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习与生活连接

2016-09-10唐晓勇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真实世界现实生活师生

唐晓勇

当前,基于文本的学习还是学校教育的主流形态。师生在文本中思考、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脱离真实世界的“纸上谈兵”式学习,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突出了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即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中心。因此,让学习与生活实践关联是我们必须思考、关注的话题。

从儿童认知世界的本源来看,儿童认知的世界是整体的、不分离的,是生活的,是真实世界的,更是经验的,特别是儿童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同时,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他们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去感知体验。如果我们的学习不从儿童认知世界的特点出发,真正的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

从脑科学与神经心理学角度来看,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中才会更容易被理解,知识也只有在联系中才能显现它的意义。学习不应该局限在个人的头脑中,应该将问题置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去理解、去解决,学习必须与生活连接。如果我们的学习仅仅聚焦于文本而不与真实的生活世界连接,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

要让学习与生活连接,必须改变当下的课程形态,构建连接生活的学习课程。项目型课程就是连接生活的课程,它是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主流课程形态。项目型课程是学生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世界的主题,并在精心的学习设计基础之上,师生共同进行较长时期的基于现实生活的开放性探究,也就是按照“主题-探究-表现”来进行统整式的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其综合素养。

目前,我国的主流课程是僵化的“程序性课程”,按照“目标-达成-评价”的流程来组织教学,主要聚焦知识传授,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性知识。在我国,这种课程所带来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以试卷考试为核心的终结性评价越来越让中国孩子没有创意,思想受到禁锢,这值得我们深思。而在发达国家,项目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流课程形态,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其综合素养与技能。笔者曾有幸代表中国参加“第五届微软全球创新教育大会”,在与全球300多名教师交流与竞赛中深切地感受到,在欧美发达国家,“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已是学生天然的学习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是学校最基本的课程形态,“用技术支持学习”突破学习困难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法。

构建基于现实生活的项目型课程,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置于一种真实的背景中去学习和运用,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师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需要重点关注的课程形态。

(作者单位:南方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真实世界现实生活师生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纽带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虚拟现实:另一个真实世界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假期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