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2016-09-06简怡菁

西部皮革 2016年16期
关键词:洞庭湖区湖区洞庭湖

简怡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简怡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本文尝试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12~2014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2012~2014年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呈上升趋势,扥分排名处于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中下水平;湖区三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与位居四大版块之首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发展绿色产业虽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也面临着要素供给不足、绿色发展效率较低、绿色增长潜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湖区发展绿色化产业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并采取相关举措推进湖区的产业绿色发展。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主成分分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气候巴黎大会时也着重强调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必要。国内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大力分析始于08年金融危机前后,胡援东、王金南、盛正国等为代表的学者,探讨了中国发展绿色产业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1-3]、刘景林、刘国涛等探讨了绿色产业的内涵及特征[4-5];云光中研究了资源型城市从绿色化发展的新模式研究[6];席管亮采用简单加权求和方法对江苏省2005年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进行了评估[7]。朱春红构建了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8],但未应用该指标进行实证评估。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国家统计局构建了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1个目标层、3个二级指标层和55个具体指标构成,然后采用主观赋权和加权求和的方法,对我国2008、2009年30个省市区的绿色发展指数进行评估与比较分析,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较为有影响的评价绿色经济发展状况的文献。但总体而言,目前对于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丰富,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定量评估的少之又少,而针对洞庭湖绿色产业发展状况评价的研究几乎空白,现有李琳等构建了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对洞庭湖湖区2009年至2012年的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9]。基于此,本文将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与比较分析,以揭示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凸显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1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定量评估

根据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工业绿色转型的生命周期理论可知,目前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整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即浅绿色阶段,对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现状,在此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定量测度,并由此指出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路径以及为政府工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产业绿色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需要在政府政策强有力的支撑下,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改变以往产业由原来的粗放式外延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内生式增长。故,政府政策环境是产业绿色转型的有力外部支撑,资源环境承载力使产业绿色发展的基础,产业绿色增长度是产业转型发展的市场绩效。因此,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可按照此思路来构建。

按照上述思路,依据科学性、代表性、数据的可获性原则,从产业绿色增长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撑力三个层面构建区域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一个目标层、3个一个指标、5个二级指标层和18个具体指标构成。目标层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由3个一级指标构成,分别为产业绿色增长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政府政策支撑力。一级指标产业绿色增长度有产业绿色增长效率和产业绿色增长潜力2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二级指标产业绿色增长效率由6个具体指标构成,二级指标产业绿色增长潜力由5个具体指标构成;一级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由资源丰裕度构成,其中,二级指标资源丰裕度3个具体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政府政策支撑力由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2个二级指标构成,其中二级指标环境治理由1个具体指标构成,二级指标基础设施建设又个具体指标构成(见表1)。

1.2综合评估

1.2.1评估方法选择及数据来源。主成分分析法就是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把多个原始指标减化为相互无关的几个能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特征的综合指标的一种方法,也就是从较多的指标中找出较少的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而这些指标能很好地反映原来数据的信息。其原理和步骤如下:(1)建立n个区域m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矩阵,并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求特征值、特征向量;(3)计算贡献率,选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特征值对应的几个主成分;(4)计算主成分指标的权重;(5)计算主成分得分矩阵。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包括洞庭湖区的岳阳、常德、益阳三市在内的湖南省14个地州市产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2012~2014、湖南省环境统计年报2012~2014.

1.2.2实证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具体步骤,计算出2012~2014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及排名(见表2)。为了便于比较分析,同时列举6个主成分得分及排名如表3、表4、表5,其中,FAC1_6、FAC2_6、FAC3_6、FAC4_6、FAC5_6、FAC6_6依次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第四主成分、第五主成分、第六主成分。

实证结果显示,主成分一拥有全部信息的30.624%,主成分一是对变量R&D人员数、专利申请数、人均地区GDP、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每万人中R&D人员数的综合。主成分拥有全部信息的15.558%,主成分二是对变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人均当年新增造林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的综合。主成分三拥有全部信息的14.247%,主成分三是对变量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综合。主成分四拥有全部信息的11.727%,主成分四是对变量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地区GDP能耗的综合。主成分五拥有全部信息的8.749%,主成分四是对变量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城市污水处理率的综合。主成分六拥有全部信息的7.068%,主成分六是对变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综合。

综合得分Z=(30.624/87.973)*FAC1_6+(15.558/87.973)*FAC2_6+(14.247/87.973)*FAC3_6+(11.727/87.973)*FAC4_6+(8.749/87.973)*FAC5_6+(7.068/87.973)*FAC6_6

其中,FAC1_6、FAC2_6、FAC3_6、FAC4_6、FAC5_6、FAC6_6以此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第四主成分、第五主成分、第五主成分、第六主成分。因综合得分数据有正有负,不便于比较各样本间的相对差距,故采用以下换算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公式如下:Bij=Aij+[1-min(Sij)]Cij=Bij*100/max(Bij)

其中,Aij为原始得分数据,Cij为处理后得分数据,有Cij∈(0,100]。

表1 产业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表2 2012~2014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及排名

