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隆庆纪年铜镜

2016-09-10王连根王权

检察风云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图录纪年铜镜

王连根 王权

近几年来,我在编著《古镜典藏——中国铜镜鉴赏图录》一书时,查阅多家《博物馆馆藏铜镜图录》,以及《文物》《考古与文物》《收藏·鉴赏周刊》《收藏》等杂志资料等。在图录资料中,发现有多面明代铸造的隆庆年号纪年铜镜,几乎覆盖隆庆年的全朝。这些以往不为藏家和学者重视的明代纪年铭文铜镜引起我们的注目。

隆庆纪年镜蕴藏着大明王朝的兴衰史,文化内涵丰厚,是人们了解和研究明史的重要实物载体。现根据我收集到的隆庆纪年镜图录资料,以及自身珍藏铜镜的感悟,谈一些粗浅的认识,欠妥之处,望藏家赐教。

大明王朝从朱元璋称帝至崇祯缢吊煤山,先后历经277年(1368-1644),共有17位皇帝和17个朝代。

隆庆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朱载垕的年号,史称明穆宗皇帝。朱载垕于公元1567年继位,时年30岁,36岁病死。仅做了六年皇帝(1567-1572)的朱载垕,算是一个寿短的皇帝。

将年号纪年雕铸在铜镜上,是明代铸镜一大特点,迄今为止,已发现铸有“隆庆年号”铭文镜是隆庆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和六年纪年镜传世。纪年的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年号纪年,即以隆庆为年号,后加农历纪年,如“隆庆元年”、“隆庆五年”等。另一种是年号后面加地支铭文纪年,如“隆庆壬申”等。

在明代铸造的纪年铭文镜中,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和研究,洪武朝31年,发现12面洪武年号的纪年镜(笔者收藏一面)。宣德朝10年,发现2面纪年镜。嘉靖朝45年,发现10面纪年镜。万历朝48年,发现15面纪年镜。天启朝7年,发现1面纪年镜。崇祯朝17年,发现1面纪年镜。而隆庆朝寿短,仅有六年时光,就有10面之多的纪年镜传世,说明隆庆纪年镜最为盛行,现简介如下:

隆庆元年纪年镜

镜直径13厘米,厚0.43厘米,边缘宽1.98厘米,重355克,黄铜质。圆形,圆钮,大宽边,钮周上下左右铸“隆庆元年”四字对读铭文,行书体,近似匠人手笔。隆庆元年为公元1567年。此镜铸造规整大气,纹饰简洁,镜体厚重,为官府铸造的明式标准镜。

2015年秋冬出自江西鄱阳湖畔。传说是鄱阳县农民在田间用推土机平整土地时发现,后由古玩小商贩收购后带入沪上。鄱阳县故称饶州,为鄱阳郡。是军事重镇,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后,将自己23个儿子都封为藩王,这是明朝在政治上对宗室的管理。在封国内,藩王有镇压指挥与生杀大权。饶州在宋代就是著名制镜中心之一,饶州镜闻名天下。这面“隆庆元年”纪年镜的出土,表明在明代饶州仍是铸造铜镜的产地。

隆庆壬云川铭镜

镜直径13.2厘米,重537克。圆形、圆钮。钮周围饰12枚乳钉及弦纹一周,外饰博局纹、兽纹和双弦纹。钮左右两侧各有一纵行铭文“隆庆戊辰三月江西省铸荆溪王云川记”。铭文系工匠王云川自署手笔。宽缘,阔边上饰兽纹一周。“隆庆戊辰”为地支纪年,即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

此镜是明仿汉博局镜,镜上铸纪年和地名甚少见。产地江西。荆溪为旧县名,位于江苏省南部,今江苏宜兴地区。荆溪很可能是工匠王云川的祖籍。

隆庆三年铭文镜

镜直径8.4厘米,重389克。方形,圆钮。钮左右各饰铭文一行,连读为“隆庆三年孔像”行书铭文(工匠手笔)。镜缘由二周凸弦纹构成,中间内凹。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孔像”是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尊称。

隆庆五年仿汉博局镜

《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第370页图片实样。

镜直径17厘米,重725克。圆形,平顶圆钮,乳钉纹圆钮座,外围以双线方框。主题纹饰区分为四组和方框的四条线相对应,每组内各置两枚乳钉纹,双线博局纹及两只瑞兽。钮右侧铸铭文“隆庆五年”,右侧纹饰则模糊不清。其外区有一圈铭文多已平夷。镜缘内侧为锯齿纹,外侧饰卷草纹。隆庆五年为1571年。

此镜为典型的明仿汉博局镜,在制造过程中,先用原镜翻模,后铲除上部分原有纹饰。再加铸年号铭文。

隆庆壬申纪年镜

镜直径10.3厘米,重278克。圆形,平顶圆钮,宽素缘。钮右侧铸“隆庆壬申”四字铭文,左侧铸“周南川记”,字体为工匠手笔。“隆庆壬申”为公元1572年,即隆庆六年。周南川是订制者姓名。此镜为明代铸造的典型私人订制铜镜,在明墓中出土较多。

如今,已发现隆庆元年纪年镜2面,二年1面,三年3面,四年1面,五年2面和六年1面镜,共有10面铜镜传世。这10面隆庆纪年镜的出土与收藏,显现了在隆庆年间明代铸镜手工业的兴旺发达。

纵观隆庆纪年镜,具有明代铸镜的特征,代表了明式镜的风格。如隆庆纪年镜中有仿汉代的昭明镜和博局镜,反映明仿古之风的盛行。

据《上海明墓》一书所载:在上海明代墓葬中,已考古清理发掘的400座明墓中,出土铜镜近千面,其中一半为明仿汉唐镜,可见一斑。又如隆庆一、三、四、六年纪年镜,其镜体泛黄,质地粗疏,纹饰简洁,形制各一,有银锭钮、圆形平顶钮,印章式钮,宽边等,均都反映明代自铸镜的特色。这些纪年镜的出土为考古工作者在考古发掘古墓时,提供重要的断代依据。

明代从隆庆年间起,开始重视铭文镜的制造,内容包含两种:商标铭文或使用者铭记。这与宋镜极不相似,在商标铭记后面常以“造”、“铸造”、“记”、“置”、“办”的字样冠之显示出来。隆庆纪年镜的铭文后面铸“记”字2面,“置”字2面,“制”字1面,“造”字1面,计有6面铜镜有冠字纪年款的私人姓名“订鑄镜”,多数为亡者陪葬用。

明代社会崇尚孝道,施行厚葬成为社会当时一种风俗。铜镜可避不祥,具有辟邪传说。因此,使用铜镜陪葬,在明代更为盛行,反映民间哀葬风尚和习俗。

早已物是人非的隆庆纪年镜,是历史的镜子,影照着在隆庆六年的岁月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让后人去回顾与展望。

隆庆元年(1567),明朝廷首先实施“部分海禁”,使私人海外贸易取得合法地位,实行开放政策,促进国内外商品自由输出入,从而发展了国民经济。

遗风余韵的隆庆纪年镜,映照在短暂六年时光内,明代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减赋息民,实施贸易开放,重视边防巩固,加强汉蒙团结,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得到安宁。从而也促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万历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欢

图录纪年铜镜
乌程汉简 纪年简选
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图录选(16)
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图录选(19)
新乡市博物馆藏铜镜
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图录选(14)
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两面珍贵铜镜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建平博物馆藏辽宋铜镜简述
2《步辇图》:初唐汉藏关系图录
辽宋金铜镜辨识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