书中,陈明忠先生讲述了自己青少年时代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参加“二二八起义”的英勇壮举,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先后两次坐牢长达21年的苦难历程,出狱后参与“党外”民主活动、竭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心壮志;也讲述了他为了追求社会主义理想,遭受了极为残酷的、惨无人道的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却始终坚强屹立,不被打倒;他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在社会主义面临曲折和低潮时,孜孜不倦地苦苦探寻社会主义的历史真实和理论真理,以自己的方式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性和正确性,坚定自己的信仰绝不动摇,对于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开幕式现场

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苏辉说,通过《无悔》这本书,我们看到了陈明忠等老一代台湾人在台湾近代史中所表明出来的坚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社会主义立场、顽强的革命意志和追求进步真理的决心。读完此书,无不让人感动震撼,无不深受教育启迪。因此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当前的台湾与两岸关系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无悔》这本书,将如同一束聚光灯,照亮了台湾近代历史被淹没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让两岸同胞都能更为全面地理解台湾真实的历史;将如同一面镜子,在两岸关系的曲折过程中,折射着台湾同胞爱国主义传统的光辉;将如同一面旗帜,在西方意识形态盛行的台湾独树一帜,高扬台湾同胞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进步理想。

苏辉说,今天,我们举办《无悔》新书发布会,向海峡两岸的同胞们隆重推介《无悔》这本书和陈明忠这个人。我们希望在两岸关系面临新的历史转折时期,有更多的台湾同胞通过此书能够认识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和正确方向,能够体会到历史上台湾同胞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我们也希望出版此书,来鼓舞和支持所有为两岸和平发展、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的同胞们。我们更希望两岸年轻一代能够通过此书,传承以陈明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台湾先贤的精神,鼓励更多的台湾青年加入到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队伍中,让统一的力量、统一的薪火在海峡两岸生生不息,发扬壮大。

《无悔》恰是深入台湾历史腹地的内窥镜

发布会上,李岩代表出版方致辞。他说,陈明忠先生的口述回忆录《无悔》的简体字版,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我谨代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表示热烈的祝贺!

李岩说,从日据时代开始,陈先生历经台湾光复、“二二八”事变、长期的白色恐怖、“解严”带来的社会变迁直至近年来岛内的统“独”之争等历史阶段,亲身参与了其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持枪参加反抗暴政的“二二八”,他先后身陷囹圄21年,他一度面临死刑判决,他亲赴“中央党部”推动两岸和解的讲演……由他个人的传奇经历连缀起来的《无悔》,可称为一部生动独特的台湾现代历史书。

李岩表示,尤为令人感佩的是,陈先生在遭受殖民者欺侮的经历中萌生了朴素的民族主义感情,在面对自己家的佃户“巴结”自己这个“权势者”的体验中萌生了朴素的追求人人平等的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出发点,在数十年的人生坎坷中,从书本、从同志、从狱友、从日常生活,从一切可能的渠道,不断培养、深化、拓展作为中国人、作为社会主义者的信念,百折不回,至死不渝。同时,作为革命者、作为社会活动家的陈先生,不仅数十年亲历艰险,还在历史剧变时期的诡谲风云带来的困惑中,坚持进行大胆的思想探索,充分展现了一位战斗者勇敢坚定的精神风采。

李岩说,《无悔》的另一种特殊价值,也是与陈先生的人生主体经历密切相关的,就是它在台湾数十年的历史脉络之中,特别呈现了那些丝丝缕缕的红色轨迹,是如何在长时间白色恐怖的暴力下,被湮灭,被擦除的。对很多大陆读者来说,这段隐而不彰的暗历史,最多只是谍战故事中可有可无的背景,却并不愿意也无力追究它背后的愁云惨案和腥风血雨。《无悔》恰是让我们从监狱的门窗深入台湾历史腹地的内窥镜。

汪毅夫(左)接受陈明忠先生(右)赠书

苏辉发言

杨毅周主持发布会

作为《无悔》的整理编辑者、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娜博士在致辞中表示,《无悔》的台湾版于2014年出版之后,在两岸都引起了很多关注。大概常有人跟陈先生感叹“你的人生很传奇”,陈先生不大喜欢这个词,说:“我又不是黑道,什么传奇嘛。”这很有意思,陈先生选择做一个为社会主义和和平统一奋斗的战士,在对决的两岸历史处境中,“这条路是要提着脑袋走的”;他是连接起两岸近代风云,特别是中国革命史的人。这当然不是离奇取胜的“传奇”。革命的故事不免有“传奇”之感,在台湾,因为长期的白色恐怖和反共意识形态;而在革命取得胜利后的大陆,今天认识和理解半个多世纪前的革命,我想也并不见得比在台湾的乡亲们容易。这或许就是有人说陈先生的人生“传奇”的缘故吧。这个词语中的微妙之处,陈先生几乎是本能地感受到了。我想,这也正是我们今天特别需要陈先生这样的人和他们的讲述,来重新连接我们的历史的原因。

李岩发言 

李娜发言

吕正惠发言

让大陆同胞更真实地了解台湾那段历史

与《无悔》这本书有着休戚相关、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无悔》面世的吕正惠教授在致辞中说,今天陈明忠先生的回忆录在大陆出版,我们这些台湾的统派团体非常高兴。说真心话,我们整理这个回忆录的真正目的是在大陆出版,不是台湾。