表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市2012~2014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及排名

表4 2012~2014年洞庭湖区与其它三大经济版块以及湖南省平均水平比较

2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2.12012~2014年洞庭湖区三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纵向比较

为了比较分析近三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的变化,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市2012~2014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排名列于表6。

由表3可看出,近三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呈上升趋势,排名处于稳定态势,总体处于中下水平。具体而言,益阳得分最高,其次为岳阳、常德。其中,岳阳排名最为稳定,常在9名;益阳徘徊在8/12名,两市处于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中下水平;益阳徘徊在6、10名,近年排名有下降趋势。

2.22012~2014年产业绿色发展指数横向比较

由表4可看出。近年来湖南省四大经济板块中,长株潭板块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值最高,其次为湘南板块,洞庭湖区第三,湘西板块第四;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与湖南省平均水平相当,与位居四大块之首的长株潭板块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其中,2012~2014年,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分别是第一位长株潭的80.44%、75.55%、74%。

3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的凸显问题

实证结果显示,人均当年新增造林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都较大程度的影响了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水平。湖区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以及人均当年新增造林面积均高于湖南平均水平,其中,2014年湖区人均水资源量为2663.6667立方米,人均耕地面积为83.3公顷,人均当年新增造林面积为37.39公顷,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4057.0714立方米、75公顷和34.7公顷。由此说明,湖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耕地及森林资源,为该区绿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实证结果也表明,洞庭湖区三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较长株潭地区以及全省平均水平低,主要是因为主成分一、二得分较低,而主成分一、二对总得分影响最大。由此可得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

(1)要素供给不足。绿色产业是新兴产业,它需要大量较高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而湖区现阶段的缺乏专业型人才、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同时人才引进较滞后,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当前产业绿色化发展的需要,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在产业发展中任然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与此同时,湖区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缺乏资金,严重制约了该区产业绿色化改造和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2014年湖区三市的R&D人员数为16111,约占湖南省R&D人员总数19.32%,仅为长株潭地区R&D人员总数的29.40%;每万人中R&D人员数为9.93人,比湖南省总水平低2.43人,仅为长株潭地区的28.15%;专利申请数为4139件,约占湖南省专利申请总数的10.94%,仅为长株潭地区专利申请件数的17.14%。

(2)产业绿色增长潜力较低。反映湖区产业绿色增长潜力的指标主要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2014年湖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20.67%略高于长株潭地区的18.37%和湖南省总体的20.24%,但是湖区高新技术增加值总值为676.89万元,仅占湖南省高新技术增加值总值的15.2%,是长株潭地区的29.34%。

(3)产业绿色增长效率不高。反映产业绿色增长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4年,湖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793元,比湖南平均水平低427.79元,与长株潭地区67003元相差较远。

4 推进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举措

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2012~2014年洞庭湖区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呈上升趋势,得分排名处于湖南省14个地州市的中下水平;湖区三市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与位居四大版块之首的长株潭地区之间的差距呈扩大之势。湖区发展绿色产业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但也面临着产业要素供给不足、产业绿色发展效率较低、产业绿色增长潜力不足的问题。故湖区发展绿色化产业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采取相关举措推进湖区的产业绿色发展。一是要大力宣传湖区产业绿色化的政策指引,实现政府政策绿色为源头、企业生产绿色为落实、居民消费绿色为补充的有机结合。二是为产业发展绿色化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减税、免税等优惠的财政政策,积极引进绿色化项目,扶持绿色产业与龙头产业的壮大发展,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绿色化转型;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资力度,并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型投入和企业、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的投入体系,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逐步建立起绿色产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的产业化模式。三是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一方面,建立与高等院校的定向合作机制,为湖区的产业绿色发展培养一批既有丰富理论基础同时也具备实用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各大高等院校还可设置与绿色产业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可结合湖区实际,向海外招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产业绿色化转型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储备。

[1]胡援东,揭益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是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由之路[J].中外科技信息,2001,05:8-13.

[2]王金南,曹东,陈潇君.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J].环境保护,2006,06:39-43+49.

[3]盛正国.发展绿色产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J].企业经济,2008,01:16-18.

[4]刘景林,隋舵.绿色产业:第四产业论[J].生产力研究,2002,06:15-18+290.

[5]刘国涛.绿色产业与绿色产业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4:95-99.

[6]云光中.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7]席广亮,甄峰.绿色产业发展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河南科学,2008,10:1276-1280.

[8]朱春红,马涛.区域绿色产业发展效果评价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03:64-70.

[9]李琳,祁学津,王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及比较[J].武陵学刊,2014,04:15-21.

简怡菁(1991.12-),女,汉族,湖南岳阳人,在读研究生,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方向:林业生态经济与管理。

F291

A

1671-1602(2016)16-0103-04

猜你喜欢

洞庭湖区湖区洞庭湖
东洞庭湖区芦苇群落生长对水质的影响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洞庭湖
轻松松聊汉语 洞庭湖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
湖区航道风速预警监测点布设研究
洞庭湖的麋鹿
洞庭湖区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