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2016-09-10张云明

决策探索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党政领导专项资金乡镇

张云明

乡镇领导既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微观经济的领导者,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乡镇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事件会直接损害广大百姓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开展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促进乡镇建立内控制度,将权力的行使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促进被审计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乡镇经济管理规范化提供参考。

一、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

第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上级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情况。包括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情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政策的贯彻情况,统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及效果等。

第二,乡级财政管理情况。重点审查收入是否真实、合法,入账是否完整;支出是否合法、合规,如果超支,分析其资金来源,是否占用专项资金和征地款;关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是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

第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审查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经济事项是否集体研究决定,内控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有效等。

第四,个人遵守财经纪律及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以审计情况为基础,设立举报信箱、电话,向有关人员及部门了解情况,看个人在经济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违纪问题。

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步骤

第一,审计机关会同干部任免机关,由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审计对象,并报政府批准。

第二,成立审计组,开展审前调查,据此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計通知书,召开审计进点会。

第三,审计人员现场实施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经审计组长复核。重点核实乡镇财政收支以及乡镇自有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摸清资产、负债。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和工作业绩。

第四,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经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由法规部门、总审计师审核,审计机关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向委托审计部门出具审计结果报告。

三、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常见问题

第一,不廉政。如贪污公款、请客送礼、挥霍公款、公款旅游、公款出国。同时利用手中权力为亲戚支付有关费用,谋取利益。

第二,收入不规范。无证收费、无标准收费和无理由摊派,有过期的票据、不合规票据等;未实行收支两条线,任意改变收入性质,拦截上级收入。

第三,支出不合规、不真实、不合法。有的支出是政策不允许的,有的是超标准范围的;有的虚列支出,套取资金;有的支出与事实不符;有的报支发票不规范,以“办公用品”“招商引资”名义报支不合规费用;有的支出直接充抵收入。

第四,财务收支审批手续不全、原始凭证不合规。如审批内控制度不健全,支出凭证未有相关人员签字或签字不齐全;支出凭证无发票或相关附件;发给农户的各项补助款无相关农户签字。

第五,采取收入不入账或虚假支出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出现小金库、账外账。避开财政的管理,给一些干部提供方便,其中不少隐藏着腐败的现象,有的乱挥霍、请客送礼;有的挪用、贪污和私分公款等更严重的问题。

第六,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通过同一项目多次申报,虚报、冒领及以其他名义套取国家专项资金,用于乡镇政府经费支出。截留专项资金,罚款未开具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票据,未上交县财政纳入预算管理,用于招待、车辆运行、办公经费和发放乡镇干部津贴等。

第七,项目配套资金未到位或通过空转方式虚假配套。有的直接未配套;有的通过先下拨,后回收项目配套资金。

第八,资产购建和处置不规范,不合规。如未履行招投标程序,少数领导拍板定价,暗箱操作;项目竣工后未及时报审计机关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甚至出现多付工程款现象;固定资产核算欠规范,普遍缺少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备查簿,账外固定资产时有发生。

四、乡镇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第一,一些领导干部缺乏财务知识和财经纪律意识,对财务报表理解不透,对单位存在的成本不实、不良资产等影响会计资料真实性的问题认识不清,影响了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水平。

第二,有的单位领导干部不重视财务工作,单位内部管理薄弱,未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约机制,使领导干部与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无法保证本单位的各项经济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之下。

第三,有些领导干部经济行为不够规范。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政绩”,任意扩大投资规模,不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运作,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有的工程项目由于没有按规定进行招投标、决算控制不严,从而导致工程决算不实。

第四,有些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专款记账路径不清晰,各种专项资金混合记账,有的甚至与办公经费混合记账,没法区分。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提供了方便;一些单位通过隐瞒少计收入、多列支出、挤占挪用专项资金。

第五,部分财经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约束机制不健全,有关管理部门监督不到位。如预算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预算约束作用不强。财政部门对资金的跟踪管理不到位,留下挤占挪用专款的可能性。民主法治建设尚未健全,社会对政府财政经济活动的监督较弱。

五、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法规政策知识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通过了解财经法纪、财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规范业务、强化责任和管理意识;遵纪守法,自觉接受监督,确保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有效。

第二,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坚决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取缔;对以改头换面形式乱收费的,对通过下属单位收费或以其他形式、其他票据乱收费的,坚决查处。

第三,各单位应加强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特别是加强支出预算管理,根据自身财力量入为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开支,严禁经费超支挤占专款。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支出审核审批制度,防止损失浪费。

第四,确保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效益,以维护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财政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规范专款会计核算,防止违规乱收费和挤占专款发生。

第五,对于资产的购建、使用和处理、处置,要坚决按照法律法规按规定程序依法进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六,健全内控机制。强化社会对政府财政经济活动的监督,逐步提高政府预算、决算收支活动的公开透明度,推进民主法治政府建设。

(作者单位:松溪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党政领导专项资金乡镇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一图读懂《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京津冀党政领导纵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一张图看懂生态环境损害如何追究党政领导干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