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改造,城镇化过程中的“阵痛”

2016-09-10潘慧琳

决策探索 2016年17期
关键词:阵痛城中村郑州市

潘慧琳

编者按:

城中村是什么?

有一位郑州官员这样说过:“城中村是他遇到的最难做的一道题!”

而在毛子哥的神曲《摩的摩的》里,郑州的城中村是这样的:

“我来自许昌,我住在刘庄,

就在花园路一直往北走的地方,

每天早上六点,

我就得起床,

不管雷电交加还是尘土飞扬,

门口有家胡辣汤我来不及品尝……”

城中村,几乎是每一个“郑漂”在郑州落脚的第一站,它承载着无数“郑漂”的简单梦想,也温暖着“郑漂”孤寂漂泊的心,它一度成为“家”的代名词。

喧闹又混乱、简单而不卑微,这样的城中村,对于外来者,它曾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接纳;对于本地人,它就是家乡。

就像很多人在抱怨的一样,那里脏乱、逼仄、阴暗、不体面,但是,正是这样的城中村,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郑州这座城市的门槛,使得几百万外来流动人员,以此为踏板,零限度地接触到城市的中心,廉价地做着“郑州梦”……

搬走的人再也不想回来,然而青春的印记却已经烙在心头……每一个住过城中村的人,心中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想,但若真的有一天,因为拆迁而不得已搬离,心中却又会有些许的不舍。

城中村,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正在变得模糊,并逐渐在新型城镇化加速过程中消失。

从2003年的西史赵村开始,郑州便迈上了城中村改造征程。13年过去了,环顾郑州市内的城中村,已所剩不多。

“郑州市内的城中村,必须改造。这些脏乱差的城中村,与郑州建设国际商都不相符合。所以,即使困难再大,也要完成拆迁改造。”郑州市相关人士表示。

去年年底,郑州市三环内城中村已经全部拆迁完成。如今,没有拆迁改造的城中村,主要集中在郑州市北区,中原区还剩须水,二七区、管城区加起来还剩五六个。从郑州市区来看,未改造的城中村不足20个。

“目前,郑州城中村拆迁改造,已经进入扫尾阶段。”郑州市相关人士说,今年年底前,有望全部完成城中村改造计划,届时,郑州市区将告别城中村,实现全域城镇化。

城中村的消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却又是城市发展的开始。它犹如流星划过天际般刹那间陨落,却又满载着关于幸福明天的希望!俗话说,没有哪一座城市一直苍老,但永远有一座城市正在苍老。经过13个年头的城中村改造,郑州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城正在焕发新颜……

随着城市的变迁,城中村也渐渐被改造,变得繁华瑰丽。对于本地人来说城中村是家乡;对于外来者,城中村是这个城市曾经最柔软的接纳和腹地。城中村,是他们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一截永难忘记的回忆。它是阶段性的存在,是过渡期的选择,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旅。

繁华而混乱、简单而卑微,城中村接纳了大部分外来人,村里的便利生活,为外来者提供了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生存下来的可能。对于他们来说,到来,也是为了不久后的离去,但离别之际,他们却难说再见。

郑州最大的城中村——陈寨,真拆了

陈寨作为郑州最有名的城中村,是金水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村情最复杂的城中村,户籍人口3394人,流动人口已近20万……地上垃圾乱丢,天上电线成网,有的楼间距不过几十厘米。2015年9月,陈寨被国家综合治理办公室列为重大火灾隐患区域,这样的火灾隐患区,河南共有9个,陈寨排名第一。

随着郑州都市村庄和棚户区的改造加速,这个最后的城中村成了许多郑漂一族最后的“低价房”所在地,大量租客和密集人流造就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因此有了“中原小香港”之称。

从2015年开始,有关陈寨拆迁的消息就开始传播,而陈寨的商户、住户都已习以为常。“只是说说”“哪那么容易说拆就拆呢”……各种各样的声音充斥着陈寨的每个角落,也有很多人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房子能住一天是一天,生意能做一天算一天。

如今,这个容纳了近20万“郑漂”的城中村——陈寨正式启动拆迁,传了多年的拆迁消息如今变为了现实。

时间也很明确:2016年7月10日—7月16日宣传发动,7月17日—8月5日签订协议,8月20日之前搬空房屋,8月21日之后实施拆除。年底前,剩余的十几个城中村,将完成全部改造,届时,郑州再无城中村。

