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古建筑为何都钟爱瓜果蔬菜图案?

2016-09-03吴正光

藏天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大白菜桃子莲花

文/吴正光

贵州古建筑为何都钟爱瓜果蔬菜图案?

文/吴正光

GUIZHOUGUJIANZHUWEIHEDOUZHONGAIGUAGUOSHUCAITUAN

在贵州各地的各类文物建筑上,包括古建筑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多见用白菜青菜南瓜葫芦瓜等蔬菜、桃子柚子石榴香瓜葵花等水果、梅花莲花菊花牡丹月季等花卉植物造型作为装修图案,以为吉祥如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观赏、研究民族文化遗产的珍贵文物资料。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一些地方在“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弃之如敝屣。一些“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士,则走乡串寨收购建筑部件,甚至将一些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门窗雕刻,从古建筑、古民居上剔下来,作为商品转手倒卖,从中牟取暴利,使古建筑、古民居遭到破坏。

文物部门应当按照《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四款的规定:“依照前款规定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笔者认为,即便不是“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只要“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也应征集收藏,不可熟视无睹。

白菜青菜南瓜葫芦瓜

用白菜、青菜、南瓜、葫芦瓜等蔬菜图案作建筑装修,在贵州格外引人注目。建筑物与大白菜,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贵州许多文物建筑却利用石灰雕塑大白菜,有的将白菜雕塑在牌楼上,有的将白菜雕塑在柱头上。若是古建筑,多雕塑在牌楼式山门上。如天柱太原祠和锦屏飞山庙的牌楼式门上即雕塑有大白菜。

天柱县文物保护单位太原祠,又称王氏宗祠,位于岔处镇三门塘村,始建于清初,同治四年(1865年)毁于兵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由牌楼式山门、戏楼、享堂构成封闭式四合院。在牌楼式山门上部,用石灰雕塑5颗大白菜支撑楼顶,白菜叶子染成青色,白菜帮子保留白色。

锦屏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山庙,如同天柱太原祠,在牌楼式山门上,用石灰雕塑几颗大白菜。飞山庙坐落在锦屏县城三江镇清水江西岸,始建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1987年维修。由牌楼式山门、戏楼、左厢房、正殿、主阁楼等构成封闭式建筑物。主阁楼,穿斗式,四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青瓦顶,通高24.8米,是贵州省内最高的阁楼。阁楼底层辟有“望江门”,门两侧楷书对联:“俯视波涛,遥忆长江归碧海;仰观云汉,直凝高阁上青霄。”

白菜形柱头

锦屏县城所在地古称王寨,坐落于清水江畔,素为木材集散地,是清水江上的重要口岸。县城王寨历来享有“木头城”之称。在“保佑”木业发达兴旺的飞山庙的牌楼式山门砖墙上,用石灰雕塑几棵大白菜。20世纪初,一批中西合璧的“洋房子”在贵州高原雨后春笋般诞生,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檐柱柱头上雕塑大白菜。比如贵阳王伯群故居就雕塑有大白菜。

王伯群是护国运动的著名人物,其故居位于贵阳市护国路,建于1917年,为砖木结构的法式建筑。从外表看,由长方形主楼和圆柱形碉楼组成。主楼面阔七间,上下两层,四面设廊。平顶屋面一角,建歇山顶楼罩,典型的中西合璧。楼下台阶,分为两组,底层为如意踏跺,上层为垂带踏跺。檐柱柱头上的白色灰塑为大白菜,与西方人物雕塑迥然不同。

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遵义会议会址的主体建筑——红军总司令部旧址,原为国民党黔军师长柏辉章官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北朝南,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呈曲尺形。主楼一楼一底,上下五间,四周设廊,歇山式屋顶上开“老虎窗”。堂屋保留“彻上露明造”风格。1935年1月,扩大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厢楼上小客厅内举行。会议期间,政治局常委周恩来,中革军委主席、红军总司令朱德住于总司令部内。檐柱顶部用石灰雕塑白菜图案。

南瓜形瓜柱

调查访问得知,白菜谐音“百财”,寓意富有,犹如发菜谐音“发财”,寓意吉祥。家有白菜,象征“家有百财”。然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财富要求来得清白。将白菜雕塑在建筑物上,意在标榜即使以赚钱为目的而去做官,去经商,也要“青白为人”。白菜看上去又像青菜。不论青菜或白菜,雕塑在建筑物上,都刻意表明建筑物的主人追求治家图“清白家声”,做人要“清清白白”。

南瓜,属葫芦科藤本植物,多被雕刻在朝门的“吊瓜”上、大门的“门簪”上。南瓜的含义相当广泛。在古人眼里,枝繁叶茂,藤蔓缠绵,是“发达兴旺”的象征,故尔,“缠枝花”、“弯不断”等图案被视为吉祥物。南瓜可满足人们对“发达兴旺、生生不息”的心理要求。崇拜多子,乃生殖崇拜的具体表现。古代,由于卫生条件恶劣,加上战乱困扰,人们希望大量增加人口,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南瓜便成了生殖崇拜的理想对象。

