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2016-09-09李敬辉顾东杰

舰船电子工程 2016年8期
关键词:舰船布局指标体系

陈 斌 李敬辉 姜 军 顾东杰

(1.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 430033)(2.海军湛江装备机动修理队 湛江 524005)

CHEN Bin1 LI Jinghui1 JIANG Jun1 GU Dongjie2

(1.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 430033) (2.Naval Tactical Maintenance Party of Zhanjiang, Zhanjiang 524005)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陈斌1李敬辉1姜军1顾东杰2

(1.海军工程大学武汉430033)(2.海军湛江装备机动修理队湛江524005)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基地布局评估指标和指标评估方法两个方面内容,是及时高效展开舰船保障基地建设的基础条件,能够有效提升舰船保障基地保障能力,并提高舰船保障基地总体布局建设水平。基于舰船保障基地的基本功能,以保护海洋利益、满足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舰船保障需求为基本目标,构建了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评价方法,对评估指标体系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舰船保障基地选址评估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 评估模型;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

CHEN Bin1LI Jinghui1JIANG Jun1GU Dongjie2

(1.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Wuhan430033) (2.Naval Tactical Maintenance Party of Zhanjiang, Zhanjiang524005)

Class NumberE911;E234

1 引言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是指在物资存储、配送、装备技术保障过程中,根据国家海洋利益保护诉求,在若干个潜在备选舰船保障基地候选位置中,根据决策者的偏好选择一个或几个地点建立舰船保障基地,与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部队构成保障服务网络的过程。好的舰船保障基地布局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舰船保障基地保障服务网络的效能,为国家海洋利益提供有效支撑、节约国家外交资源。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建设问题与军事物流基地、后勤基地、军需基地选址[1]布局问题有些相似,又存在一定差异。从目前国内外选址布局评估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评估模型的构建上,文献所涉及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从后勤物流保障角度[2]出发,以军事供应链运行效率[3]为目标,对其选址评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从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来看,多考虑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条件[4]等因素,所选因素均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主观性较强。舰船保障基地由于地理、文化、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存在较大变数,不易构建合理布局。定量分析具有较好的客观性,但有些影响舰船保障基地布局的因素难以量化,例如潜在经济效益等,强行量化可能无法反映实际情况。本文从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构建了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为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分析

2.1舰船远洋保障现状及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局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要更好履行我国的国际义务和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在境外参与多样化军事任务将成常态。目前,海军远洋行动主要集中在远洋护航、海外联合军演、海外撤侨、海外搜救等行动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战略利益的不断拓展,海军作为全球化军种,参与海外行动次数及规模都将扩大,对舰船综合保障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目前,舰船保障主要采用综合补给舰伴随保障和靠港补给的方式进行,应急情况下协调保障时间较长,这些距离舰船保障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首先能够执行远洋保障任务的综合补给舰有限,使得综合补给舰的任务负担过重;其次国外靠港码头保障资源有限,环境影响因素复杂多变,难以满足舰船综合保障需求;最为关键的是无法对舰船装备按维修保养制度组织维修保养,装备出现重大故障难以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维修保障。这些都给海军对中国商船往返密集的亚丁湾区域实施护航任务带来诸多麻烦,严重时,将影响任务的顺利实施。法国海军认为,远洋保障舰船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替代舰船保障基地的作用,设施完备的舰船保障基地任何时候都是远洋舰艇综合保障的重要依托。有效持续开展海外多样化军事任务,功能设施完备的舰船保障基地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对我舰船执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远洋任务起到重要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使海军舰船能够不辱使命,积极为国家重大利益提供强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在国家利益攸关地区抓紧开展舰船保障基地建设显得日益迫切。

2.2布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舰船保障基地主要是为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提供综合保障服务网络,为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高效执行提供坚实的后盾,为维护我国战略利益提供有效支撑。影响舰船保障基地布局的因素繁多,在确定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时,要将过多的重要性不足或重复过多的因素剔除,保持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一致性,同体系内要素相容性,各评估指标相对独立性,并按照科学、全面、可行的基本原则对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

2.3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1) 确定评判指标集

层次分析法进行辅助决策,分为下述步骤进行:

(1)分析系统中各要素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2)对同一层次的各要素所对应的上一层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元素相对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2) 权重分配

为描述各指标相对上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需要设置各指标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通过构造两两比较矩阵,两者比较,按照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数值由高到底,前者比后者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表2中列出了1~9标度的含义。

表2 指标重要程度判断值表

n个指标成对比较结果可以用下列判断矩阵表示为

其中,i,j=1,2,…,n;aij=1/aji。

由矩阵理论可知,A为互反矩阵,其最大特征根λmax为正实数,对应特征向量为W,经归一化处理后可将归一化向量W′作为权重向量。

3) 一致性指标检验

为应用层次分析法,需计算该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要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即计算其一致性指标CI:

CR=CI/RI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参考值

4) 模糊评价等级

评价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的大小来确定。通常可设为五级,即F={A,B,C,D,E},取各等级的中值[5]作为专家评价打分量化标准,即F=(95,85,75,65,55)T。

