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互动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6-09-10田同志

中学物理·初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物理班级实验

田同志

通过互动环节的讨论教学,能够有效的把各项信息反馈给老师,因此,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进而对提升教学课堂质量有很大帮助.课堂互动教学方式属于微观教学方式,它开展的条件依附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活动,相比传统的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概念,其更加能够把握课堂节奏与质量.

1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从新课标的角度分析可知,整个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是整个环节的关键.但是,往往班级的学生人数都很多,学生之间学习程度的差异老师无法准确辨析,因此,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显得格外重要.互动式教学能发挥的作用是能够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练习展现出来,这种能够把教学活动轻松化及亲近化的特质,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导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己解题思维能力进行提升,也还能有效地将各方面信息传导给教师帮助课堂教学,学生主要是通过参与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有一定掌握程度,是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地位的主要体现.因此,要设定课堂教学为核心,要通过讨论、问答、提问各项互动式的环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学习技巧、知识,这也是提升学生学习素质的一大关键点,更是奠定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铺垫,让他们在对物理知识掌握之后的前提下,能够将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理清概念.互动式教学发挥的作用能够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亲密化、和谐化,能够借助教学资源让学生轻松学习,这对于物理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设立问答引导,建立和谐课堂气氛

2.1设定情境,触发学生质疑

在教学过程阶段,通常我们把“疑问”比喻成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假设学生没有疑问、就不会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也不会有主动积极的思考性.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在状况,有计划地对情境进行设定,设定此情境要与学生认知的结构产生冲突,以此来达到学生的探知欲望,激发学生的主动质疑态度.比如,在课堂中讲解到第八章内容《重力》时,教师先将重物落地的演示内容准备完善,那么演示内容会引起学生的质疑;质量不同的物体在空中落下时候为什么着地的时候会是同时着地的呢?从不同角度抛出的物体为何最后都落到地上?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境的设立,就足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维,这样,整个教学课堂就将会是在同学们的质疑与教师的解析中完美完成.

2.2调换角色,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共同设计

提问也会在传统课堂中出现,但是那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教师自问自答.

学者则是一个单纯的接受体.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可以让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互动、交流、作用、启发、疑问和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环节过程中,形成了课堂中问题逐一的设计,然后问题又被逐一解答,每个人都是问题发现者,每个人都会成为解题者.

此阶段,教师不仅是知识的教授者,而且还是学生对问题提问的安排者.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的理解,能提出有核心价值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容易问题进入难度系数高的问题,设立一个发问组,一个答题组.在设计与解题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够有效提升.

3注重实验,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课堂中主要以实验为主,实验对物理科目来讲实验就是物理的基础.在苏教版教材中对物理实验特别重视,差不多每上完一节课之后都会有探究实验,许多物理概念以及定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

所以,在授课阶段要注重实验的操作,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来.

在物理实验阶段很多学生对其充满了兴趣,在实验阶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而且还能够帮助其思维创想空间进行有效帮助,对其主动思考起着推动的作用.通过实验互动,可以让单调无味的课堂转变成活力充足的实验空间.学生不单喜欢观察老师做实验,自己也喜欢动手操作,所以学生做实验的过程是其最活跃也是最具备创造力的过程.老师在备课阶段,需要多设立能让学生动手手操作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阶段中获取新知识.

譬如在对《电阻》进行讲解时,在讲解电路图连接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锰铜以及镍铬分别安排给小组代表的同学,使它们与两个相同的灯泡串联,并指导学生用导线连接电流表以及开头和电源.让学生动手闭合开关,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让他们分别将锰铜和镍铬的电流进行对比.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培养能力起到了培养效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记录实验信息的能力.通过对两个灯的发光情况的不同以及通过两合金线电流的强弱的不同,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现场提问;其问题可以设定为:这两条合金线都能导电,但是电流大小不同,这说明什么?通过问题的发问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结论,这两根合金线对电流的产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在物理上称之为电阻(引出电阻概念).

另外,实验过后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开展实验交流、辩解活动,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水平.

4提高师生互动性有效对策

4.1优化教学环境,重视班级文化互动

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的支撑灵魂,要在环境寻找切入点,将浓厚的文化气息有效融入师生之间,使其能进行互动,以此提升班级的竞争力以及增强学生协作精神.古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因素非常大.在设立班级环境的过程,需要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思维,让他们独立完成设计,自己动手制作,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动手参与其中,大家讨论策略,将班级的口语、目标、名片、领导寄语等关键词都贴在教师墙壁间.以此能推进班级文化精神的建设,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推动帮助作用,班级精神属于班级文化的灵魂支撑,它是全体成员的精神风貌、群体意识的对比反映.

4.2优化师生关系

作为保持与维护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则需要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体系相互维护、相互构建,构建和谐的关系这里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尊重的基础上分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另一方面,学生要尊敬教师,对教师的劳动成果要肯定,还要虚心求学,遵守校规班规,按照中学生行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做错能改,要勇敢正视错误,要在能力范围内协助老师.

4.3优化教学设计

在苏教版物理教材中,有着很多有趣幽默的漫画题材,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将这些漫画题材加以利用,将其妙趣横生、生动活泼的特点引入课堂,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的思维提升提供帮助,最终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逻辑推理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在对教学设计时候,为了方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知识,应该遵循相关的认知规律,要将抽象化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对复杂的内容进行简单化,总而言之,怎样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老师在理论知识上有认知,从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方式上有创新,这样才能拓展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的师生互动的道路,只有踏实认真地去做事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蛮干,一腔热血去做事最终反而达不到预计效果.

自古以来,学校教学任务即是全面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理论引进实际课堂中,要让教学课堂充满活力,以此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以达到信息反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

猜你喜欢

物理班级实验
班级“无课日”
留言板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最酷的太空实验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