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来多健忘 唯不忘作诗

2016-09-10翟尚武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怪石张口文盲

翟尚武

生活在五十年代的人都知道有个“新民歌运动”,我的孙子在看书时也了解了这段历史,然后经常拿“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揶揄我,他说这不是诗,是吹牛。那时的口号确实很天真,嚷嚷着“村村要有李白、聂耳”,就连不识字的文盲都敢说自己是诗人。彼时我刚参加工作,也被这股热情感染了,凭着高中学的那点底子,也作了不少的诗。后来这个风散了,村子里的文盲还是文盲。我的热情却没有消退,在之后几十年的工作里,直到现在,我始终不忘作诗。

我是一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了三十几年,辗转了全县的四个乡镇,也分别在其中的三个乡医院做过院长。年轻时斗志满满,虽然每到一家新医院都面临着很颓败的景象,但上任之初都会写一个奋斗目标,来标榜自己。还记得35岁初当院长时编的一首诗谣,“绿柳成荫,奇花异草,环境优美,服务周到。轮流学习,技术提高,外地治疗,尽量少跑”。当时同志们都有些抵触我的目标,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可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医院终于从亏损转为盈利,连续好几年被县里评为“先进单位”。至今想起,仍然为同志们和我的充足干劲儿感到骄傲。

退休后,我被县城的一家药店请去坐诊,至今已80岁了,还坚持每天坐诊。我认为这是一种快乐。我没有忘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前两年曾经回到最初做医生时的那个乡村,并写下了一首诗:“故岗十三年,想念有回还。变化不太大,多了房数间。北沟往里走,只见一村庄。人称‘张口兽’,天黑如鬼狼。如今电灯照,公路新瓦房。汽车来回走,物资流城乡。”那个地方叫“张口兽”,是因为有一个怪石,形似怪兽,因此得名。还记得那年晚上出诊,拿着全村唯一一把手电筒,北风呼啸,路过张口兽,恰好那天又是毛月亮,阴气森森。我瞥了一眼张口兽,那巨石后面竟然有两道绿光,心一战,是狼!屏住呼吸,不敢快走,也不知何时回头不见那两个“绿灯泡”,才长出一口气。如今村里通了公路,原来的草房也被新瓦房所取代,家家院子里都停着小汽车。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不一样!

我这个人爱游历,半个世纪以来,也算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年老时仍不忘出去旅游。而作为秦皇岛人,我却没有去过祖山,所以去年我特意爬了一次祖山。正值六月,雨后初晴,天女木兰花开,秀美不可方物。乘坐索道登山,脚下怪石劲松,雾气缭绕,犹如仙境。终于登上了海拔1428米的天女峰,站在高峰远眺,能望到美丽的秦皇岛海滨。打了一路的腹稿终于在此迸发出来:“正值木兰开花日,浴后娇羞女儿湿。脚下怪石如云走,雾中挺拔青松直。千年云床今犹在,曾是天女沐浴池。情人谷里清泉水,也忆少年竹马时。”那时我满腹豪情与柔情,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代。

晚年在县城久住,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家一趟。今年春节前回家,那天恰好下雪,路过恩师的坟墓停了下来,却因为大雪茫茫一片,不能确定坟墓的位置,只在路边祭拜了一下。回到老家后,先到了祖坟进行了祭拜,另一个世界的长辈们一定很欣慰吧。看着我的子孙两辈,为他们的孝顺之情也由衷地知足。在年夜饭上,我诵了这样一首诗:“每逢佳节倍思亲,雪后下雾路难行。画圈十字路边拜,不忘恩师教育情。跌倒孙儿搀扶走,墓前焚纸忆曾经。岁末返乡先家祭,吾辈今日借祖荫。”

我爱作诗,也爱诵诗。毛主席的诗词我差不多都会背,孙子年幼时也经常教他背,小家伙记性好,一教就会。后来他上了大学,读了中文系。每次放假回家,他都要和我聊上好久,我就给他背我的诗。孙子用很专业的口吻评价我的诗:爷爷的诗重押韵,虽形式简单,但感情深厚,意味深长。听到孙子对我的评价,我很高兴,好像找到了知己。在去年的寿辰上,孙子特意为我作了一首贺寿诗“春日拂来杨柳风,杏花初开蜂蝶嗡。德高望重翟院长,一生一世老先生。年近耄耋志不减,闻鸡晨练壮益增。四世同堂笑夕阳,昔日彭祖不曾逢”。我笑着说:“德高望重称不上,老先生勉勉强强!”

老了,有时很多事都忘记了,但惟独对年轻时听过的诗、写过的诗记忆犹新。诗,承载着我的火红岁月,更记录了我的金色晚年,即使不能传世,仍能让我乐在其中。“老来多作诗,莫笑老儿痴。夕阳无限好,黄昏亦乐事”!

猜你喜欢

怪石张口文盲
《假文盲》的启示
“新文盲时代”
峡谷的秘密
雨雾中登天柱山
黄山
仰天大笑
明证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全民扫盲
神秘怪石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