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2016-09-12陈睿

前线 2016年8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学术

陈睿

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深刻指出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当前,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关键是以这些突出问题为靶子和着力点,以解决问题为牵引,认真对照检查,找准症结所在,切实加以解决。

着力破解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虽然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自身入手,建设好、发展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做到永远聆听时代声音,及时回应时代呼唤;需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需要把学不学、懂不懂、用不用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度量衡,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学科、各领域、各环节。

强化创新性、防止“跟不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创新发展问题。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新形势下,要把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攻方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同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源流、基本原理、理论精髓、立场方法和发展成果的研究,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体现。要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充分发挥理论工作“四大平台”的作用,以重大项目和重点课题为引领,组织开展联合攻关,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更多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更多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推出更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强化融入性、防止“够不着”。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束之高阁、无用武之地的“屠龙之术”,也从来不是只为少数人、只被少数人掌握的“贵族学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体现在自身的科学性上,还体现在融入性上,更多地掌握群众。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把“讲故事”作为基本方法融入理论宣传中,把厚重的理论和轻巧的传播结合起来,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进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强化导向性、防止“看不到”。客观地说,当前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视而不见,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有的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模糊,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于是他们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是放弃马克思主义。有鉴于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要马克思主义自身真理性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懂真信,还要有外部的激励、约束。把学不学、懂不懂、用不用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度量衡,结合各个方面、各个学科的工作,制定出台可操作、可落实的考评措施、考评标准,符合要求的予以扶持,不符合要求的予以纠正,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到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等各领域,体现到学科建设、教材编写、学术评价、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各方面,体现到研究规划制定、课题评审立项、成果鉴定验收等各环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真懂真信,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着力破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的问题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时代的召唤与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虽然在研究队伍、论文数量、政府投入等排在世界前列,但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

抓协同创新、去“短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由此,我们要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同时,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攻关机制,探索政府部门与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科研合作新模式,实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基础研究数字化平台,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抓智库建设、去“短视”。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研究,其中的重要载体就是智库。当前,建设高水平的现代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趋势。中央已经通过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方案,建立并运行了第一批25家智库。北京也正在重点建设一批首都新型智库,紧紧围绕事关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特大型城市治理、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加强研究,为促进国家和首都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决策咨询。

抓“走出去”、去“短腿”。从国际传播角度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短腿”境地。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中国实践的理论概括,以标识性概念、基石性范畴研究为重点,组织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和重大问题研究,创造和使用好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等一批我们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完善新型中国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跟上时代和实践发展步伐,瞄准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前沿,加大走出去力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各种形式的国际性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让世界更多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着力破解“有专家缺大师”、“有队伍缺骨干”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支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是出思想、出观点的重要群体,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影响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引导社会舆论,这一点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尤其突出。当前,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上,仍需要继续改进学风,仍需要更多国际水准、国际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仍需要更多积极投身于理论宣传、意识形态斗争的骨干,等等。

在培养上下功夫、完善人才体系。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为社科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

在凝聚上下功夫、团结“五路大军”。北京是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中央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多,党校、社科院、高校、党政研究机构、军队系统“五路大军”聚集;研究人员规模大,总体水平高。这就要求我们把凝聚团结人才和培养人才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问出处、同等服务”的决心和气度,主动做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拓展联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引导他们为首都建设贡献才智。

在使用上下功夫、建立“战斗队”。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意识形态领域暗流涌动、潜藏旋涡。这种情况更需要一批理论素质高、敢于担当的核心骨干,积极投身于意识形态的辨析引导中。要整合首都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力量,建立一支能够针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性问题作出快速反应、科学辨析的,具有较强理论素养、生动表达能力的引导队伍,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及时解疑释惑、澄清认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叶再春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