2.4指标计算方法

在上述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如物资保障能力、技术保障能力等,也有定性指标,如国际环境因素等。定性指标的数值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价,定量指标的数值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得到。下面对部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做简要介绍。

1) 定量指标计算方法

影响物资保障能力的因素包括需求满足度和配送覆盖度两个子因素。需求满足度(D)是指舰船保障基地所配备的物资能够满足任务区域内部队需求的程度;配送覆盖度(S)是指舰船保障基地其物资在部队任务时限内能够补给的区域范围。通过对两个子因素归一化,物资保障能力可采用加权的方法计算,即:

M=αDWD+αSWS

(1)

αD+αS=1

(2)

同物资保障能力类似,影响技术保障能力的因素包括需求满足度和服务(维修保障)配送覆盖度两个子因素。需求满足度是指舰船保障基地能够维修保障的装备能够满足任务区域内装备维修需求的程度;服务配送覆盖度是指在部队任务时限内能够完成装备维修保障的区域范围。因此,技术保障能力同样采用加权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

2) 定性指标计算方法

政治因素主要影响要素包括:所在国政治体制、政局稳定、民众拥护等,这些影响要素受历史、文化等背景条件影响,一般需要依据专家学者对舰船保障基地所在国相关情况的了解采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可按1~9标度法进行标度,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政治因素指标的模糊评价值。

3 实例分析

假定需要新建一个舰船保障基地,经初步论证,确定五个备选地址。要对五个备选地址进行选优,下面应用上述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求解。

首先应用德尔菲法经三轮咨询形成两两评判矩阵,本研究应用评价层次模型[6]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各级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及各指标权重由Matlab编程实现。经一致性检验的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如表4所示。

表4 舰船保障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层次总排序

其次邀请军内外权威专家,对各定性指标进行打分,对各定量指标采用模糊分布方法[7]进行计算,确定各指标的评价等级,根据军内外专家对某舰船保障基地被选地址的评价,建立指标评价集如表5所示。

表5 指标体系评价集

由此可以得出专家给出的某舰船保障基地备选地址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为:A=(0.156 0.633 0.203 0.008)。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8],该舰船保障基地选址评估等级为适宜,由层次分析确定的评估指标可知,影响选址的主要因素为政治因素,而在政治因素中起主导地位的是所在地社情和外交关系[9]。

4 结语

随着国家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必须对国家海洋利益发展的战略空间保障进行前期筹划,真正向海洋方向完成利益拓展。舰船保障基地建设与海军所承担的远洋多样化军事任务相适应,构建适应远洋海军多样化军事任务综合保障的舰船保障基地体系[10],为海军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舰船保障基地建设维护成本高昂,合理确定舰船保障基地布局体系,既能提升舰船保障基地的整体效能,又有效降低舰船保障基地的建设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1] 周华奇,李少鸣,张恒洋,等.我军在境外建立油料保障基地的思考[J].物流科技,2013(2):94-95.

[2] 张鹏,徐廷学,王鑫,等.基于PSO的军事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3,36(2):78-81.

[3] Ghezavati V. R.,Jabal Ameli M. S.,Makui A..A new heuristic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sidering service level constraint and coverage radius[J].Exper System with Application,2009,36(3):5620-5629.

[4] 沈宗华,董艳.军事物流基地布局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13,27(1):47-50.

[5] 夏玉森,周海云.模糊综合评判在军事物流中心选址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6,27(1):142-143.

[6] 靳国栋,李中学,李宪港,等.基于 Fuzzy-AHP 的军事物流中心选址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军事物流,2008(2):127-129.

[7] 魏守国.价值链理论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军事物流,2009(2):27-31.

[8] 李茂军,罗安.单亲遗传算法的机理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3-45.

[9] 程世东,刘小明,王兆赓.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0(3):65-68.

[10] 邵磊,胡宏新.基于Web的部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交通与计算机,2002(3):35-38.

Analysis of the Ship Maintenance Base Distribution Evaluating System*

The ship maintenance bases distribution evaluating system includes the bases distribution evaluating indexes and the evalutating method. It i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timely and officient building of ship maintenance bases. The evaluating system could promote the ensure capacity of the ship maintenance bases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Based on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ship maintenance base, the evaluating system of ship maintenance base distribution is founded with the ship profit protection and satisfied the ship maintenance demand for the diversify military assignment.The evaluating index system is analyed with the fuzzy step analysis. The work is th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the ship maintenance base location problem.

ship maintenance bases distribution, evaluation model, index system, step analysis

2016年2月13日,

2016年3月28日

陈斌,男,硕士研究生,上尉,研究方向:作战信息保障。李敬辉,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作战指挥。

E911;E234

10.3969/j.issn.1672-9730.2016.08.034

姜军,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作战保障。顾东杰,男,技师,研究方向:作战评估。

猜你喜欢

舰船布局指标体系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舰船测风传感器安装位置数值仿真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舰船腐蚀预防与控制系统工程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