此刻,村民们和租户们才知道,这次不是闹着玩儿的。

村庄已“人去楼空”

8月21日下午6时许,记者去陈寨花卉市场买花时,专门来到陈寨村。走到村口,还能陆续看到搬家的三轮车进进出出。昔日,小商贩的叫卖声、超市门前聒噪的音乐……如今,都已经销声匿迹。

陈寨临街的店面大都已关门。头顶密密麻麻的电线,垂得更低了。挨着文化路的村外一排门面房前,工人们正在忙着拆门头、往外拉家具。由于大部分租户已搬离,所以,近几日,搬家车辆已不多见。一位开三轮车专门搬家的师傅告诉记者,前几天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挣200多块,这两天几乎没生意了,因为该搬的都已经搬走了。

记者随意在村里转了转,发现大部分房屋都已搬空,只有三三两两的租客还在忙着搬家,整个村庄已“人去楼空”。眼前的陈寨给人一种“满目疮痍”的苍凉感。

老家南阳的杨先生是做搬家生意的。每次城中村拆迁,杨先生的生意就变得很红火。相比正规搬家公司,城中村内的租户更愿意找他们这些搬家个体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便宜。正规搬家公司一二百块,他们几十块钱就能搞定。

这是杨先生来郑州的第六个年头了。他也做了六年的搬家生意,还有不少南阳老乡,在做着和他一样的生意。这几年郑州迎来了城中村拆迁的高潮期,杨先生也见证了郑州城中村的拆迁轨迹。从常寨、押寨、关虎屯、杜岭新村,到东韩寨、西韩寨,再到老鸦陈、柳林、庙李、刘庄。终于轮到了陈寨,陈寨拆完,就剩下沙门、张家村了。

城中村拆掉了,里面的租户去了哪里?杨先生说,相当一部分人从城中村搬出来,就回老家去了。但在郑州市区工作的年轻人都想法留了下来。他们的选择,往往是群租。他见过很多被隔成很多标间的小房子,里面每一个标间里,都住着一个或两个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的新居有两个特点:一个是贵,另一个是挤。

在陈寨村里,记者看到除了醒目的拆迁公告,还张贴出了许多租房信息,信息上的每一个地址或许就是租房者们下一个“家”。据附近的房产中介公司的人说,自陈寨村有了明确的拆迁消息以后,周围的房租和房价飞速上涨。但对于许多租房的人来说,他们宁愿搬到离市区更远的地方,哪怕和陌生人合租一小间房屋,也不愿支付贵一点的房费。

近20万“郑漂”一族该如何安置

陈寨拆迁改造,各有利弊。大局着眼,利大于弊。但从郑漂一族的角度来看,却是弊大于利。

先看有利的方面,据金水区城改办相关人士说,改造后,为城市基础设施腾出空间,文化路未来将拓宽50米,解决道路瓶颈,并将增加学校、用电设施、道路等各种配套。城市承载能力将进一步完善。

上述人士还认为,改造后的房屋,容积率降低,环境更好,也更安全。也可以增加老百姓的就业机会,从以往陈寨村民的无序经营状态,变成有序经营,这里还有望成为郑州经济增长点。燕庄变成“曼哈顿”,西关虎屯变成“国贸360广场”,便是很好的例证。

陈寨处在郑州城区核心位置,交通便利,生活方便,是一代年轻创业人的首个落脚处。这些人将何去何从?政府部门有什么对策呢?

金水区城改办相关人士建议,对于“郑漂”一族的安置,可以考虑几个方面:首先是考虑公租房可以租,另外,近两年,诸如大孟寨、小孟寨、东西岳寨部分安置房的大量入市,也将提供更多的房源,目前,这些项目已经封顶,预计明年年底前交付。未来还有白庙、聂庄、岗杜等大量安置房投入市场。

该人士说,随着郑州地铁2号线的开通,外来人员的居住范围,可布局在地铁线旁,这样,就不必非得在市中心居住,可以进一步向南北方向扩展。

陈寨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陈寨拆迁赔偿标准为以房换房,三层以下1∶1赔,三层以上6∶1赔,或者按每平方米几百块补贴。用陈寨村民张女士的话来说:“知足常乐,赔的不少,拆迁是为了城市发展,我们也希望村里变得更好。”

