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根的人

2016-09-10杨东平

中国教师 2016年16期
关键词:乡土教材农村

杨东平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现代化、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著有《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等。主编《中国教育蓝皮书》《中国环境绿皮书》《2020:中国教育改革方略》等。

乡土教材的概念,我最早是从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那里接触到的。“自然之友”曾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的环境状况编写过一本蒙文版的教材《其其格的故事》,这可能是我看到的第一本乡土教材。这本教材主要定位在环境教育,面向内蒙古地区的小学生。后来,我们把这本《其其格的故事》推广到了蒙古国。这些年,乡土教育、乡土教材不断发展,逐渐系统化、正规化,现在已初具规模,已经有多种不同语言写成的乡土教材进入各地的学校,教育界的仁人志士弘扬传承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努力正在显现成效。

我想谈一谈乡土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关系。今年高考之后,出现了一种为安徽毛坦厂中学“平反”的舆论,我称之为“媒体的逆袭”。这些舆论认为应试教育是农村学生翻身的不二法门,应该给予同情、理解和赞誉。这其实就是为最严酷的应试教育点赞,我无法认同这种做法。

的确,到目前为止,高考仍然是底层子女向上流动的基本途径,但是我们也知道,21世纪的教育,不能再延续科举传统和教育工厂的模式,不能再用拼时间和拼“命”的方式榨取农村学生的血汗和青春。毛坦厂中学一个年级有将近80个班级,这些学生每天要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他们的思想行为、一举一动都受到严格控制。这种方式的确帮助一些学生考上了大学,但有更多的学生在这个严酷的应试教育过程中,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了。即便进入高中,在西部农村的许多地区,能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的学生大约也只有20%~30%。其余百分之七八十的农村学生,我们的基础教育为他们做了什么?我们是让大多数农村学生成为失败者、灰头土脸地走向社会,还是应该给他们一些正能量、教会他们一些改善生活的技能?这就是我们讲的要恢复教育的人文性。教育固然要传播知识、促进社会流动,但它应当建立在对人的实际关怀上,它首先是一种人的教育。如果没有了对人的关怀,知识、技能、学历的意义是十分有限的。这就是教育的人文性。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这在今天越来越成为尖锐而紧迫的问题。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应该给农村教育注入更多内涵,应该关心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命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自我发展的能力,等等。这种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完全相反的,这就是素质教育,或者叫做生活教育,也就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20世纪初,杜威发起了针对19世纪传统学校教育的改革运动,改革通过杜威的学生—陶行知、陈鹤琴等,在五四运动之后,也进入了中国。“生活教育”的理念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被遮蔽了。现在,我们需要重新继承这个理论和思想。

生活教育的核心概念是什么?陶行知描述得十分清楚,“来自生活的教育,依据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善而教育”。来自生活、依据生活、为改善生活而教育。应试教育正好与之相反,它是为考试准备的教育,是与生活无关的教育,除了对考上大学的学生是有利的,对其他大多数人甚至是有害的,对改善生活境遇没有任何帮助。从应试教育转向生活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生活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生活化、乡土化、地方化、社区化,就是把教育的重心降到土地上,就是与学生的生命和生长直接相关的

教育。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学校教育是按照工业化模式构建的,它实施大规模、标准化、统一进度和培养规格的教育,从而使学校变成了教育工厂,学校和学生与乡土、社区、地方的关系逐渐疏远。近年来,农村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和高度行政化的管理,让这种疏离特别明显。有人称之为“教育的悬浮状态”,就是说学校虽然还在农村,但是已经与农村没有一点关系,与地方的乡亲、政府没有一点关系,校长、教师都是教育局直接任命和管理的,考试、学习、教材跟乡土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悬浮状态就是一种无根的状态,培养出来的只能是一种无根的人,没有精神上的归属感,没有对家乡、对社会、对民族的认同感,只有考试和分数。

所以,提倡乡土文化教育、有根的教育,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的认识和经验都是由己及人、从小到大的,从最亲近的直接经验、从对家庭乡村的认识逐渐发展形成更深刻、更广大的认识和理解。台湾地区的学校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们非常注重乡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屏东县有一所学校,他们的口号是“把根扎深,把梦做大”。道理很简单,根深才能叶茂。在农村讲乡土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只能培养乡村建设的人才,或者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留在乡村。学生可以走向世界,但是他要是一个有根的人,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记家乡和民族,会以不同的方式回馈家乡,否则,他只能成为一个精神无所皈依的流浪儿。

乡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教育,而且是情感、经验、价值观的传承。这不仅在民族地区很重要,在中华民族地区同样非常重要。在全球化、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如何保存传承自己的文化特性,同样是一个非常尖锐的挑战。现在许多美国的第二代华人已经不会说中文了,有的在家里还能听懂,但已经不会写、不会读了。同样是移民,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的印度人、犹太人、韩国人,依然会读会写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文化传承得很好,从来没有这个问题。这就告诉我们,乡土文化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任重而道远。

最后,用三句话与各位读者共勉。一是“把乡愁化为力量”,仅仅有乡愁是不够的,要把乡愁转化为乡村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实际行动。二是“向农村学习,让农村学习”,这是台湾一所社区大学的口号,我觉得非常好,乡土文化建设是一个激活乡村文化和自我教育的互动过程。第三句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把根扎深,把梦做大”。让我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乡土教材农村
教材精读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乡土分外妖娆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