吕正惠说,我来往大陆很多次,交了很多大陆的朋友,他们常常和我们谈论台湾问题,后来我就发现,他们即使是大陆的大学教授,对台湾的历史都还有不太熟悉的地方,常常产生误解。比如说,你们台湾人怎么有人认为自己是“外国人”呢,我就讲故事给他们听,讲活生生的人物故事,讲像陈明忠先生这样的故事。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花很多时间说服陈明忠的原因。一开始,这些统派的先贤们不同意,包括已经去世的林书扬,他们说,我们是搞革命的,不是谈自己。后来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做了一个短的采访,把陈老的故事整理出来后没想到只是在台湾刊发,大陆的网站却传得很厉害。于是我们就拿着这个“成绩”给陈先生看,最终得到了他的认可。

吴荣元曾与陈明忠是狱中的老战友。他在致辞中说,这次《无悔》能够出版,应该说是我们“统左派”的一次实践认识。总结陈先生无悔的一生,我说他不止无悔,他还无怨,他看到了祖国光明发展的前途。他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但更是光荣的一生,今天大陆出版这本书,我们非常感谢,因为这本书代表的是台湾人民左翼运动传承的历程。我们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传承,才能够在台湾屹立着,也时刻准备迎接未来祖国民族复兴运动最后的篇章——国家统一,我们在台湾“前线”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我们觉得非常光荣。

高金素梅谈起了她与陈先生的缘份。她说,2003年我第一次任“立委”。在政治上是一张白纸的我,第一个认识的团体就是“部落工作队”,而指导“部落工作队”的前輩,就是陈明忠先生。2003 年8月陈明忠先生与“部落工作队”首度赴日拜会日本的左翼和平团体,老先生也邀我同行。从大阪走到东京,老先生用这种“参与式的教育”,让我知道“我是谁”,以及了解“造求历史正义的重要性”。10多年来,正因为陈先生的教诲,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坚持开展和推进从“还我祖灵运动”到“反对靖国神社运动”。而我们跨海到日本的数十趟,陈明忠先生也始终陪伴着我们。

台湾知名作家、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会长蓝博洲在致辞中说,1960年至1968年是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反共”最厉害的时代。那时我经常在想,是不是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哪里搞错了,我怎么走到“统左派”来了,而我的许多同学等都走到另外一边去了。现在我想了想,我没有走错,而这很大的因素是受陈明忠先生的影响。那是1976年的事情。陈先生募集了一笔款项,创立了《夏潮》杂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夏潮》,当即爱不释手,并由此启蒙了我政治上的观念。后来我才真正理解,陈明忠先生的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在任何时候他坚持了他的理想,为了理想他可以牺牲生命。这是给我们台湾年轻一代的最宝贵启示。

吴荣元发言

高金素梅发言

蓝博洲发言

《无悔》新书座谈会在京召开

4月15日下午,主办方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了《无悔——陈明忠回忆录》新书座谈会。杨毅周主持了座谈会。

会上,清华大学中文系王中帎教授说,我最初读到这本书台湾版的时候,就给我很大的震动。就像另外一本书《台共党人的悲歌》。以前了解或者认识台湾,更多是媒体给我们描绘的图景。我们好像以为台湾只有蓝和绿,或者忽略、遮蔽了台湾也有红,并且红的壮烈的历史,就被遮蔽掉了。陈先生的这本书,又把这板块重新呈现出来。同时读陈先生这本书,让我感动更深,不仅仅是认识台湾。这本书让人震撼的地方特别多,也让我对陈先生充满了敬意。他推动连战和胡锦涛的会面,这需要非常大的历史超越的思想。

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说,《无悔》这本书在大陆出版简体版,除了责任编辑之外,我算是第二个读者。读这本书,我一个最大的感佩就是陈明忠先生,在台湾那种环境下从事为他的共产主义理想或者社会主义理想,为他的革命与实践付出这么大的牺牲,他是一个当代的英雄。我看文字几度落泪,尤其是讲冯锦辉就义的时候,陈老和冯锦辉握手,手还是温的,这么细致的感觉,共产党人在那种环境下,为理想视死如归,确实是很难得。尤其是今天的大陆人,大家在和平环境与气氛之下,对于什么是革命,什么是献身,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深切的认识了。

台湾夏潮联合会评议长陈福裕说,通过陈老这本书,他提供我们一批很有价值的见解,他破解了“台独”的神话,也就是“台独”分子们不断地利用“二二八”事件,把这扭曲成“台独”的起点。其实“二二八”事件,台湾群众根本不赞同“台湾独立”的。“台独”,特别是“皇民化”思想,是在60时代才完成的。在光复初期和白色恐怖时期初期都没有“台独”。这一点在理解台湾问题中很重要。另外,对岛内的青年,特别是岛内爱国主义青年来说,这个书给他们很大的贡献,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问题。

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的张钧凯说,作为一个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当代青年,我觉得陈先生的书出得非常及时,尤其是在两岸关系的重要节点上,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觉得两岸的年轻人之间,心灵上的鸿沟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我认为今天重新认识中国,对于两岸来说是一个很适当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两岸互相认识,双向才能双赢。

会上,来自台湾的罗美文、王武郎、许育嘉、蔡裕荣、王津平、王娟萍等都结合实际进行了很好的发言。

座谈会现场

【新书看点】

猜你喜欢

陈先生新书大陆
永远的怀念
新书速递
新书讯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新书推介
冰之大陆
新书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