“咱们村肯定会大变样,旧貌要换新颜了。”这是大多数土生土长的陈寨村民最大的感慨。

村民王先生对陈寨的未来信心满满,因为他在燕庄的亲戚跟他说,拆迁虽然麻烦,但是以后住上高层,也挺好的,“你看曼哈顿这一块,现在多繁华,以前那都是啥,乱七八糟的”。在王先生的设想里,未来的陈寨应该也会是高楼大厦,出门都是商场,购物绝对比现在要方便,也更上档次。

而村民心中对未来陈寨的设想,其实早就有了蓝图。据郑州市规划部门相关人员早前透露,从2013年开始,郑州市规划局已经开始对陈寨等城中村进行研究规划。

从郑州市目前的城改工作来看,每一项城改带来的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规划部门透露,结合实际情况,城改后的陈寨,初中、小学数量都会增加。此外,未来的陈寨还有变电站、医疗、消防、绿地等必要的配套设施。据之前媒体报道,自开展城中村改造以来,金水区为城市建设腾出了超过4万亩土地,其中,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无偿提供土地14913亩,占总拆迁土地的38%。这中间,包含新增的52所中小学、两处医疗设施、5个消防站等。

郑州城中村拆迁改造大事记

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将城中村改造提上议程。至今,郑州城中村改造已经走过了13年征途,遍布全市的228个自然村,中间在政策上也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

2003年9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32号文件,即《郑州市城中村改造规定(试行)》,提出了城中村改造采取市场运作方式运行,可自行改造,也可与开发企业联合改造或选定开发企业独立改造。当年西史赵村的改造意味着郑州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后来建成了普罗旺世社区,形成“西史赵模式”。

2006年,郑州市拿出了17个城中村作为试点改造工作,西关虎屯和燕庄最为典型。为此,市政府专门出台了103号文件,即《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提出了“政府让利,村民受益,企业得利”的原则推进改造工作,对村民宅基地上3层以下(含3层)的合法建筑给予1∶1补偿安置,对3层以上房屋不作规定,由各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处理。

2007年6月12日,郑州市政府印发《进一步规范城中村改造的若干规定》,进入轰动全国的“郑州模式”。“郑州模式”即“政府让利,村民受益,企业得利”。

2008年,郑州城中村改造集中放量,郑州首个城中村配建廉租房项目(小李庄)开工。

2009年3月,国家城中村改造高峰论坛在郑州召开,郑州市暂放缓城中村改造项目审批,先行消化现有批准的改造项目。城中村改造放缓步伐,走向更加理性阶段。“郑州模式”被推广。

经过三年的调整期,2011年年底,郑州市出台了258号文《郑州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提出由市场主导改为政府主导。

2012年年初,郑州市委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到2014年年底实现郑州市三环内的所有城中村全部改造完毕。2015年年初,金水区三环内的所有城中村全部拆迁完毕。同年,郑州市政府批准2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这是郑州近年来单次批准城中村改造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标志着郑州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

2013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郑州将启动3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38个合村并城项目以及24个新型农村社区项目。

2014年,郑州城中村改造大刀阔斧地进行,管城区3年内启动7个城中村改造,惠济区3年内启动剩余的11个城中村改造,金水区全面启动仅剩的14个城中村改造。

2015年1月20日,郑州市提出城中村改造要进入扫尾阶段,年底前要完成四环内所有村庄的改造拆迁工作。马懿市长在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向郑州人民描绘了2015年的建设蓝图,其中提到留在市区的都市村庄今年将离开我们的视野。

2016年,庙李、刘庄、邵庄、梨园、高皇寨、柳林、陈寨7个村拆迁。

昔日“城中村”,今日“城中城”

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城中村这些城市里独特的符号正在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商品住宅、商业中心。在这些精彩的华丽蜕变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开发商的努力和责任,还有整个郑州的期待与梦想。

2003年,在考察借鉴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郑州市政府对城中村土地、规划、拆迁管理以及村集体经济转制作了初步规定。此后,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郑州特色的城中村改造工作机制。以人为本、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这套工作机制的根本宗旨。

郑州城中村改造的开元之年定格在2005年。2005年7月2日,郑州市金水区西关虎屯爆破拆迁的一声巨响,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工程擂响了“第一声战鼓”。同年 11月,作为郑州市首个城中村改造示范项目的郑州国贸中心举行盛大开工奠基仪式,这标志着郑州市城中村改造就此拉开了大幕。

