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6-09-10刘佩芝

决策探索 2016年16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师生大学

刘佩芝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大学图书馆的技术设备、基础配套设施、服务理念、工作日程安排等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正处于稳定状态。在大学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同时,广大师生搜索和阅读信息资源的方式方法正在被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大学图书馆生存的外部信息环境从根本上也被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大学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需要将图书馆发展的重点从外观结构转到内部管理、设备更新、服务理念的提升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学图书馆应保持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强化图书馆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怎样提升大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这些都是大學图书馆面临的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当前大学图书馆建设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备受广大师生关注,图书馆已不再是广大师生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方式。经费的不足、读者需求多样化等方面的原因也加速了图书馆校园服务功能的退化和学生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通过对广大师生的阅读习惯进行调查,发现以下两种阅读倾向最为普遍:一是两种阅读兼有,即既有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阅读也有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阅读;二是只使用网络媒介进行阅读,很少或从不使用传统的方式阅读。但是纸质图书数量过多的现象仍在很多普通大学的图书馆存在,这些大学图书馆到目前仍然维持着以传统的借阅为主要服务的管理模式。由于兼有两种阅读模式的学生数量占有相对较低的比例,因此,大学图书馆已不再像原来那样受学生欢迎。受网络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网上搜索信息资源,学生更倾向于用一台电脑,连接上互联网,点一下鼠标就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倾向于网络阅读的学生常常有这样的顾虑:到图书馆去借阅书籍,不仅要花费来回路程的时间,而且还可能会出现找不到他需要的书籍的情况。与网络一同成长起来的学生,很早就学会了使用网络,形成了用网络取代商店、书店、饭店等现代行为的需求意识,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大学图书馆若继续以传统的服务模式进行管理,将脱离信息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学生读者的需要。对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而言,这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成为主流

首先,应该转变和更新管理图书馆的理念。要想使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取代原来藏书阁楼式的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从基础工作做起,将服务的重点转向信息资源的搜索引擎和人文个性化的创新设置上,突破服务界限,全面开放图书馆。将网络信息服务作为图书馆的服务重点,满足学生预约书籍、预约座位、随时随地阅读网上信息资源的要求,实现网络信息建设的高效运作。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已经是信息服务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再是一个服务个体。“超链接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图书馆的管理建立在一个大的系统内,做到资源共享,数字化管理成为现实。在信息资源实现数字化的前提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做到高速度处理、高密度存储、远距离传递。为此,高校图书馆应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主动使用数字化设备,向数字化图书馆方向发展。

(二)创新内部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图书馆进行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内部管理模式改革也是图书馆内在发展的动力。内部管理模式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化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制度、实现高效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就是让学生需求能够通过两个整合服务部门“一站式”解决,进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检索与空间的价值。建立科学的制度是指不仅要建立严谨的规章制度以达到图书馆稳定发展的目的,而且要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科研成果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的科研能力,而且可以改变图书馆在广大师生中的印象,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定位,由单一的服务型机构变成研究型服务机构。实现高效管理是指在不违背制度管理的前提下实施人性化管理举措,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快人才引进的步伐,训练一批核心竞争力强、适应时代发展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是图书馆界的重要目标。

(三)形成主动服务的意识

阵地服务是传统的大学图书馆服务的典型特征,服务方式是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被动式服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大学图书馆以这种服务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阵地式服务理念不能满足时下学生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尚未跟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所以,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向多维立体模式转变,要以读者为中心开展服务工作,以主动化服务为依托,形成主动服务的意识。主动服务方式是指主动运用多种渠道提供快捷途径,以便广大师生读者获取各种想要的信息资源。要做到主动服务,需满足以下要求:一方面,以原来的服务项目为出发点,提升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贯彻以科研促服务的战略,要建好“数字资源中心”。为了给教学与科学研究提供便利条件,建立学校“数字资源中心”是校园网发展的必要举措。

(四)人文个性化设置

在多元的文化选择背景下,图书馆不仅具有提供信息资源的功能,还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如以微信公众号、海报、横幅作为宣传手段,开展检索文献的比赛、资源分享交流会、毕业季留言等活动,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吸引广大学生参加图书馆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这种个性化设置一方面可以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文化引领的作用。图书馆对文化的引领作用体现在,不仅可以传递优秀文化,还可以在校园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方式。综上所述,未来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不再以建设何种文化为目标,而是以形成一种建设文化的氛围为目标,进而使图书馆自身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品牌,在完成大学历史使命的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建设大学图书馆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图书馆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未来图书馆还应在以下两方面有所加强:一是制定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标志着大学图书馆向何处发展,在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目标、总结经验与教训,而且可以将工作要求内化于心。缺少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是我国大学图书馆存在的通病,这与未意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有关。大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重视外部环境变化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制定科学无误的战略规划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二是加强图书馆价值宣传力度。我国大学图书馆为了达到服务科研和教学的目的,一直在进行创新服务,但是缺乏有吸引力的包装和宣传,以致出现质疑图书馆的情况。未来大学图书馆应加强宣传和包装力度,让高校校长认识到增加图书馆投入的重要性,以便为图书馆的发展争取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大学图书馆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紧跟时代的步伐,顺应时代的需求,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师生大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