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6-09-16陆炎飞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361

哈尔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肱骨肩关节经皮

陆炎飞(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陆炎飞
(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6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肱骨近端骨折为例,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获得随访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MIPO治疗(MIPO组),50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切开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MIPO组与切开组的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的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PO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低于切开组,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好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满意,而且创伤性小,并发症少,优于传统手术。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四肢骨折;肱骨近端骨折

四肢骨折是比较常见的疾病,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四肢骨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肱骨近端骨折是比较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常见于女性。手术是治疗肱骨尽断骨折的主要方法,其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1]。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创伤大,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等缺点。近年来,经皮微创接骨板在治疗四肢骨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实现坚强固定的前提下,能够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术后并发症减少,且有利于患肢功能修复。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获得随访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O)治疗的效果与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获得随访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均自愿参与研究;②手术前明确诊断;③均为开放性、多段骨折患者;④均为新鲜骨折,入组时未经任何处理;⑤全身情况不稳定。排除标准:①病理性骨折;②有严重肾、心、肺等器质性疾病;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内分泌性骨病、慢性代谢疾病;⑤开放性骨折;⑥合并神经损伤;⑦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病情危急、过敏体质。其中30例采用MIPO治疗(MIPO组),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21~56岁,平均(45.5±14.5)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1d,平均(7.5±2.5)d。50例采用传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切开组),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25~60岁,平均(46.2±15.2)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8例,三部分骨折17例,四部分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9 d,平均(7.2±2.1)d。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行臂丛局麻或全麻。侧三角肌与胸大肌间隙切口,牵引复位骨折断段,清理血肿,以克氏针暂时固定,C形臂X线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合适的Philos钛板或锁定钛板,放置于结节沟外侧2~4mm,再次透视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物位置均满意,逐层缝合伤口。②观察组:采用MIPO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外展90°,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伤侧肢骨头体表投影区纵行切口3 cm,暴露三角肌后钝性纵向分离,不超过缘5 cm,以减少腋神经损伤[2]。显示骨折端后剥离肱骨外侧骨膜及肢骨,清理游离血块,C型臂X线及辅助下通过牵引及撬拨推压复位骨折,先以克氏针暂时固定,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选取合适Philos钛板,紧贴骨膜置经三角肌深层进入,近端以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示骨折正位、侧位对位对线满意后,近端、远端均采用3~4枚合适的锁定螺钉给予固定[3],再次透视骨折复位及内固定物位置均满意,活动患肢骨折端稳定,不放置引流管,采用皮内缝合。两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1周、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的情况。①术后疼痛:在纸上面划一条10 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②肩关节功能: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包括4部分,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动20分、主动活动范围40分、肌力25分,满分100分)和ASES评分(包括疼痛和生活功能各50分)评估患者3个月、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两项评分均评分越高,代表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描述,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比较:MIPO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术后1周的疼痛评分低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 (±s)

?

2.2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比较:MIPO组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好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两组术后均未见内固定断裂、肱骨头坏死,MIPO组术后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外展受限1例。切开组术后未愈合1例,内固定松动1例,完全外展受限1例。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比较 (±s)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稳定性比较高的四肢骨折,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手术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常用的方法,目前可用于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式有经皮穿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及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等。

以往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方式,但该术式在复位过程中对软组织的剥离会影响骨折的血供,增加术后医源性神经损伤的风险,而且也容易造成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的延长,文献报道的骨折不愈合率为6%~15%[3],本组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骨折未愈合。而且传统切开复位的手术切口较长,给患者术后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MIPO是一种经皮小切口内固定治疗的新式方法,在下肢骨折中的成熟应用,近年来也被用于治疗各类型全段肱骨骨折,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本研究将切开复位与MIPO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发现MIPO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1周疼痛程度轻,而且术后3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均优于传统切开复位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上的研究结论。

MIPO技术采用经三角肌的微创切口显露骨折干髓端及移位的肢骨大小结节,不仅使得手术微创复位及经皮置入钢板有充分操作空间,而且避免了对骨折的直接暴露。MIPO术中钛板贴放于肢骨头与肢骨近端,不需要完全贴合骨面,锁定螺钉降低了钢板直接对骨的压力,对骨膜和骨血运的干扰破坏较小,不仅有利于术后愈合,也减少了术后骨不连、感染、肢骨头坏死的发生。加之该手术方式的创伤性小,而且MIPO术中使用的钢板螺钉固定有较强的锚合及抗拉力,对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的患者特别适用。

综上所述,MIPO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满意,而且创伤性小,并发症少,优于传统手术。

[1]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

[2]朱建国,黄泳标.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49-50.

[3]方军.经皮微创接骨板技术与髓内钉固定对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1):28-29.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MIPO)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

Lu Yanfe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ongzhou Eighth People's Hospital,Nantong 22636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internal fixation(MIPO)in the treatment of limb fractures.Methods80 cases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February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30 cases were treated by MIPO(MIPO group),50 cases were treated by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 group),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of the treatment effect.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pain score,shoulder joint function,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6 months between MIPO group and OR group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peration time of MIPO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OR group,the bleeding volume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OR group,the pain score after 1 week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R group,and the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after 3 months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open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IPO in the treatment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as satisfactory,and less traumatic,less complications;It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surgery.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Internal fixation;Limb fracture;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R683.4

A学科分类代码:32027

1001-8131(2016)04-0413-03

2016-02-01

猜你喜欢

肱骨肩关节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