郑州国贸中心项目位于贯通郑州南北的迎宾大道花园路和贯通东西的总部大道农业路的交会点上,独特的地段让它成为“寸土寸金”之地。就单价来说,其土地价是郑州市时下的“地王”价。向南,它面临郑州三大商圈——二七商圈、紫荆山商圈、黄河路商圈组成泛中心商业带;向西北,它处于“中原硅谷”——文化路科技市场和高等学府组团的科技、文化带;沿花园路向北呈“十”字形的汽车商业带,属于“两轴三带”之上黄金物业。

2008年,郑州市中心最大规模的综合地产项目郑州国贸中心在这里建成,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曾经的西关虎屯村华丽蝶变为郑州商业发展的新地标,7000名村民亦成为距离郑州市新地标性建筑最近的居民。大商新玛特、招商银行、360国贸广场云集其中,丹尼斯百货、苏宁电器等商业卖场环顾四周,郑州国贸中心成为郑州继二七广场后的又一个新商圈。

燕庄村改造是2004年启动的。当时郑东新区建设大幕刚刚拉开,金水路至东明路段以后再往东成为一条很窄的路。郑州主城区与郑东新区之间急需一条宽阔出口。农业路、桐柏路、航海路形成的二环路也急需打通未来路而构成环形。在此情境下,位于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的燕庄村被推上了城中村改造的历史舞台。

2006年4月,燕庄村实施拆迁,拆掉老旧建筑物近60万平方米。金水路随之拓宽,未来路得以打通。除此之外,开发商利用旧村拆迁腾出的土地,建设了一个总体量129.5万平方米的曼哈顿广场项目,使该地区整体形象面貌和商业价值得到了跨越式提升。

城中村改造要让城市更现代,更有文化内涵

可能对很多城市居民来说,城中村拆迁与他们并无太大关系。事实上,城中村拆迁将给整个城市带来“阵痛”。据估算,居住在郑州金水区高皇寨、柳林等12个城中村的“郑漂”约有40万人,城中村拆迁直接影响着这些人的生存。如果他们选择离开,那么很多中小企业将面临招工难,从而也会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如果他们留下,生活成本必然增加,如何留下是现在很多“郑漂”不断思考的问题。

城中村的改造,所触及的人与事远不止于城与村、拆与迁那么简单——村集体经济背后的利益纠葛、土地征用与租赁中的多方流转、原住民和租住者自发形成的系统共生问题,城中村改造充满了复杂和多样性。这不仅是钱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人的问题。城中村不是一夜之间形成,更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造好。城中村改造,势必是一场久久为功的工作,以保障拆迁户的利益的安置政策就成了城中村改造成功推进、民众无后顾之忧的重要配套举措。

城中村应该如何改造?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刘仁义说:“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来讲,城中村改造是项紧迫且必须完成的任务。拆迁改造城中村,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常见操作模式为原居民就地回迁,增加配套设施,以适当的商业开发来补偿拆迁安置费用。当然,如果以政府为主导,将城中村拆迁改建成城市公园等公共服务项目也非常好。”他认为,城中村改造,必须从城市整体发展规划考虑,不能只建高楼大厦,还应保留一些历史文化气息,要让城市更现代、更时尚、更有文化内涵。

安徽社科院文化与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孔令刚表示,从政府方面应该增加保障房,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高中档的住房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他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一定要注意这样的问题:第一,要尽可能的保留一些老的建筑、树木等,就像以前的安图改造,就保留了原来的树林,保留了自己的特色。第二,对原来的住民要有一个合理的安置,让他们能够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城市改造带来的好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社表示,城中村改造是新型城镇化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一环,它的完成将为“郑漂”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但眼下,政府需要考虑的是对“郑漂”们做好预案,比如金水区12个城中村能分期分批拆迁,留有足够的拆迁过渡期,给“郑漂”有个缓冲时间,也给城市留下缓冲时间,以避免出现过大冲击。

同时,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商建设一定量的小户型,类似大学生集体宿舍,供这些打工者居住。在经济学家谢作诗看来,城中村拆迁成功与否就在于能否妥善安置这些“郑漂”,把他们留下来。他建议,公租房不需要建得太大,最好都是小户型,并不是不希望打工者都住上好房子,只是在公租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希望政府用更多的精力提高公租房的数量,甚至可以使用公共卫生间,把公租房真正送到有需求的人手里。[ ]

猜你喜欢

阵痛城中村郑州市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郑州市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
《中医药法》的“产前阵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