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2016-09-15左洪生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胃肠外科部位

左洪生

223002 江苏省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探析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左洪生

223002江苏省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2例为对象进行探究,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因素。结果患者年龄≥60岁、合并有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60min、术中低体温均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因素众多,要做好围手术期预防、治疗与护理工作,降低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策略

手术部位感染作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对于患者康复有一定负面影响,若治疗不及时不仅影响创口愈合,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胃肠外科作为手术感染高发区,各类结直肠术、小肠术、胃手术后发生感染几率平均高达1%~2%,由手术部位感染导致的死亡率也居高不下。因此,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治疗势在必行。为探讨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选取本院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2例为对象进行探究,临床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82例为对象进行探究,纳入患者中围手术期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0例为研究组,同期未发生感染者32例为对照组,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2±4.1)岁,胃部手术30例,结直肠手术2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7.7±3.8)岁,胃部手术18例,结直肠手术14例,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经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病历资料,并对病历资料中可能易导致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进行比较,比如患者年龄(≥60岁)、有无合并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60min)、手术有无发生低体温等,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明确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结合这些高危因素制定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治疗策略。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情况。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合并有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60min、术中低体温均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情况(例/%)

3 讨论

胃肠外科手术多为污染类手术,由于多数需要破坏皮肤粘膜组织,因此比起一般手术更容易造成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结合本次研究来看,已确定的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多发的因素有患者年龄≥60岁、合并有慢性疾病、术前1d备皮、手术时间≥60min、术中低体温、术前皮肤消毒与手术人员洗手消毒不到位、抗感染药物准备不完善也会增加患者感染几率,术中手术室环境未做严格消毒、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手术器械及手术人员着装不当等也会导致感染,术后抗生素应用不到位、手术创口护理操作不符合要求以及护理不当等是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原因。结合手术中感染高发因素在预防方面要采取以下举措,比如术前备皮要严格操作,减少与手术间隔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几率;做好患者、护理人员、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等的消毒管理,在清洗患者手术切口时要注意提前加温清洗液,做好患者保暖,以避免低温增加感染几率。术中操作要注意避免创口暴露时间过长,在进行侵入性操作如牵拉时要避免损伤局部组织,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以保护患者。手术中收缝线风选择要以可吸收的化学合成单股线为主,处理感染伤口时则要选择抗菌可吸收线,并尽量避免或者及早拔除引流管,以降低外源性细菌可能造成的感染。对于围手术期感染高发群体老年患者要做好手术适应症筛选,对高龄患者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配合预防感染举措对高危因素进行控制,以降低其对老年患者危害。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要注意准确掌握感染类型,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要采集感染标本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应用,一般发生腹腔感染时患者会有肺部感染、胸腔挤压、呼吸功能障碍等情况,因此要急躁确定感染源再制定治疗方案,避免治疗中盲目性。在选择送检标本时一般可尽量选择脓腔壁组织,以提升检测准确性,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另外送检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标本受污染。切口感染则要沿切口主城寻找感染源,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制定相应治疗策略,感染源确定可应用评价引流管或者CT、B超等方式,浅部切口感染要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积极用药,做好后期创面护理,深部切口则要根据感染情况敞开切口并进行处理,必要时二次清洗并缝合。若患者手术部位感染以器官与腔隙感染为主,则要CT引导配合引流管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选择开腹引流术,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必须立足于患者感染源制定有效治疗方案,配合优质护理举措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几率,为患者早日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因素众多,要做好围手术期预防、治疗与护理工作,降低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34

2095—9559(2016)04—2358—01

2015-10-16

猜你喜欢

胃肠外科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