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高三难的知识产权犯罪

2016-09-10屈玲玲

检察风云 2016年1期
关键词:余某外挂注册商标

屈玲玲

日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通报了“知识产权犯罪情况”。据该通报显示,当前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侵权涉及面越来越大,高学历、高智商犯罪呈常发态势。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犯罪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苹果手机“背后”的秘密

苹果手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销量也一直在众多品牌手机中一马当先,那个手机后盖上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也成了该公司标志性的“logo”。根据苹果公司的保修政策,该公司在2013年4月1日前,对置换新机不提供全新后盖的服务。李某与仇某正是利用这一点,在苹果手机的后盖上作起了文章。李某、仇某低价收购了大量的二手苹果品牌手机,同时又订购了大量假冒的标有苹果“logo”的手机后盖,再为这些二手苹果手机改头换面,翻新成新的“苹果手机”。为了谋取利益,李某与仇某两人还开设了多家网店,以置换新机的名义加价出售翻新的“苹果手机”。截止到案发,两人结伙销售的“苹果手机”金额高达人民币300万余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李某、仇某意图靠着苹果手机“背后”的秘密发财的美梦终究还是败露了,两人均因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

徐汇区检察院的案件承办检察官对此案作出了深入的分析。办案检察官认为,小小的商标,它具有识别区分、质量保障及广告宣传等三大功能,这也是商标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功能。本案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它不是另起炉灶式的制假售假,而是在涉案商品主体是正品的基础上,加装少量假冒部件。本案犯罪分子李某与仇某在置换新机上加装假冒后盖,更换相关零部件,使得置换新机与苹果公司生产的手机在品质功能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既无法保证商品质量,也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了误导,破坏了苹果公司的商标专用权。因此,徐汇区检察院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立法本意出发,揭示犯罪分子已经侵犯苹果公司注册商标承载的指示来源等核心功能的事实真相,认定其侵权犯罪的本质。

游戏中的黑手

网络游戏为大家的业余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玩家所拥有的“金钱”既能用来给游戏人物升级装备、增加技能,还能购买虚拟礼物。为了使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人物变得更强,游戏玩家们也往往会通过付费充值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金钱”从而让自己的游戏人物变得更强大。一些不法分子便瞅准这个机会,扮演起了游戏中的“黑手”。余某等人在了解到《龙之谷》这款网络游戏深受玩家追捧之后,针对该网游制造出了一款“外挂”软件。该外挂软件可以使游戏系统在不运行游戏客户端的情况下,直接运行该游戏,并能提供游戏本身不具有的自动后台登陆、自动动作操作等功能,对正版游戏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破坏。余某等人还先后招募多人,利用该“外挂”软件登录《龙之谷》,生产游戏金币并出售给游戏玩家进行牟利。余某等人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轻轻松松赚大钱时,公安机关在掌握相关线索之后及时抓住了这只隐藏的游戏“黑手”。截止到案发,余某等人的非法收入共计人民币46万余元,余某等人也因侵犯著作权罪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从办案检察官的口中得知,游戏“外挂”软件通过修改网络游戏的客户端、服务器端以及两者之间的传输数据,突破正版游戏的技术保护措施,达到增强游戏功能的效果。未经游戏运营商授权的非法“外挂”软件,严重破坏了游戏运行的平衡性,给网络游戏运营商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法律保护知识产权的初衷是鼓励自主创新,保护智力成果。“外挂”不是二次研发创新,“外挂”的本质是侵犯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据承办检察官分析,相对于一般涉及游戏“外挂”的案件,本案有其特殊性。余某等人并没有将制作的“外挂”软件直接出售,而是招募多名人员运行该游戏,从而获取大量的游戏虚拟货币,再将游戏虚拟货币出售牟利,而他们获取的游戏虚拟货币正是利用其非法制作的游戏“外挂”软件所得。余某等人的作案手法比较高明,牟利方式也不同寻常,但其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犯罪事实却不容否定。承办检察官也呼吁,为保护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网络游戏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除了司法机关依法打击非法“外挂”软件的制售活动之外,广大游戏玩家也应当自觉抵制“外挂”,还原一个绿色的游戏环境。

真假“Disdey”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购日益成为大众化、普遍化的消费方式,网购因其方便、快捷而渐渐与传统的商店购物模式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越之势。随着网购的不断升温,一些犯罪分子动起了网购的歪脑筋,把犯罪领域从物理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2008年,网购还没有像今天如此大众化,但是唐某与李某“敏锐”地嗅到了网络购物的巨大利益。唐某、李某在某大型购物平台上注册开设了多家网店,对外销售假冒“Disdey”等各种知名注册商标的服饰。由于商品价格较之正品便宜许多,网店的销售业绩一路上扬。正当唐某、李某规划着自己的“商业帝国”之时,公安机关一举破获了两人的售假网店,并当场查获了待销售的假冒上述商标的服饰4000余件。最后,唐某和李某均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本案的承办检察官认为,互联网电商的迅猛发展,为销假犯罪提供了新的平台。相比传统交易方式,互联网使交易双方突破了时空限制,具备高效、便捷、成本低和隐蔽性强的特点,如此造成的社会危害更大。同时,由于部分消费者法律意识淡薄,贪图便宜,知假买假,即便少数是因为上当受骗而购买假货的,也多以“一分价钱一分货”来自我安慰,较少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这些因素都导致网络售假犯罪活动的猖獗。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余某外挂注册商标
制售网络游戏外挂行为的刑法规制
石材反打外挂墙板应用技术
枪械的“外挂神器”
遇他人寻衅滋事防卫案
《商标法》第49条第2款“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评注
浅议涉烟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认定和适用
战斗机武器外挂投放与内埋投放比较
未注册商标权益形成机制研究
侵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法益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