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建构研究

2016-09-10张顺超

决策探索 2016年16期
关键词:技能体育专业

张顺超

构建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该专业学生的从教技能。在具体的教学技能训练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了解新课程标准,以便学生可以正确把握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通过说课活动提高与内化课堂中所学的体育理论知识。另外,要及时革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觉参与教育调查、体育课观摩等活动,组织学生积极进入教学一线,以增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感性认知。此外,还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口令训练、教案编写、错误动作纠正等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夯实基本功,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体育教育人才。

一、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

(一)适应终身学习理念

随着体育科学的飞速发展,体育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专业技能,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为4年,而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却是漫长的,因此,教师要引导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学技能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本领。而教学又是一个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学技能的取得依靠实践,最后又服务于教学实践,它是课余训练、教学科学研究和体育竞赛等具体工作能力的综合,是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因此,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应当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教育人才。

(三)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步,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起到指导和倡导的作用,还要积极宣传现代化体育教育理念。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若要增强自身的就业实力,就必须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二、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现状

(一)教学实践形式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都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学生总数较多,但分布相对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并未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许多教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心。同时,由于体育教学技能训练多在室外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的难度,教师很难一对一地向学生讲授动作要领并及时纠正学生的动作。这些问题导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形式化倾向。

(二)课堂教学理论化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高校都加大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重技术的倾向,对该专业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前,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与理论的教学比例为6:4,这种教学分配受到许多学生的欢迎。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理论课程过多、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重复开课等问题,致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并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此外,必修课在整体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过大,与选修课比例严重失调,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一些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希望学校能够多开设一些人文课程,丰富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考核评价无序化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促使自己发展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此外,作为未来体育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动作、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虽然关注这些因素的考核,但却缺乏系统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过分重视运动技术水平,未能从根本上反映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明确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内容

首先,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要关注学生的运动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各种练习技术、运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专长,进而促使学生成长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其次,还应当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教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真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进行技能训练。同时,还应当引导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高超的动作示范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再次,还要关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他们应当深入研究和分析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行为举止、思想状况和学习兴趣。最后,还要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组织能力。体育教师应当能够制定合理的体育训练计划,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必须引导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进行选材、组队和训练,并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体育运动进行裁判训练。

(二)强化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实践环节

首先,要建立实践训练基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需要必要的场地和空间,因此,为了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针对性,高校可以联合周边的中学,建立多样化的实践训练基地。其次,要开展说课训练和比赛。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说课内容,要求学生编写体育说课教案,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修改教案,鼓励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说课教案的质量。再次,要与校园内的体育社团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通过社团体育宣传、社团体育展示、社团体育竞赛、社团体育研究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运动技能。最后,要结合体育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结合体育联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民健身服务、体育科技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体质测试、體育竞赛和体育健身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体育教学技能。

(三)确定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

高校作为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主要是指,受训者在训练结束时应当具备的教学能力,它不仅包括对各项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还包括对基本教学技能原理的认识。具体而言,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主要是指“三基”“四会”。所谓的“三基”主要是指基本技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四会”则是指会讲、会示范、会做、会教。体育教学技能的形成必须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前,应当指引学生掌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法、教学媒体设计、观察记录方法等基础理论知识。

(四)改进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微格教学法。第一,观看示范视频。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為了保障每个学生或者实习教师充分认识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应该通过教学视频或角色扮演来对将要培训的技能做出正确的示范。第二,分析教学技能。要根据培训的需求把教学技能分为几个单独的技能,然后从中选出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技能来编写教案。第三,编写教学方案。教案要翔实、清晰。把教师的教学步骤和学生可能的课堂反应全面地表达出来。第四,录制微格教学。把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情况用摄像机清楚、完整地录制下来,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第五,自我反馈评价。通过观看微格视频,实习教师或者学生观察自己的表现,发现自身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方式。第六,分析改进提高。分析微格教学录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其次,采用演示教学法。作为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之一,动作示范是在体育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可以产生简单、高效、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可以让某位同学担任教师的角色,为大家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口令训练和队伍的操练。第二,讲解完成后,先请这位同学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和其余的同学再一起指出该同学的问题,并共同找出解决方法。第三,教师和学生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改进教学方案,再进行第二轮的体育教学。

此外,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法。当今社会,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还应当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技能训练中必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设一些探究性课程或项目,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细致讲解;引导学生自主发掘问题,并围绕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进而解决问题,掌握技能。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猜你喜欢

技能体育专业
高级技能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