从前,每当农历八月十五过“中秋节”时,村民“偷”摘南瓜,放在无子人家的被窝里,称为“送子”,祝愿其早生贵子。由此可见,建筑物上的老南瓜,也是多福、多寿、多子的象征。

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果实累累,籽粒繁多,被视为“多子多孙”的象征。葫芦藤上结有数个葫芦,寓意“子孙万代”。葫芦与“福禄”同音,内又多籽,被视为“富贵多子”的象征。葫芦既有“福”音,又有“禄”音,常被视为“福”、“禄”的象征。延伸开去,寓意“福禄寿禧”等吉象。

葫芦纹窗雕

桃子柚子石榴香瓜葵花

桃子、柚子、石榴、香瓜、葵花,也是雕刻图案的常客。桃子俗称仙桃、寿桃。多只蝙蝠和桃子相组合,表示“多福多寿”。蝙蝠、桃子和两枚古钱组合成图,寓意“福寿双全”。仙人手持桃子,或立于桃树下,称“蟠桃献寿”。桂花与桃子或桃花,称“贵寿无极”。此外,“瑶池集庆”离不开桃子。确切地说是离不开蟠桃。蟠桃泛指西王母居处之仙桃。相传西王母寿辰常举行“蟠桃会”,各路神仙前往祝寿。因此,蟠桃又称寿桃。桃子形图案,既寓意“长命富贵”,又可以“消灾祛祸”。桃子通常与寿星相伴,被称为寿桃,是“长命富贵”的象征;但同时,桃子又有“桃符”之称,被视为可以辟邪的“灵物”,正如宋人王安石所言:“总把新桃换旧符。”

石榴籽多,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吉祥图案有“百子同室”、“榴开百子”等,寓意子孙繁衍、绵延不断。柚子谐音“幼子”,寓意早生幼子、保佑儿子。香瓜常常与书画相伴,雕刻在门槛、门墩等部位,标榜“书香门第”。葵花更是“多子多孙”的象征,故一些人家将向日葵图案雕刻在“门簪”上。

门簪,贵州人称“打门棰”,是固定“连楹”的一种装置。通常于门簪表面雕刻乾、坤,或者南瓜、牡丹。雕刻葵花,除了寓意“多子多孙”而外,还有“名登榜首”、“科甲夺魁”的意思。“葵”与“魁”,音相近,古人以葵花寓意魁星。古人对魁星之上六星总称文星,亦称文昌、文曲星。古星相家认为,文星是“吉星”,“主大贵”,后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利禄之神。将向日葵图案刻在大门上,有“吉星高照”、“独占鳌头”的用意。

桃子形门斗

南瓜形瓜柱

梅花莲花菊花牡丹月季

梅花、莲花、菊花、牡丹、月季,并非贵州所独有,很可能是外省人士引进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贵州的民族文化是多元的。

梅花以品格为上,称其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亭,结子为利,成熟为贞”。又说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寓意“福禄寿禧财”、“福禄寿禧祥”。

“莲”与“廉”同音,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有“清廉”之美誉。莲花多与桂花、笙、儿童组成图案。“莲”与“连”,“桂”与“贵”,“笙”与“生”同音,寓意“美好姻缘”,“连生贵子”。莲花与佛教关系密切。佛像的底座称“莲台”,佛寺称“莲宇”,僧人居室称“莲房”,袈裟称“莲花衣”,莲花形的佛龛称“莲龛”。莲花图谱为佛教标志,凡有关佛教的偶像、器物、建筑,都以此图为装饰。引申到民间,有“一品清廉”、“本固枝荣”等吉祥图案。莲花形石柱础,多运用在寺庙建筑中。而大门石雕上,雕刻莲花和剑戟,寓意“连升三级”。

菊花不畏秋霜,品格高贵,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与松树组合成图,寓意“益寿延年”。

牡丹因其端庄富丽,雍容华贵,人称花王、富贵花、国色天香,被视为富贵、昌盛、幸福的象征,常被用作吉祥图谱的重要题材,如“官居一品”、“富贵长春”等。此外,牡丹、寿石和桃花组合,谓之“长命富贵”;牡丹和水仙组合,表示“神仙富贵”;牡丹和十个古钱组合,表示“十全富贵”。

月季,由于四季常开,特别受人爱戴。一则象征四季,二则象征长春。花瓶中插月季,寓意“四季平安”。天竹、南瓜、月季组合成图,寓意“天地长春”。葫芦和月季组合成图,寓意“万代长春”。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以上内容的建筑装修,不仅具有民族民俗文物价值,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倍加珍惜,很有收藏价值。

莲花纹石柱础

连升三级图石刻

猜你喜欢

大白菜桃子莲花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云莲花灯
莲花湖『变身』
桃子
桃子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大白菜
两颗“大白菜”遇到一颗“小酸菜”