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6-09-10杜旸

决策探索 2016年16期
关键词:海权区域化东盟国家

杜旸

21世紀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其意义可被理解为综合性海权利益的保障。“海权”应被视为拓展海上商贸、获得外国市场特权而造就国家富裕和强盛的合力。对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理解不应局限于经济外交战略,海上通道安全、海上安全危机管控及与沿岸国家的海上合作等亦应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性议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机遇

一是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国家大战略和新布局。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会促进大量人才、科技、信息和金融等高端要素集聚沿海城市,而且会在对外开放和双向循环中创造区域经济协作效益,促进区域中的人才、商品、资金、信息多向流动,从而构成区域间各经济体稳定发展的基础,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是中国—东盟区域、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前景广阔。中国—东盟区域自 2003 年双方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启动自贸区建设以来发展迅速。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意支持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包括东盟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这表达了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扩大对东盟国家开放,使自身发展更好并惠及东盟国家的良好愿望。

三是推进人民币更加广泛使用,实现区域化。目前,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地位仅次于美元,而且已经有一些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区域化,而东南亚正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方向。这一地区华商在住在国经济、金融中占有重要位置,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挥华商在金融行业的桥梁作用,可以推动人民币实现区域化。

四是构建海上合作网络促进经济转型提升。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全方位、统筹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会带来区域内贸易额的扩张,还将推动海洋交通、通讯、能源、港口、码头、远洋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优惠政策的落实,包括构建运输的集疏运网络,通过多式联运等方式,港口还将吸引众多的外贸企业,这都会有力地带动海运业、集疏运业、仓储业等港口关联产业,保税业、造船业、贸易、石化等港口依存产业和金融、保险、土木工程、旅游等港口派生产业的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内各经济体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

一是面临更激烈的内外部竞争。专家们普遍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可能遭遇更加复杂的外部环境、更为激烈的竞争。近10年来,海上安全逐渐构成中国周边外交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中国政府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政策背景下,国家海权利益需求的扩容使海上安全成为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命题。对于中国,海上安全的意义已经从初期强调领海主权发展到综合性海权利益的保障。

二是投资环境亟须改善。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以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综合性较强的配套产业为基础,与此同时,海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需要提供原材料、配套产品、运输系统、石化产业等众多基础配套产业。我国的海洋工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产品质量较低、成本高,影响了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而目前,我国真正能够从事海洋高新技术成果研究与应用开发的人才匮乏,能够从事海洋新兴产业尖端技术开发、市场预测、技术经济分析、产品营销研究以及情报信息处理的“软科学”人才屈指可数。从我国海洋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来看,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配套要求仍有距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然不足,相关配套产业链建设需要加强。

三是海上交通运输安全问题。海上贸易之路的开通和开拓最重要的是确保海上交通运输的安全通畅。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经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口的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总量的66%。海上丝绸之路包括西向和南向两条线路,而这两个方向的航线也是中国海上运输至关重要的战略通道,是中国能源、外贸进出口货物的生命线,是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通道。这些航线必经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南海通道等重要咽喉要道。中国所倡议的两条海上丝绸之路共同经过南海,可以看出,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居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由此可以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议程本质上就是南海区域安全问题,其核心是重视维护海洋秩序,化解各种纷争,保证海洋航线畅通无阻。

总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安全风险包含种类多、涉及范围广、解决难度大。中国必须制定相应的危机管理战略,把这些安全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海权区域化东盟国家
强化区域化管理 聚焦信息化建设
城燃企业区域化管理模式下技术创新体系搭建
阿尔金山西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博弈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东盟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思考
东盟国家刑事审判制度综述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甲午战争与中国海权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