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

2016-09-15熊二刚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脑积水脑膜炎结核性

熊二刚

050000 河北省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急诊科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观察与治疗分析

熊二刚

050000河北省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中心院区急诊科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这一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的36名TFB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的CSF对比,并统计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出现2例死亡案例,1例患者治疗无效,转外科治疗2例,痊愈27例,好转4例,治疗有效率为86.1%。治疗中、治疗后患者CSF检测结果明显好转(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生化检验和CSF检验异常,多有合并神经外系统病灶,影像学分析表现为脑积水、脑结核瘤等。治疗应以预防后遗症为主,尽早治疗,综合用药。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治疗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tubeculous meningitis. TFB)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非化脓性炎症,患病率占神经系统结核病征的70%。由于结核杆菌基因突变,造成当前这一疾病的致死率很高。早期这一疾病呈现脑脊髓液增多、蛛网膜颗粒吸收下降、交通性脑积水等特点。晚期会造成蛛网膜和脉络丛粘连,发生完全和不完全性梗阻性脑积水,引起颅内压的明显增高。如果治疗不及时,在发病4~7周内会造成脑实质的损害,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妄想、全身性癫痫、昏睡、视力下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对人体伤害较大。由于当前抗结核药物的研究相对滞后,且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给这一疾病的治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1]。本院探究这一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对这一疾病的治疗进行分析,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8月的36名TFB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在21~69岁之间,平均年龄(39.211.3)岁。有10例合并肺结核患者,12例栗粒型肺结核患者,9例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脑出血患者。36名患者出现不同的发热、头痛、抽搐、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肢体瘫痪、动眼神经损伤等症状。

1.2 诊断 TFB诊断标准:CSF抗酸染色及培养阳性;疑似TFB患者:CSF抗酸染色和培养阴性,排除毒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阴性。经抗炎治疗无效,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

1.3 影响学检验 头颅影响学检验异常者15例,脑梗死7例,脑积水3例,低密度病灶5例;头颅MRI检测异常患者21例,脑内结核瘤型9例,单纯脑膜强化4例,脑积水3例,脊髓型3例,混合型2例。

1.4 方法 (1)抗结核化疗,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氧氟沙星或链霉素四联抗结核治疗,根据病情发展,可用对氨基水杨酸、阿米卡星等提高疗效。脑髓液水平达正常值后可用异烟肼和利福平配合激素治疗巩固疗效,用药1~2年。如病情加重或产生多重耐药患者,延长治疗至18个月。(2)激素治疗在早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根据病情给药,地塞米10~20mg/d,持续4~6周,病情明显好转后可改用强的。(3)颅内压升高的患者采用脱水降压治疗,用20%的甘露醇125ml根据患者颅内压和身体状况分次给药,每日2~7次。也可用白蛋白和速尿联合治疗。(4)基础治疗,营养支持采用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深度昏迷患者可采用鼻饲或肠胃外营养。脑水肿和脑疝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蛋白质、氯化物、ADA等CSF检验结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检验判定治疗效果。

2 结果

本组患者出现2例死亡案例,1例患者治疗无效,转外科治疗2例,痊愈27例,好转4例,治疗有效率为86.1%。治疗前后CSF对比如。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CSF检查对比

注:3者相互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3 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经常继发其它部位的结核,包括淋巴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支气管结核等。合并神经外系统结核病灶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依据。在常规检验中,生化检化验和CSF检验是判断病患的重要内容。在本组患者中,CSF检验表现为细胞数明显增多、蛋白质升高、糖与氯化物降低、LA和ADA也增高较为明显。这些症状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典型症状。但在临床中脑脊液的改变缺少特异性,需与脑脊液涂片和培养阳性联合诊断。头颅CT和MRI同样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确诊依据,用作诊断的辅助工具,表现为脑基底渗出、脑积水、脑结核瘤等特点。影像学检测是判定患者病变部位、累及范围的重要手段,为判断预后、病期、治疗的有效手段[2]。

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性治疗,并发症预防、药物治疗和全身支持共同进行。并发症和后遗症的防止是治疗的重要内容,结核性脑膜炎在发病4~7周后会造成脑实质的损害,所以尽早确诊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治疗中应遵循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系统治疗这四个原则。药物的选择尽量选取血脑屏障高透性及可以在脑髓液中达到有效血浓度的药物。本组治选取的药物中,异烟肼和吡嗪酰胺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能部分通过炎性血脑屏障,这几种药物的联合使用能够加强药效,同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耐药性增长过快[3]。

综上所述,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生化检验和CSF检验异常,多有合并神经外系统病灶,影像学分析表现为脑积水、脑结核瘤等。治疗应以预防后遗症为主,尽早治疗,综合用药。

[1]康继玲.6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5:68-69.

[2]梁建兵.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5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2:135-136.

[3]柳德峰,柳桂英.360例应用侧脑室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217-218.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54

2095—9559(2016)04—2378—01

2015-10-08

猜你喜欢

脑积水脑膜炎结核性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尼日尔脑膜炎流行已致76人死亡
T-SPOT TB联合IL-10、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误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淋巴瘤2例分析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和解化络饮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胸腔积液8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